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欣宇通讯员邰梦云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以外)
目前,我国家庭竞相豢养宠物的热潮逐年升温,青睐宠物陪伴与护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对人类尤其是儿童造成的潜在健康危害。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诊了一位右眼出现“白瞳”症状的8岁男童,他连视力表上最大的E字都看不清,后经诊断确诊为眼弓蛔虫病引起的白瞳症。
眼弓蛔虫病致白瞳症
右眼全眼白内障,或与未驱虫的宠物犬有关
近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病综合科接诊了一位8岁小男孩患者,孩子家长告诉医生,男童右眼眼球发白已经超过两个月了。
“我们首先给孩子进行了视力检查,发现他的右眼视力下降到只能勉强看到手指晃动;裂隙灯检查发现其右眼全眼白内障;再经超声检测显示右眼伴有视网膜脱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病综合科主任丁小燕表示。
根据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团队初步怀疑其眼部感染了犬弓蛔虫。后续实验室免疫学检测发现弓蛔虫抗体阳性。为了进一步确诊,该团队还对男孩家中的宠物犬进行了粪检,发现该犬存在严重的犬弓蛔虫感染,从而确诊男童患有眼弓蛔虫病,进而导致其右眼眼球发白,即白瞳症状。
感染性犬弓首蛔虫卵及少量孵出的2期幼虫
该病隐匿性极强,多发于学龄儿童
记者也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病综合科主治医生孙立梅,她告诉记者,“弓蛔虫病的隐匿性比较强,患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表现,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眼痛、眼红等刺激症状,也不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孙立梅进一步解释,该病常见于学龄儿童,因为较成人而言,儿童缺少主观感知疾病的能力,此病极其容易被忽视,延误就诊。
“若宠物猫、狗未经过定期驱虫,其皮毛或粪便里可能会含有弓蛔虫卵,孩子抚摸、拥抱宠物后又没有及时洗手就抓东西吃,虫卵就会随着食物进入体内。”孙立梅表示,还有一种常见感染情况是,孩子们喜欢到公共场所,如到公园玩沙土,此时,若宠物猫狗或流浪猫狗将含有虫卵的粪便排泄到土壤或者植被上,孩子接触后,同样可以通过进食后将弓蛔虫卵摄入体内,弓蛔虫卵随即在肠道内孵出二期幼虫随血液循环迁移到眼或其他脏器致病。
所以,由上可知,犬、猫弓蛔虫感染仅通过“吃喝”途径随附到人体,可能是眼睛也可能是其他脏器,但孙立梅医生建议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此病可以预防,平常接触猫狗后多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生食即可。
预防是关键,有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记者还了解到,经过手术和抗炎治疗30天后,罹患“白瞳症眼弓蛔虫病”的这名男童已经出院了。但在随访的6个月中,其右眼的视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因此,治疗仅是对症治疗,避免罹患眼弓蛔虫病预防才是关键。丁小燕建议有养猫狗的家庭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定期为宠物洗澡、体检以及驱虫,保障宠物自身健康;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当接触过宠物后,一定要及时洗手,尤其对于儿童等易感人群。三要高温处理食物也是一种预防手段,避免因生食感染寄生虫。四是建议大家定期眼健康检查,若一旦发现有眼红、视物糊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去正规眼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