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龙猫》,用小孩子的视角,讲述治愈人心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二次元驿站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龙猫带着小梅和小月一整晚的探索旅程后,她们在院子里说真的好像是一个梦啊!她们在橡树旁边,看着橡树子从土中一个连影子都没有的小种子,不停窜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她们开心的扑在龙猫身上,跟随着它像一只小小的陀螺在夜空中飞翔,两颗小小的心快要从胸腔溢出,那一刻是多么欢快,这一切似乎不是梦!但是阳光下只有发了小芽的小橡树苗,又提醒着她们昨晚的一切都是梦。
《龙猫》是一部能引人深思的动漫影片,治愈人心的龙猫让两个小女孩尽可能迅速地在陌生环境中感受到温暖,母亲生病住院了,她们要习惯新的生活状态,第一次走进房间时有无数只小小的灰尘精灵在她们的眼前打转,带着新奇又害怕的感觉,她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只是一只又一只的小煤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神秘之处吗?小煤球们商量着搬家,去一个黑暗的没有人的地方吧,这个地方有小煤球这种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难道就不会有别的了吗?有啊,肥肥的笑起来暖暖的大龙猫就是整个森林最神秘的东西。
母亲的怀抱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难所,她可以悄无声息地将寒冷、难过和恐惧屏蔽,被爱包围的人很安全,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会过得很踏实,因为内心足够的富足,想要的爱都能拥有,对于外界的索求就是少之又少,父母亲的爱,手足的爱,邻居婆婆的爱,所有珍重你的人都会在你最脆弱的时候给予你很大的帮助,尽他们的力量,对于自己,更是需要从每一个对生活的态度中越来越让自己拥有理想的感情。
龙猫是小月和小梅的好朋友,小梅初次遇见龙猫时,跌落在大龙猫柔软的肚子上,她很开心,这就是最纯真的爱吧,其实小梅从龙猫身上体会到的爱更是源自她的内心,她内心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才会让她从外界获得更多的爱,小梅才只有四岁,但是对于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她知道有着大眼睛的黑乎乎的煤球灰尘精灵其实并不可怕,龙猫也不可怕,没有东西会伤害她,她在爱里独特的成长,用自己内心所有可以迸发的爱回馈爱她的人。
宫崎骏说:《千与千寻》是送给10岁孩子们的电影。
这个10岁的女孩是谁?有诸多猜测。有人说这个小女孩是宫崎骏朋友家的女儿,还有人说10岁代表了日本90年代迷失的十年。
但更多人认为,10岁的千寻就是我们自己。
她像极了我们内心那个蜷缩着的孩子,因为意料之外的痛苦和打击瞬间长大,她必须独自面对世间的风雨。
我们透过《千与千寻》,看到了一个魔幻的世界,这个魔幻的世界并不陌生,它与现实紧密相连。
在这个世界里,有人沉沦,有人迷失,有人堪破世事,却无能为力,唯有这个被迫长大的10岁女孩,从未忘记初心。而她的爱和善良也唤醒了那些迷失在欲望和渴望中的人们。
迷失初心,找不到来时的路
10岁是一个做梦的年纪,大部分孩子撒着娇,故作忧虑的思考着青春的烦恼。而千寻却因为爸爸妈妈一刻的贪婪,要独自一人,生存在一个对人类充满恶意的世界。
进入魔幻世界的通道——隧道前,千寻的爸爸妈妈只想随意逛逛,随后回家,但是美食却勾起了他们的贪欲,他们埋头苦吃,已经忘记了来到这个地方的初衷,最后变成了只知道呼呼大睡,任人宰割的肥猪。
在这个魔幻的世界中,不只千寻的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人也沉迷在不同的欲望中,忘记了来时的路和初心。
从此以后,白龙忘记了他是谁?为何来到这个地方?学习魔法的初衷是什么?他变成了汤婆婆做坏事的帮手,被汤屋其他人鄙夷。
没有名字的白龙成了没有归处的人,他无力挣脱汤婆婆的控制,只能助纣为虐。白龙用初心换取更强大的魔法,却成为了魔法的奴隶。
回归到现实世界,为了能于“丛林世界”中觅得一席之地,我们毫不犹豫地牺牲掉友情、爱情、道义初心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而最终我们却发现,我们没有成为丛林的胜者,反而坠入深渊。
名利场中,膨胀的欲望,也填补不了内心的寂寞
如果说白龙的迷失是因为想要变得更加强大,那么影片中无脸男的迷失,是因为他希望用欲望填补寂寞。
汤屋是众神洗涤身心的地方,无脸男站在通往汤屋的桥上,无人注意他的存在,无人为他驻足,无人看到他的孤独。
千寻同情幽灵般的无脸男,她为雨中的无脸男留下一扇进入汤屋的门,无脸男从寂寞的冷雨中,来到了一个喧嚣、充斥着奢侈享乐的世界。
但越是在意,越是敏感。他偷了更多的药浴牌,想要讨千寻开心,可是,只换来千寻的拒绝。无脸男感到失落和受伤,他消失在千寻的视线中。
汤屋就是一个名利场,汤屋的仆人们,欺负弱小,看见金子就两眼放光,想要收入囊中。仆人们身在名利的漩涡里,早已失去辨别善恶和真实的能力。
无脸男发现了汤屋众人爱财如命的弱点,他用泥土幻化出金子,获得了千般瞩目,万般优待。他的欲望也不断的膨胀。
从最初吃掉一只青蛙,获得说话的能力,到用金钱过上奢侈的生活,直到丢掉底线,操控他人生死,吃掉挡路的两名仆人。
无脸男用欲望填补寂寞,已经忘记了最初来到汤屋,只是为了那个给过他关怀的小女孩,无脸男迷失在欲望的黑洞中。
在恶的环境中,纯净的河神堕落成散发着恶臭的“腐烂神“。河神的堕落,是无数人类乱扔垃圾的恶果,河神造福人类的初心,零落在大环境的洪流中。
对能力的追求、对金钱的渴望、对温情的向往,以及时代和环境的裹挟,让人们忘记了曾经的初心,他们只能在不同的欲望中沉沦。
爱和善唤起遗失的记忆
汤屋中,有人迷失,有人麻木,还有极少数人,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在这个魔幻的世界,没有工作的人,就会被变成小动物,任人宰割。
身在汤屋底层的锅炉爷爷,嘴上嫌弃千寻的仆人小玲,用善意促成千寻与汤婆婆签订工作契约,逃脱变成小动物的命运。
与千寻有渊源的白龙,虽然为汤婆婆干尽坏事,却暗暗保护千寻,教千寻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并且偷偷的保留了千寻来时的衣服和名字。
千寻名字的保留,暗示千寻保留了她的初心。
千寻的初心如同一棵种子,在汤屋默默成长,长出爱和善的果实,唤醒众人迷失的心。
她帮河神洗涤浑身的腐臭、脏污,找到了河神变脏的源头——身体里积满了人类丢弃的垃圾。
因为千寻的发现,汤婆婆和汤屋的仆人们齐心拔出了河神身体里的污染物。河神终于摆脱痛苦,重新腾飞于天际。千寻也因此获得了河神赠送的神丸,并且得到了汤屋众人的认可。
神丸可以帮助千寻的父母从猪变人,这是帮助人们找到初心的良药。但是,千寻却没有将神丸给爸爸妈妈,而是给了处在险境的白龙,以及被欲望控制伤害众人的无脸男。
千寻帮助身受重伤的白龙摆脱汤婆婆的杀害,为救生命垂危的白龙,她喂给了白龙半颗神丸。
白龙吐出了偷自钱婆婆处的印章,以及汤婆婆控制他的小虫。小虫被千寻踩死,在身体上,白龙已经获得自由。但是,要挽救白龙还需要去除他心灵上的枷锁。
千寻坐电车到钱婆婆家,替白龙归还印章,是千寻帮助白龙释放心灵,重建道德的体现,也代表千寻助力白龙走过的漫长心灵旅程。
当白龙向汤婆婆提出释放千寻和她爸爸妈妈,即使被汤婆婆大卸八块也无怨无悔,我们看到了白龙对千寻爱和善的回报。
白龙来到钱婆婆家,向钱婆婆道歉,这时的他已经解开了心灵的束缚。
身心完全自由的白龙,翱翔于天空,坐在白龙脊背上的千寻想起与白龙相遇的地方,而白龙则重新找回了遗失的名字。白龙找到了归处,也找到了初心。
《千与千寻》中钱婆婆告诉千寻:“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
千寻用爱和善帮助白龙逃脱了身心的桎梏,而且唤醒白龙的初心,白龙终从迷途走向了归途。
爱和善才能治愈寂寞
欲壑难填的无脸男已经由两条腿走路的人,变成了四条腿,身形庞大的怪兽。千寻将另一半神药喂给了在欲望中发狂的无脸男。
无脸男的恶行让众人害怕,当他再次面对千寻时,他像对待其他人那样,想要用金子收买千寻。千寻再一次拒绝。
看着面目扭曲的无脸男,千寻静静地问他:你的家在哪里?你还有爸爸妈妈吧?
这两个问题刺痛了无脸男。他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他无处可去,剩下的唯有孤独和寂寞。千寻的发问再次唤起了他来到汤屋的初心。
但是被欲望吞噬的无脸男,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挣脱泥潭。
吃掉神药,无脸男开始呕吐,吐掉吃下的食物,吃掉的人,还有欲望。
呕吐太过痛苦,无脸男将怒火喷向千寻,千寻一路跑着,无脸男边呕吐边追赶,千寻将无脸男带出了汤屋,也将无脸男带出了欲望的漩涡。
千寻理解无脸男的寂寞,她原谅了无脸男,当无脸男吐出能代替他发声的青蛙仆人后,他的内心终于平静。
千寻带着无脸男,坐上通往钱婆婆家的电车,两人默默无语,但紧挨千寻而坐的无脸男却有着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千寻的爱和善治愈了无脸男的寂寞,但千寻终究要离开,回归自己的世界。
影片中,钱婆婆成为替代千寻的人。与千寻不同,钱婆婆用工作的乐趣,亲切的鼓励,让无脸男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内心的满足。
相比千寻的同情和关心,钱婆婆用更有智慧的爱和善,帮助了无脸男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寂寞。钱婆婆为他的心找到了归途,他不再孤单,也不再寂寞。
初心的善与恶
《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和钱婆婆是一对孪生姐妹,他们是这部影片中没有被剥夺名字的人。这也意味着,她们的初心由自己决定。
汤婆婆走向了恶。她热衷财富、权力,她心狠手辣,随心所欲决定一个人的生和死。
心狠手辣的汤婆婆,却有着她的软肋——她的宝宝。没有什么事能够比宝宝更加重要,在片中,我们也看到,汤婆婆满足宝宝一切的要求。
可悲的是,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宝宝。所以,她无法辨认出变成老鼠的宝宝。
宝宝跟随着千寻,感受千寻爱和善的力量,而钱婆婆又给了他不同的生活体验。
宝宝由任性变得善解人意。宝宝的改变带动了汤婆婆的改变。当汤婆婆看到失而复得的宝宝为千寻求情,她变得内心柔软,她从一个唯我独尊的汤屋主人,转变为规则的维护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藏着一个有善根的宝宝,即使我们曾经走向了“恶“,但是只要时机成熟,宝宝就会成为我们由恶向善的星星之火。
与汤婆婆不一样,钱婆婆是善良的代表,但是她的善良却自带锋芒。所以她对作恶的白龙追杀到底,但是对悔过自新的白龙,她又宽容和善。
钱婆婆和汤婆婆是一个人的善恶两面,恶者也有善良之光,善者也不因善良而任人宰割。他们就如同隧道边的双面人像石雕一样,有着两张面孔,但终归还是一个人。
人类最善于遗忘,可那些曾经承诺过的诺言、见到的人都在心里,我们的初心也是如此。
善忘是一种智慧,但记住更需要勇气,因为我们经历过的坎坷,走过的歧路,承受过的孤独,在欲望中迷失的岁月,都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
而唯有记住,我们才能辨清人生的归途,找到遗失的初心。
.END.
【文|沐成】
【编辑|沐漪】
【排版|知愚姑娘】
一直以来,宫崎骏作为日本动漫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都以精湛的技术、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温暖动人的故事受到全世界影迷的追捧。
特别地,他笔下的每一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今天,我们谈一谈宫崎骏其中三部作品里女主角所展示的女孩成长三阶段。
《侧耳倾听》是由宫崎骏担任编剧的一部作品。
剧中的阿雯是一个初三的女孩,非常喜欢看书,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因为接连几次在所借之书的借书卡上看见同一个名字——圣司,阿雯对这个人起了好奇之心。
在一个小店里她偶遇圣司,并得知圣司是一个小提琴制作爱好者,愿望是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制作工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酷爱劳动的双手培养,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酷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可幼苗也会连根枯死。肯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而圣司,正在品尝这一幸福的源泉。
当听闻圣司家人已经答应送他前往小提琴制作圣地意大利实习,以检验他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和毅力时,阿雯开始思索自己未来的路。
因为喜欢看书,而且爱幻想,阿雯决定在圣司回国前写一篇小说,看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作家。
小说完成之后,阿雯根据约定,将小说送到圣司爷爷处,让圣司爷爷成为了她的第一个读者。
在漫长而忐忑的等待中,阿雯近乎崩溃地说出一些丧气的话。而圣司爷爷也指出,阿雯的作品确实还非常稚嫩,不过,她的精神和毅力却如同宝石,虽然仍旧被原石包裹,却已经能从缝隙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被激励的阿雯平复了心情,听圣司爷爷说着圣司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她也重新燃起了斗志。
虽然,阿雯还是不确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也不确定将来到底会做什么样的工作。但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她,就像一个斗士,整装待发,准备参加高中联考,考一所好学校,站在更高处,再来看自己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十几岁时已经想好未来要走的路,我们可以像剧中圣司家长一样,让孩子多历练,以此检验孩子走这条路的决心和毅力。
如果孩子还没有想好未来的路,我们可以嘱咐孩子像阿雯一样,好好读书,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在读书过程中再来探索未来的路也不迟。
《魔女宅急便》一剧由宫崎骏担任导演和编剧。
按规定,魔女到了十三岁时,就必须离开家乡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城市。
魔女琪琪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将要走上这条路,并且满心期待,比预期提前了一个月出发。
当她来到自己向往的海边时,被“海上的城市”所震撼,决定留在这里。
虽然第一天的遭遇并不怎么愉快,但是因为善良而友好的面包店老板娘一家人的收留,琪琪对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有了初步的信心。
她借助于自己的特长飞行,展开了工作:穿梭于城里城外送快递,闲暇之余在面包店帮工。不过,她时常会羡慕衣着时常的服装设计师,也会在漂亮的皮鞋店外驻足停留。
很多快递因为是急件,以至于忙起来的时候分身乏术,正因此,琪琪遭遇了让自己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事件:
认识的男孩蜻蜓想请琪琪参加一个派对,琪琪准备将下午的两个快递送完便前往。谁知,预定第二个快递的老奶奶本想给过生日的孙女送去自己亲手做的鲱鱼南瓜派,却因为电烤箱已坏,无法完成烤鱼。
热心肠的琪琪借助于在家时跟妈妈学习的传统烤箱用法,帮老奶奶将鲱鱼南瓜派烤好,冒雨送到目的地。
一路上雨打风吹,琪琪将装有鲱鱼南瓜派的篮子放在自己的衣服下,小心翼翼地保护它不被雨水淋湿;然而接受到礼物的孙女却将之弃之如敝屣,声称:自己早就说过不喜欢这个鲱鱼南瓜派,奶奶还非要送,何况,说不定还被送快递的琪琪弄湿了。
看见对方签收礼物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就非常不礼貌的将门“砰”地一声关上了,琪琪心理非常难受:自己和奶奶一起辛辛苦苦做好的礼物不仅不被对方珍视,而且还嫌弃她冒雨送来沾上雨水,这让琪琪有些怀疑自己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义。
回到面包店时,虽然看见等待她的蜻蜓正在离去,如果追上去还可以一同前往派对,但是,看见湿淋淋的自己,琪琪自卑的一面又显现了出来,也没有了去派对的兴趣。
连日来高强度的工作,加之淋雨,心情郁闷,琪琪病倒了。
病好后,琪琪突然发现自己的黑猫吉吉不能说话了,大惊之下,她拿着扫帚试飞才发现,自己的魔法已经变弱,飞不起来了。
通过与画家朋友的聊天,琪琪开始思考,自己作为魔女,其实是一种传承。这种传承来自于血脉,而不是自己的选择。
而画家朋友是在十三岁的年纪决定走画画这条路,这些年,她觉得什么都不会画也不想画的时候,就让自己停下来,放松一下,等状态好了,自然就会又拿起画笔。
这也让琪琪明白,原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不会做的时刻出现。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挫折是成长之路上必经的岔道口,一个人没有了挫折的支撑,那将永远也不会面临选择,去决定下一步该踏上的旅程。
琪琪在这次挫折中重新审视了魔女之余自己的意义,不得不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成长。
通过和绘画朋友的谈心,琪琪多少解开了一些心结。
随后,让琪琪帮忙送鲱鱼南瓜派的老奶奶请她到家里来做客,精心制作了蛋糕,表示希望下次能够在琪琪生日的当天送上祝福就更好了。这让琪琪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正在此时,海边的飞行船出事,蜻蜓被吊在了半空中,随时有生命危险。琪琪借来路人的扫帚,以必须救下朋友的决心,成功飞上了天空,在千钧一发之刻,接住了蜻蜓。
全市人民都看到了鼓舞人心的这一幕,大家纷纷为琪琪鼓掌。
而琪琪也认识到,成为魔女是她愿意承担的终身职业,她给家里写信,决定以魔女的身份留在这个认可了她的城市。
桐华曾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曾写到:当成长终于被时光之火淬炼成长成,我们长大了,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
我们要告诉孩子: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追逐梦想的路上,也布满荆棘;但是,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只有经得住磨难,一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借东西的小人艾莉缇》一剧由宫崎骏担任编剧。
作为小人一族,艾莉缇一家没有生产能力,一直以来,他们必须向借住地主人家借生活用品:电、方糖、肥皂、纸巾等。
从小,艾莉缇就明白,因为种族即将灭绝,好好活着,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借东西时一旦被人类发现,就必须马上搬离。
人类的房子里来了一个叫翔的男孩,这使他们借东西被发现的概率变大,但想着艾莉缇已经快十四岁,将来必定是要自己一个人活下去的,爸爸便同意晚间带着她一起去借东西。
艾莉缇没有想到,白天在院子里采摘花朵和月桂叶的时候,已经被翔发现。所以,晚间她和爸爸一起借纸巾的时候,看着翔睁着眼睛看着她,惊慌失措之下,她将爸爸好不容易借到的方糖遗失。
回家之后,虽然爸爸妈妈没有责怪她,但是,借东西失利以及被人类发现后的威胁让艾莉缇心情沉重。
而翔却将她遗失的方糖放在了她们家的通风口外。
艾莉缇决定自己犯的错自己处理,她只身一人从蔓藤爬上二楼,将方糖还给翔,并让翔不再打扰她们。
交谈之间,艾莉缇知道翔作为人类也有悲哀:很少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只知道的工作,即便翔因心脏病要动手术,妈妈还是出差去国外,留他一人在老宅休养。
不巧,艾莉缇被乌鸦发现,紧急时刻,翔将艾莉缇握在手中救了她的性命,却被老宅的仆人阿春看出了端倪。
得知艾莉缇行踪的爸爸明白危险来临,跟妈妈商量要做好搬家的准备。而毫不知情的翔找到艾莉缇一家人住处,将家族给小人族做好的厨房送给艾莉缇。
一家人明白此地不宜久留,爸爸前往探路,而艾莉缇也前往同翔道别。
当翔说出,“美丽的种族,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迁而灭绝。虽然残酷,但你们的命运也是这样”时,艾莉缇反驳道:“什么命运?爸爸说无论如何都得力求生存,所以就算危险也要搬到新的地方。我们很努力的活着,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我们才不会那么容易就会被灭绝。”
这一番话让一直觉得生命了无意趣的翔也幡然醒悟,帮助艾莉缇救下被阿春抓住的艾莉缇妈妈之后,在凌晨为艾莉缇送别,并答应她,自己会配合手术,好好活下去。
丁玲曾经说过:“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艾莉缇明知前路艰险,也仍然坚强乐观面对,因为,她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好好活着。
其实,不管孩子的追求是什么,不管孩子的前路是山高水远还是林深地险,我们都要告诉他们,一定要有坚定不移地信念。
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而且,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不管人类的追求是什么,最终都要回归到好好活着这个终极目标上来。不得不说,这与小人族的命运也算得上是殊途同归。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陪伴,而好的影视剧不仅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也能引导孩子们思考。
宫崎骏这三部影片不仅三观正确,而且主题积极向上,非常适合给对应年龄的孩子们观看。
有空闲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一起探讨,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