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如:使君子,雷丸,苦楝皮,鹤虱,槟榔,榧子,南瓜子等。
本类药物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肠经,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内寄生虫,有毒杀、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故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绕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此类寄生虫病患每见绕脐腹痛、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久则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大青筋暴露、浮肿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症状较轻,无明显证候,只在查验大便时才被发现。凡此,均当服用驱虫药物,以求根治。对机体其它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滴虫等,某些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
驱虫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干漆辛温,小毒肝脾破瘀消积,杀虫,利小肠经闭,虫积2.5-4.5孕妇慎用川楝子苦楝子,金铃子苦寒,小毒肝胃,小肠清肝火,驱虫,除湿热肝区疼痛,乳腺炎,虫积4.5-10鹤虱北鹤虱,鬼虱苦辛平,小毒脾胃驱虫虫积腹痛,恶疮,钩虫病,久痢,囊虫病,蛔虫病9-15芜荑苦辛温脾胃杀虫,消积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泻痢,疥癣,恶疮,肠风痔漏4.5-9脾胃虚弱者慎服露蜂房野蜂房甘平,有毒肝肺杀虫,祛风,攻毒消炎惊风,痔漏,风火牙痛,乳腺炎,蛔虫病,崩漏,细菌性痢疾2.5-4.5血气虚者慎服榧子榧实,玉山果甘平肺胃,大肠杀虫,消积,润燥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便秘,痔疮4.5-9服用过量会引起泻泄阿魏苦辛温肝脾胃杀虫,消积虫积,心腹痛,疟疾,痢疾0.9-1.5入丸、散脾胃虚弱及孕妇忌服苦楝皮苦寒,有毒脾胃杀虫,清热燥湿蛔虫病,蛲虫病,风疹,疥癣6-9
1.使君子、苦楝皮,均能驱杀蛔、蛲虫,治蛔、蛲虫病每用。其中,使君子味甘气香性温,能健脾消积,为儿科驱虫消疳之良药;兼治小儿疳积、乳食停滞;惟服时不能过量或与热茶同服,反之则引起呃逆不止等副作用。苦楝皮苦寒有毒,驱虫效力大而可靠,又驱钩虫,治钩虫病;还能清湿热,治疥癣;惟有毒性寒,不能过量服,脾胃虚寒及肝病患者忌服;且新鲜者效佳,久贮无效。
2.槟榔、南瓜子,均为良好的驱绦虫药,对蛔虫也有效,每相须为用。其中,槟榔苦降辛散温通,主要麻痹绦虫的头部及未成熟节片(猪绦虫的全体),且兼杀蛲虫、钩虫、姜片虫,并缓通大便,故驱虫力强;又能消积、行气、利水、截疟,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浮肿及疟疾等。南瓜子则甘平香润,主要麻痹绦虫的中段及后段节片,大量久服又治血吸虫;还兼润肠,治肠燥便秘。此外,用于驱虫,槟榔宜水煎服,而南瓜子则应生用,去壳或连壳研末服。
3.鹤草芽、雷丸,均善驱杀绦虫,单用研末服即有可靠疗效。其中,鹤草芽性凉,又兼泻下,有利于虫体排出,制成栓剂又治阴道滴虫病,其驱虫成分几乎不溶于水;而雷丸性寒,既能破坏绦虫节片,又能驱杀蛔、蛲、钩虫,还治脑囊虫病,其驱虫成分不耐高温,60℃左右即失效。
4.贯众微寒,生用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及风热感冒、热毒斑疹、痄腮肿痛,预防麻疹、流感、流脑等病。炒炭善止血而兼清热,治血热衄血、吐血、便血等证。
5.槟榔、牵牛子,均能杀虫、消积、泻下、利水,治虫积腹痛、食积腹胀、大便秘结、泻痢里急后重及水肿等。然而,槟榔性温,善驱绦虫、姜片虫,泻下利水力缓;又兼行气、截疟,治气滞腹胀、脚气浮肿及疟疾。牵牛子则性寒有毒,善驱蛔虫,泻下利水力强,故曰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