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进入繁殖期后,会将精力集中在孵化小鸡上,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在这个阶段,母鸡会停止产蛋,占着鸡窝为孵化做准备。这就如同人类女性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身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母鸡在繁殖期的这种行为,是为了确保后代的顺利繁衍。
(二)环境变化因素
温度突变对母鸡产蛋影响巨大。夏季闷热时,鸡舍如蒸笼一般,母鸡采食量普遍下降。据统计,高温环境下母鸡的采食量可能会降低20%至30%。吃不好自然没力气下蛋,产蛋量也随之下降。而冬季寒冷,母鸡要长出细小绒毛来保暖,同样也不爱下蛋。通风不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鸡舍内空气污浊,氨味浓会让母鸡易患呼吸道疾病。例如,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产蛋量会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
(三)食物保障问题
食物不充足或营养跟不上会导致母鸡不下蛋。母鸡产蛋需要消耗大量营养,如同汽车行驶需要燃料一样。如果突然换饲料,母鸡的消化机能难以适应,容易消化不良。有研究表明,突然换饲料后,母鸡的产蛋率可能会“唰”地一下降下来,肠胃疾病也容易找上门。就好比人吃不好干活没劲儿,母鸡没营养也就没力气下蛋。
(四)疾病困扰
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是母鸡产蛋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病毒性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一听名字就让人胆战心惊。还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病性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鸡痘等,这些病一出现,鸡群产蛋率必然下降。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等也会让母鸡不好好下蛋。
(五)应激反应影响
应激反应对母鸡产蛋影响不可忽视。异常声响如突然的鞭炮声,陌生人出现在鸡舍附近,接种疫苗或者驱虫治疗时,母鸡都会受惊。一受惊,产蛋量不光会突然减少,还会出现好多畸形蛋、软壳蛋,破损蛋的数量也会增加。母鸡胆小,受刺激后就不好好干活了。
(六)年龄因素
鸡老了如同人老了干不动活一样,产蛋率会下降。一般来说,鸡的产蛋期为1至2年,之后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很多养殖场的鸡,如果产蛋率下降了或者不产蛋了,就会被当肉鸡淘汰掉,淘汰率还比较高。
二、不同季节母鸡不下蛋的情况及应对
(一)夏季应对策略
夏季气温高,母鸡产蛋量下降。为了提高产蛋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凌晨开灯喂食:在凌晨三四点开灯,让母鸡吃食喝水,增加食量。夏天由于气温太高,母鸡为了降低自身温度会脱毛,不爱下蛋。此时开灯让母鸡起来啄食喝水,能为产蛋打下基础。据实践经验,这样做可以使母鸡的产蛋量有所提升。
多吃蔬菜:夏天蔬菜较多,让母鸡多吃茴香、白菜等蔬菜,也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母鸡的免疫力和产蛋能力。
防暑降温:采取有效措施给鸡降温。鸡缺乏汗腺,羽毛很厚,主要依靠呼吸蒸发和饮水排泄来散放体温。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鸡的体热散放受到阻碍,呼吸加快,饮水增加,食欲减退,以致产蛋减少,蛋重减轻。降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将鸡舍窗户全打开,清除鸡舍周围妨碍通风的障碍物;在鸡舍上盖草帘,每天早晨与下午3-5点向鸡舍屋顶与鸡舍四周洒水;在鸡舍周围种植牧草或蔬菜,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加通风换气的强度等。经常供给鸡清凉饮水,在活动场搭棚遮荫或种植攀缘藤蔓植物。这样采取这些办法可使鸡舍温度降低10℃左右,能使蛋鸡的采食量和产蛋率恢复正常。给母鸡剪毛也是一个好办法,鸡怕热不怕冷,在夏季,羽毛影响鸡体热的散失,鸡常常热得伸开翅膀张口喘气。将鸡翅膀、胸腹、背部的羽毛剪去,只要剪毛适当,鸡可不停产,已停产的可恢复产蛋。
(二)冬季应对策略
冬季气温低,母鸡产蛋量也会下降。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提高鸡舍温度:用各种方法提高鸡舍内的温度,比如给鸡舍加盖塑料布、安装调温灯等。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应该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寒流还没有到来之前就要及时的修葺鸡舍,把门、窗等有缝隙的地方要用塑料薄膜封严,中午的时候敞开一下通风换气。不管是大棚饲养还是房屋饲养,鸡舍内的温度昼夜都应该要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这样能够使鸡早晨不畏寒冷,缩脖,羽毛不蓬松,能够自由的活动觅食,保持母鸡的正常产蛋量。
给母鸡饮温水:当室外的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应该要给鸡饮用温水,不要让鸡饮用冰冻水和雪水,以防止鸡体内的热量和营养的消耗,这样才能够促使母鸡多产蛋。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最好给鸡饮温水,温水鸡爱喝,也能减少体热损失,增强抗寒能力,对鸡的健康和产蛋都有利。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一)蛋位不正的处理
如果母鸡蛋位不正,产蛋就会困难甚至无法产蛋。此时,需要对母鸡进行助产。具体操作方法为:一人先抓住母鸡的翅膀和大腿,让鸡头朝上,鸡的腹部朝外,然后另一人在右手手指上抹上植物油插入鸡的泄殖腔中,拨正蛋位,并剥开鸡蛋表面覆盖的输卵管黏膜,同时用左手缓慢按压母鸡的腹部,把滞留的鸡蛋按压出来即可。这样可以帮助母鸡顺畅产蛋通道,防止被其他鸡攻击。
(二)断水情况的处理
养鸡一定要注意给鸡充足饮水,断水对母鸡产蛋影响极大。如果在炎热的季节断水一天,母鸡第二天起就全群停止产蛋,即使第二天及时补给鸡饮水,母鸡都会停止产蛋,要10-15天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养殖母鸡要时刻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冬季不要给鸡冰冻饮水,必须给温水。
(三)秋季换羽的处理
四、综合分析与总结
母鸡不下蛋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繁殖期的自然生理变化,还是环境、食物、疾病、应激反应和年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母鸡产蛋量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为了提高母鸡的产蛋量,我们必须为母鸡创造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温度方面,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确保鸡舍温度适宜,避免母鸡因高温而采食量下降;冬季则要提高鸡舍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同时给母鸡饮用温水,增强其抗寒能力。通风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母鸡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提供健康的食物是提高产蛋量的关键。要保证食物充足且营养均衡,避免突然更换饲料,以免母鸡消化不良。可以适当给母鸡喂食一些蔬菜,如茴香、白菜等,丰富其饮食结构。同时,要注意给母鸡提供充足的饮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和冬季,不能让母鸡断水。
预防疾病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对母鸡产蛋影响巨大,因此要做好疫苗接种和日常消毒工作。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药草,如黄芪多糖、大蒜素、鱼腥草、艾草等,可以增强母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要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对母鸡的影响。避免异常声响、陌生人靠近鸡舍,在接种疫苗和驱虫治疗时要小心操作,减少母鸡的受惊程度。
总之,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母鸡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健康的食物和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才能提高母鸡的产蛋量,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新鲜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