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频繁揉眼睛,没想到竟是“钻”进了虫子。近日,武汉儿童医院眼科医生从一名8个月大男婴眼睛里“捉”出10条寄生虫。医生提醒,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撸猫撸狗、外出回家后,要仔细清洁手部,防止把病菌、虫卵等带入眼睛。
男婴晨晨(化名)家住随州,最近他总是不停地揉右眼,眼睛还有很多分泌物。家长起初以为是眼睛有炎症。没想到,宝宝打了一个喷嚏后,右眼睫毛上粘了一条细细的“线”,仔细一看,还会动!这可把家人给吓坏了,紧急将他送往武汉儿童医院眼科门诊。
接诊的眼科医生郭峥将晨晨的眼皮翻开检查,发现上眼皮深处有多条小虫在游动,随后用镊子和棉签连续从结膜囊内取出8条白色虫子,长度在1至2厘米之间,考虑是结膜吸吮线虫。送检后,显微镜下显示虫体特征,符合结膜吸吮线虫表现,其中一条雌虫的子宫内还有多条幼虫。
在门诊取虫时,孩子哭闹不止,为防止遗漏,医生将晨晨收入住院,在全麻下仔细探查双眼结膜囊及眼底。术中,医生从晨晨的右眼里又取出2条线虫,送检后为2条雄虫。幸运的是,小虫没有侵入到眼底。经过治疗,目前晨晨已顺利出院,恢复良好。
事后,妈妈看到那么多的虫子,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疑惑,孩子的眼睛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虫子?医生了解到,晨晨家住农村,家中正好养了一只猫,未定期驱虫,由此判断,这可能是寄生虫“钻”进宝宝眼睛的原因。
揭红表示,在门诊患者中,因接触宠物后引起眼部疾病患者不少见,尤以结膜吸吮线虫和眼弓蛔虫病最为常见。去年8月,该院眼科从一名仅10个月大宝宝的眼睛里“揪”出了两条结膜吸吮线虫。
她提醒家长,夏秋季节,气温较高,蝇类繁殖旺盛,是结膜吸吮线虫感染传播的高发期,需要格外注意。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厨余垃圾,做好防蝇措施;要教育孩子与家养宠物或流浪猫狗保持适当距离,注意卫生,勤洗手、不揉眼,如发现孩子眼睛异常症状体征须及时就诊。(通讯员:薛源彭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