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往往不能被旁人所理解,明明感觉很不舒服,很痛苦,但去医院检查就是没有问题,被家里人说是“装病”。而这些人却更愿意相信自己得的是一种“绝症”——一种连机器都检查不出来的疑难杂症!对此,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副主任医师冯虹医生表示,在她的门诊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中有的在精神疾病领域患有躯体形式障碍。而面对这些病人,有时候医生的一句话或许就能扭转乾坤。
六旬大伯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绝症”
“冯医生,求你救救我,我没有神经病,他们(指陪同自己的老婆和女儿)非说我脑子出毛病了,可是我身上真的很难受。”2019年11月,在冯虹医生的专家门诊,来自新昌的潘大伯(化名)抹着眼泪哭诉,情绪激动,冯医生一边安慰他缓和情绪一边递上了纸巾,细细听他倾诉。
“冯医生,我感觉身上爬满了虫子,我的脑子都有虫子,钻来钻去,还撕咬我,去很多医院看了都说没问题,怎么会没问题的呢?你看我身上就是有虫子在爬啊!”潘大伯说着说着又急起来,指着右手臂皮肤上的几处“小疙瘩”,非常坚定地说:“你看,这些都是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痕迹。”可在场的医生和家属定睛一看,潘大伯的手臂上根本没有什么虫子,“大伯,你别急,能告诉我虫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吗?”
原来,2018年7月,潘大伯右手尺骨骨折做了固定,后右手食指红肿,很不舒服,难受的感觉越来越严重,他渐渐怀疑自己是被感染了,感觉手上有虫在爬。在当地医院,他强烈要求医生把红肿的地方切开,看到切口渗出液,他更加坚信,这种皮肤状态是会滋生虫子的,并且认为虫子已经爬到了全身。
两个孝顺的子女带他辗转上海、杭州多家医院的骨科、皮肤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经过各种检查,得到的结果都是:没病!“医生你说,没病我怎么会这么难受,我就觉得我要么是得了什么疑难杂症或者绝症,他们不肯告诉我。”
耐心聆听完潘大伯的倾诉,冯虹医生心里已经差不多明白了,安慰说:“大伯,你身上有虫子爬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你装出来也不是你想象出来的,你放心,我们通过完善的检查和合理的治疗,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句话让潘大伯瞬间泪奔,久久不能平静,“总算有医生知道我这个病是真的存在的,我不是装的。”他抽泣着说,“你是不晓得,我之前都想过要自杀,我心里难过啊。”
药物+心理疏导,综合治疗大伯“虫爬”症状
自己的病有名字了,有医生能合理解释病因了,还有其他人也患有这种病……所有的这些,让潘大伯的情绪改善了不少,治疗2周后,他就感觉身上虫子少多了,睡眠也改善了,日常活动也增加了。出院后经过两次复查,潘大伯的症状已经得到了明显控制,“现在已经感觉不到虫子在爬啦!”他说。
近几年,此类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近几年来,这类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很容易被忽视。如果在临床上存在各种躯体症状,检查中又没有发现躯体疾病,就要注意患者是不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冯虹医生介绍,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和潘大伯一样,患者会因为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医生的反复解释仍不能打消其疑虑。
有些表现可以自行对比
冯虹医生介绍,躯体形式障碍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有的是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这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而严重的疼痛,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病程迁延持续6个月以上。常见的疼痛是头痛、非典型面部痛、腰背痛和慢性盆腔痛等。
此外,还有一些表现为疑病症。冯虹医生介绍,这类特征是患者担心或坚持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有持续的躯体主诉或有关躯体外观的先占观念。有些患者会怀疑自己得了恶性肿瘤、艾滋病等。曾经有一个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患有尿毒症,天天要求抽血做肾功能检查。
冯虹表示,对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目前采用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应用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躯体不适和疑病观念。通过心理治疗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错误观念,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相对正确的评估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