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安中英文编辑部(第34期):寄生虫图谱翻译(图97~图112)组织纤毛虫

97.利什曼病。一种由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典型皮肤病变。如图:患者前额上溃疡。

98

98.前鞭毛体(100×)。这一阶段存在于白蛉的中肠和喙部。它是利什曼病的感染形式,通过苍蝇叮咬传给人类。如图:可见大核、条形着丝粒体和鞭毛。请注意这些结构的相对位置。

99

99.锥虫形式(1000×)。锥虫存在于细胞外,在血液中游离。它是通过咬人的节肢动物载体(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的形式感染。锥虫的种类在外周血中不容易分辨。可见的结构包括鞭毛、大的中央核和附着在虫体后端着丝粒上的波状膜。

由这种生物体所致的疾病如下:

a、昏睡病。罗得西亚锥虫和冈比亚锥虫引起的昏睡病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第二阶段的严重程度,罗得西亚锥虫感染非常严重,迅速导致死亡。这种疾病始于果蝇(采蝇)叮咬部位的局部炎症。当锥虫进入血液时,这种情况就会消退。它们迁移到淋巴结,在那里由于快速的增殖而发生严重的炎症。这个阶段的有毒代谢物和增殖生物阻塞血管窦可能导致死亡。淋巴结肿大、心肌炎、发热、水肿和体重快速减轻是罗得西亚锥虫的主要症状。锥虫在第三阶段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昏睡病,最终导致死亡。冈比亚锥虫通常会发展到这个阶段。颈后淋巴结被侵犯并出现大范围肿胀。这被称为温特伯顿征。其他淋巴结可能被侵犯,导致虚弱、疼痛和痉挛等症状。

b、克氏锥虫病(恰加斯病)。猎蝽(半翅目猎蝽科的一种昆虫)缺陷性中间宿主咬伤部位的原发病灶常靠近眼部,引起单侧眼睑水肿(罗曼氏征)。其次,带有大着丝粒体的S形或C形锥虫的原发性寄生虫血症(在本图中所见)发生在血液中,引起发热和类似伤寒的毒性症状(对儿童可能是致命的)。该慢性疾病的特征是利什曼氏虫在组织巨噬细胞中增殖,并出现组织浸润的症状,包括脾脏肿大,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发生在组织持续破坏的过程中。当锥虫在血液中游离时,可能会出现发热发作和寄生虫血症。

当在血液中或组织标本中发现这些寄生虫时,可以诊断这些疾病。锥虫的长度为15~30μm。

100

100.心肌中的克氏锥虫(无鞭毛体)(1000×)。当宿主在抓挠咬伤部位时,猎蝽虫粪便中的锥虫鞭毛体被推入咬伤伤口,并在血液中循环,直到被吞噬或侵入组织巨噬细胞,之后转变为无鞭毛体型形式。图示心肌中无鞭毛体的繁殖巢。锥虫鞭毛体形式也可以在血液中找到。

纤毛虫

101

101.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400×)。这种生物(40μm×60μm)是一种纤毛虫,其特征是在运动和被包裹的滋养体表面都有许多短的纤毛。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是人类唯一致病的纤毛虫。该病的特点是侵犯肠黏膜下层并伴有炎症和溃疡形成。重度感染时可能出现暴发性腹泻,轻度感染时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携带者状态。这种生物有两个细胞核:一个大的、肾豆状的大核和一个小的、圆形的微核,在这个视图中看不到小的圆形微核。

102

102.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400×)。这种大的圆形包囊(50μm)的特征是存在大核和微核;后者很少见,但当存在时,通常表现为大核凹处附近的小点。生物体包囊内边缘有明显的纤毛。在粪便或肠道组织中发现时便具有诊断意义。

103

103.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100×)。包囊的低倍镜视图,即使在这种放大倍数下,这种巨大的寄生虫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孢子虫

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其生命周期同时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疟原虫属包括疟疾寄生虫。无性繁殖阶段存在于中间宿主人类中,有性繁殖发生在终宿主按蚊体内。蚊子通过叮咬将子孢子注入血液,然后侵入肝细胞。疟疾无性繁殖阶段首先肝脏中裂体繁殖,然后在外周血中繁殖。无性分裂导致裂殖子的释放,这些裂殖子可能侵入新的红细胞并发育成新的裂殖体,或发育成雄性和雌性配子体。如果蚊子在进食时摄入配子体,这些配子体将在整个性周期中发育,产生新的子孢子,这是人类的感染方式。临床症状随寄生虫的种类而异,但都会导致贫血(由于裂殖体破坏红细胞)、头痛、全身虚弱以及特征性的反复发热和寒战综合征。

104

104.间日疟原虫(良性普通疟疾)。该图显示了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发育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薛氏点的存在。在血涂片上,被感染的红细胞中出现红点,在早期滋养体之后的所有发育阶段都可见到。被感染的红细胞比正常的红细胞要大,因为寄生虫优先入侵网织红细胞,即较大的、未成熟的血细胞。滋养体分裂形成包含16~18个裂殖子的裂殖体,它是间日疟独特的形态特征。图104~107清楚地说明了间日疟原虫滋养体形成阶段的成熟过程。放大版图片请参见第36页。

105

105.间日疟原虫(100×)。图中心清晰可见一个滋养体。红色薛氏点明显。滋养体的环(蓝色)和染色质点(红色)也清晰可见。每一种环状形态(约为细胞直径的三分之一)代表一种寄生虫;同一个红细胞中出现多个寄生虫的情况在这个物种中并不常见。

106

106.间日疟原虫(1000×)。图中可见一个比上图更成熟的滋养体。注意较大的红细胞,滋养体呈阿米巴样运动,以及特征性的薛氏点。

107

107.间日疟原虫(1000×)。本图显示了一个比在之前图上更成熟的滋养体。这个细胞更大,薛氏点很明显。滋养体在其运动中明显呈阿米巴样。

108

108.间日疟原虫(1000×)。发育中的裂殖体。在细胞内可以见到许多裂殖子。视野的右上方有一个滋养体出现。

109

109.间日疟原虫(1000×)。成熟裂殖体。细胞内可见14个裂殖子。裂殖体的特征是分裂形成16~18个裂殖子。从滋养体入侵红细胞到发育成完全成熟的裂殖体发生在48小时内。

110

110.间日疟原虫(1000×)。成熟的裂殖体。细胞内可见18个裂殖子。红细胞破裂,释放裂殖子,裂殖子可能入侵新的红细胞,重复无性红细胞周期。一些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成为雄性或雌性配子体,这是配子体被摄入血液后有性周期的一部分。

111

111.卵形疟原虫。图中显示了卵形疟原虫的红细胞发育阶段,红细胞增大,呈椭圆形。这种寄生虫在人类中很罕见,当薛氏点不存在时,可能与三日疟原虫相混淆;当薛氏点存在时,可能与间日疟原虫相混淆。放大版图片请参见第36页。

112

112.卵形疟原虫滋养体(1000×)。薛氏点清晰可见时形态与间日疟原虫相似。它也类似于三日疟病原体,成熟的裂殖体通常包含8~12个裂殖子。诊断特征明显,即宿主红细胞破碎、不规则外观和椭圆形,如图所示。

03

英文原文

原文:MedicalParasitology:ASelf-InstructionalTextq

作者:RuthLeventhal,RussellFCheadle

~end~

作品要求:内容真实,原创首发,视频图片高清,请勿一稿多投。

【君安中英文编辑部】(第33期):寄生虫图谱翻译(图81~图96)

THE END
1.[转载]犬猫外周血涂片图谱(一):血涂片的...来自韦老师Lily[转载]犬猫外周血涂片图谱(一):血涂片的制备和检查: 原文地址:犬猫外周血涂片图谱(一):血涂片的制备和检查作者:佘源武广州百思动物医院 翻译:黄晓藤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校对:佘源武 ...文字版>> O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O网页链接) ...https://weibo.com/2296252790/H1GUYBcZR
2.犬猫外周血涂片图谱详情好兽医学苑血涂片体部 背景 第二部分 红细胞 正常形态(盘状细胞和正常细胞) 贫血 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相关的形态学变化 缗钱样红细胞 凝集 多染性红细胞增多 网织红细胞 低色素性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不等 大红细胞增多症 小红细胞增多症 异形红细胞 血红蛋白结晶 ...https://www.hsy120.com/mobileH5/bookinfo/323
3....脾肋下1cm。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1g/L。外周血涂片示红...患儿男,8个月。近1个月面色苍白。患儿系34周早产,生后母乳喂养,未加辅食。查体:皮肤黏膜苍白,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1g/L。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变淡。 https://www.shuashuati.com/ti/0dc6c363acac4178b8d5b4ec75eb1c49.html?fm=bdbds26dbe8ad3e5ec0006364136b7a8fc219
4.动物园动物及野生动物重要寄生虫病.doc常用于诊断血孢子虫感染。组织压片用于检查裂殖生殖阶段,外周血涂片可以检查配子体。四 皮肤系统寄生虫病(一)羽虱病(Mallophaga) 病原 不同种类的羽虱(咀嚼)可寄生于很多鸟类,金丝雀受侵袭非常普遍。临床症状轻微或缺乏,但大量寄生易导致并发感染。症状及诊断 主要表现为鸟的烦躁不安。不停地用喙整理羽毛,羽毛状况...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330/53020313230042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