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古代人是怎么养猫咪的。
从聘猫到养护,古人可是一点也不含糊,尤其是在宋朝,特别重视仪式感。
不同于现代,有些人新鲜感一过,当初的责任感也随之消散了。
养猫四大步
但是在那个年代,想要养只猫还是有很多规矩的——
1
第一步→下聘
2
第二步→选好日子
下聘当然要挑选良辰吉日,和我们人类结婚挑日子一样,也同样在类似黄历的书上,在宋代“纳猫如纳妾”,比如《象吉备要通书》,挑选好日子,来迎接猫咪。
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
——《礼记》
3
第三步→下聘礼
在古代,下聘礼,也叫聘狸奴。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赠猫三首·其二》陆游
对于家养的猫,一般以盐、糖、茶叶为聘礼。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乞猫》黄庭坚
对于野猫也不含糊,会用柳条串上小鱼干送给猫妈妈当聘礼。
4
第四步→养护
驱虫
古时候怎么知道猫咪身上有跳蚤呢?
其毛不容蚤,虱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酉阳杂俎》
猫生虱,桃叶与楝树根捣烂,热汤泡洗,虱皆死。樟脑末擦之,亦可。
——《行厨集》
古代人们一般用桃叶和楝(liàn)树根给猫咪泡汤,用樟脑末给猫咪擦身。
上厕所
“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讨著一棍,和猫盛桶中携回。路遇沟缺,须填石以过,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拜堂灶及犬毕,将箸横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
——《崇正辟谬通书》
古代可不像现在,有可以方便铲屎的猫砂,人们通常会拿一根有猫咪熟悉味道的筷子,没错就是筷子。
古人把筷子和猫咪放在一起,猫咪带回家后,还要带着它去拜一拜家里的灶神和家犬。
用筷子当媒介,一来带猫咪回家路上会缓解害怕和紧张,二来还可以利用熟悉的气味,将筷子插在主人想让猫咪固定上厕所的土堆上。
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
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
——《睡猫》宋·胡仲弓
在宋朝像胡仲弓这样把猫咪当作家人的诗人还有很多,这也使得在宋朝,吸猫产业尤为发达,宠物市场里也有美容和宠粮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