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动物表皮外或皮肤层的寄生虫,它们靠吸取宿主养分生存。犬猫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虱子、蜱虫、疥螨、蠕形螨、耳螨等。
为什么我们要驱除体外寄生虫?
01
使宠物抵抗力下降
02
传播多种疾病
更可怕的是,寄生虫体内有多种的病菌和病原体,且在多种宿主来回传播,毛孩子们被叮咬后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传染病,危及生命。
03
导致严重皮肤病,骚扰休息
04
威胁主人健康
某些种类的寄生虫人和动物都有可能感染,若不加驱除任其发展,会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
重点防范哪些人畜共患寄生虫?
跳蚤
表现症状
宠物抓挠频繁,身上经常出现或者掉落黑色小颗粒。可将这些黑色小颗粒放在纸巾上滴水看是否溶解成血红色,如果变色说明很可能是跳蚤吸血后的排泄物。
跳蚤叮咬时会将具毒性的唾液注入宿主体内,引起皮肤炎症,让宠物瘙痒不安、抓挠啃咬、脱毛。人极易感染,被叮咬后也会造成发炎发痒的红色肿块,严重时会导致过敏性皮炎。跳蚤还容易导致宠物感染绦虫,造成肠道的损伤。
而且跳蚤的繁殖能力很惊人,如果在宠物身上发现一只跳蚤,意味着有数以百计的跳蚤虫卵、幼虫存在于家庭环境中。所以一旦发现,在驱虫的同时也一定要对周边环境做彻底强力的清洁。
虱子
吸血寄生引起宠物瘙痒不安,皮肤会出现小出血点、小结节,甚至化脓。
虱子以分为毛虱和吸血虱,毛虱以毛和表皮碎屑为食,吸血虱顾名思义会吸血,相同的是它们都会造成宿主表皮的损伤和感染,引发强烈的痒感,严重时会大片脱毛、红肿。虱子通过直接接触可传染给人,在人体表外繁殖,令人浑身上下奇痒无比。
蜱虫
蜱叮刺吸血可造成局部皮肤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吸饱血的蜱虫如黄豆大小,肉眼可见。
雌虫繁殖时会脱离宿主,在周边环境产卵,一次可产数千枚,孵化后的幼虫会伺机寻找经过的宿主。所以有的狗狗感染蜱虫后也导致主人被叮咬。人类被蜱虫叮咬后有几率引发蜱虫病等高度危险的急症和莱姆病等严重慢性并发症。
蜱虫喜爱潜伏在户外杂草中或树上,相对于不爱出门的猫咪,狗狗更容易感染蜱虫。夏季是寄生虫最多的时候,建议尽量少带狗狗去草丛里玩,避免感染。
除此之外还有螨类寄生虫,它们肉眼难以看到,不像上面几种寄生虫在体表外以吸血为生,而是寄生在宿主的皮肤内,一样会给狗狗和猫咪带来极大困扰,对人有一定的影响。
螨类寄生虫
疥螨
引起动物剧烈瘙痒,多先发于头面部、肘部、耳部、胸部,后遍及全身,寄生部位皮肤发红有疹状小结,皮肤增厚和结黄色痂皮。
“皮肤挖掘机——疥螨”,疥螨寄生于皮内,它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在隧道内产卵,孵化成幼虫;幼虫们长成后钻出体表,继续打洞进化为若虫;若虫在皮肤内挖掘浅的隧道,蜕变为成虫,然后继续繁殖,可谓一生都致力于打洞,感染疥螨的宠物表皮自然是千疮百孔。
疥螨有多种,狗狗感染的是犬疥螨,感染时会因剧痒摩擦而出现严重脱毛;侵害猫咪的则是背肛螨,严重感染时常会引起死亡。疥螨传染性极强,犬疥螨可以暂时地侵袭人,引起皮肤瘙痒以及丘疹性皮炎。
05
蠕形螨
初期毛囊周围有红润的小突起,后期细菌感染会产生小脓肿,导致脱毛、皮脂溢出,并有银白色具有黏性的皮屑脱落,有恶臭。
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多因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触而感染。正常狗狗皮肤常有少量蠕形螨,但不发病。当狗狗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或处于应激状态时,有可能导致其大量繁殖并发病。蠕形螨主要发于狗狗,偶尔也能引起猫发病。犬的蠕形螨一般不会传染给人。
06
耳螨
耳螨常寄生于耳道中,具有传染性,以幼年居多,猫比犬更容易被感染,若不及时处理,耳螨会损害内耳道。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在头部、颈部和尾部。耳螨在宠物之间的传染性很高,家里有一只狗狗或猫咪感染耳螨,所有猫狗都需要治疗。人在极少数情况会因耳螨出现皮肤泛红的现象。整体来说,耳螨对人的影响比较小。
预防措施
每月定期体内和体外驱虫,一定是每月一次最好。保证环境卫生,注意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