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黑话,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也多多少少会感到非常不理解。
就在前两天,我写稿的时候还在疑惑“占领用户心智”这个词,用户看了能开心吗?
用户的心脑,说占领就占领了?怎么听着像任人摆弄的傀儡一样?
没想到今天刷微博刷到个更有攻击力的:
“击穿用户心智”
说“占领”是有点强行植入信息,洗脑的意思;这“击穿”是要搞出点漏洞?见血了这是?
网友:
下一步,是不是要“爆炒用户腰花”了?
我像一只鱼儿在你的厨房?
占领已经无法满足了?
抓手抓不住了?
这是要摄魂?
太传销了……
避免被击穿的最好方法?
听着不太尊重,
还像一道菜?(不是)
这样吗?
净往严重里整,
但单从用户的角度看来,就可能觉得脑袋发凉,
心智虚弱,
还蛮好笑的。
【挖掘人群资产】
【心流】
【品牌的光泽感】
【拉通对齐】
【话术合围】,【用户切片】
【触点粉尘化】、【需求颗粒化】
【耦合阶段】
…【意义炼金术】…
形成业内套路,互通有无——
【办公室万能话术】
对内工作就是对标,
对外工作就是联动,
对上工作就是细化,
对下工作就是深挖,
对兄弟单位工作就是协同。
【按字数分类】
以备PPT、周报、年中总结等不时之需……
还有网友对其进行编码和解码,玩梗调侃——
犀利释义与再“创作”
01
地铁上面有闭环
02
最大的痛点就是张口闭口的痛点
03
换个赛道买饭
04
给老板画饼,向上管理一下
05
“怎么和顾客沟通”
06
有没有热点使使
以及一些名词的犀利释义:
07
投资人
给大佬看项目的小弟
08
用户价值
这波韭菜能割几茬
09
跑通闭环
你的流量能赚到钱
10
下沉市场
县里的,村里的
有钱没地方花的人
11
同城探店
拿着手机去店里要饭
12
加好友的各种定义
一位博主(@交大学姐蘑菇酱)用互联网黑话跟男朋友交流——
13
发发美照
(切换大白话)
14
买点猫粮
15
晚上吃啥
一来一回地解释,真是通俗易懂接地气得让真相无处遁形。
这么盘起来,也算是打工人们对无法逃脱的黑话概念的一种讽刺和消解吧。
不过说实话,上次我看到这么多单个字符都认识,组装在一起就不认识的时候,还是高考的文言文和英文阅读理解的单词。
有网友感叹:
这些组词生硬,或者专业性很强的互联网黑话词汇,可能是因为引进概念的直译方式,
或是为了所谓的专业和精简化用词,
或是为了腔调造势之类的,
以各种不同的目的创造出来,扩散使用。
导致行业内被圈住的人们无法避免地以此沟通:
慢慢被驯化(不是)被熏陶习惯……
确实是个无法避免的趋势。
不过在圈佬看来——
不同的工作会有不同的专业词汇,各种语言形式也都有各自的作用和沟通语境,都很正常。
大家的反感主要来自于有些词汇像是故作腔调,不仅言之无物,还造成了理解和交流的困境。
另外,之所以这次会对类似于“击穿用户心智”“用户切片”尤其反感——
是这种用词可能给到大家一种任你拿捏不被尊重的强势感,和被压迫被摆弄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因此产生不适。(甚至还有点好笑?)
最后还想放一下在这个话题下,一位博主的话:
其中一句:
“我并不觉得互联网思维是个坏东西,可是前提是,互联网思维得先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