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身上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如何正确驱虫?铲屎官别再做无用功弓形虫幼猫感染

给猫咪驱虫这件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铲屎官不重视。为啥呢?

1、多数人觉得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家养的猫咪挺讲卫生的,定期驱虫完全没必要。

2、也有一部分觉得,既然看不见成虫(以及猫咪的任何症状),为什么要驱虫呢?

3、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猫身上没有跳蚤就行。

几个月前,泰国每日新闻报道了这么一个事件:一个很喜欢收养流浪猫的16岁女孩在医院救治无效死亡,起因是被猫身上的跳蚤叮咬。

类似这样的事件有很多,内容基本上都是说主人与猫狗长期共处一室,最终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得了怪病。这些新闻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敢让子女养宠物。

其实这种事件发生后,需要我们客观对待。动物是无辜的,它们也不希望自己身上有寄生虫,感染了寄生虫的猫咪和狗狗也是同样的受害者。而作为主人,需要极高的耐心和责任心去把宠物照顾好。

Part.1

猫咪身上常见的寄生虫

幼猫、流浪猫、散养状态的猫和抵抗力差的猫最容易感染寄生虫。可怕的是,寄生虫不仅不感染猫咪,也会传染给人,属于人畜共通的传染病(此处划重点)。

寄生虫一般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蛔虫、球虫、绦虫、梨形鞭毛虫、钩虫、心丝虫、弓形虫等

体外寄生虫:跳蚤、疥癣虫、蜱虫等

下面详细介绍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体外就不详细讲了,相信大家对跳蚤都不陌生。

1、蛔虫

蛔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人和猫都是。主要寄生在消化道,体长约3-12厘米。

感染途径:大多是经虫卵而感染,接触到污染的粪便,体内有蛔虫的母猫经常由乳汁传染给小猫。

症状:

猫咪呕吐、拉肚子,甚至会在呕吐物和粪便中发现虫体;

感染的幼猫可能会腹部胀大、体重减轻和发育不良;

成猫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有些猫咪可能会拉出或吐出虫体。

2、绦虫

绦虫一般为50厘米长,主要寄生在猫的小肠

感染途径:

一般是跳蚤吃了绦虫的虫卵后,体内有绦虫的幼虫寄生,猫在舔毛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跳蚤吃了,就会感染绦虫。另外,接触污染的粪便也有可能感染。

在猫咪的粪便或肛门口可以发现白色米粒大小的虫体,会伸缩移动。干后的绦虫会变成小颗粒在猫咪肛门周围,肉眼可见。

幼猫会拉肚子,甚至会脱水。成猫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3、球虫

球虫是具有专一性的细胞内寄生虫,一般是在小肠中。抵抗力差的幼猫感染球虫后,会出现严重的下痢症状,如果没有治疗可能会造成死亡。球虫能在体外环境中生存几个月。

猫咪吃了有球虫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感染,吃入带有球虫的宿主(啮齿类动物,如老鼠、兔子)间接感染。幼猫更容易感染球虫。

感染的幼猫会有下痢及黏液性血便,下痢导致猫咪体重变轻,发育不良以及脱水,症状严重的猫咪甚至会死亡,而成猫的症状并不明显。

4、梨形虫

寄生在猫咪的肠道中,它们被包裹在囊内,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

猫咪接触到感染的粪便、污染的水和食物,免疫力差或高密度饲养环境中的猫发生率较高。

下痢、体重减轻,严重的甚至会食欲降低、脱水及精神变差。

5、弓形虫

这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寄生虫,也是很多人因为这个寄生虫对猫咪有偏见。其实世界上有200种以上的哺乳类和鸟类都会被感染。

猫咪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吃了带有囊胞的老鼠和鸟类,人类最常见的弓形虫感染途径是吃入被感染的未煮熟的肉或蔬菜。由猫咪直接感染给人类的较少见。

最常影响的器官是肺、肝、肠和眼睛。厌食、发烧、嗜睡、腹泻、呼吸困难、痉挛、眼睛异状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成猫和人在感染了弓形虫多半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会自行恢复并形成抗体。幼猫的反应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因急性感染而死亡。怀孕的母猫和孕妇感染弓形虫后,会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而造成流产或死胎。

Part.2

如何预防猫咪感染寄生虫?

1、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保持猫咪的饮食区和排泄区整洁。

2、定期驱虫。猫咪满7周龄的时候就可以驱虫,建议每月体内外驱虫一次,驱虫后48小时内不能洗澡。

3、多猫家庭迎接新猫咪(尤其是流浪猫),一定要做好驱虫工作,最好把猫咪隔离,避免感染到其他猫。

4、散养状态下的猫咪,由于会捕食老鼠和鸟类,极易感染寄生虫,更要重视驱虫工作。

5、对怀孕的母猫要做好驱虫工作,防止把寄生虫感染给幼猫。

Part.3

养在室内的猫咪需要体外驱虫吗?

铲屎官们可能会有疑惑,体内驱虫可以理解,但是猫咪养在室内很讲卫生,身上没有跳蚤,为什么还要进行体外驱虫?

首先,虫卵很难用肉眼看见,我们并不能判断猫咪身上到底有没有潜在的危险。其次,体内寄生虫的虫卵很容易粘在体外,并且某些寄生虫卵在外界能存活几个月以上,比如球虫和梨形虫,极易造成猫咪反复感染。因此,体外驱虫仍然需要重视,具体可以视情况来定,6个月龄以上的猫咪,可以3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

Part.4

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猫咪如何治疗?

1、症状较轻的猫咪,需要口服驱虫药1周左右,间隔半个月后再服用一次,随后再间隔1个月驱虫一次。

2、如果猫咪的情况比较严重,有脱水或贫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输液或输液,并补充营养。

了解这些知识后,希望铲屎官们不要在发现寄生虫后才开始给猫咪驱虫,那样不仅猫咪会受罪,人也会心慌慌。当然,也不要责怪猫咪,毕竟它们只是动物而已,生病不是它们所能控制的。相反,主人是拥有最高智慧的人类,既然养了它,就有责任把它照顾好。

THE END
1.猫咪不出门需要定期做体外驱虫吗?很多铲屎官认为,猫咪完全是在家里炎的,完全没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所以没有必要做体外驱虫,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今天氧宠博士就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家养的猫咪也要做体外驱虫。 户外的寄生虫可能会附着在尝试和的鞋底、衣服或者是其他的传染介质上被带回家,猫咪不出门也同样有感染体外寄生虫的风险。而且室内也有很多螨虫...https://www.isdpp.com/xq-8406.html
1.为什么要宠物体内驱虫(家里养宠物主人是否也要体内驱虫)12、苏格兰折耳猫详情介绍养猫的人都知道猫咪需要定期做一次体内驱虫,对于经常喜欢舔毛的猫咪来说更是非常重要也有很多养猫的主人会说,我们家猫根本不出去,就可以不用担心身上会有虫子了其实不是这样,家养的猫咪现在都。 13、为什么要定期给狗狗驱虫一个是体内驱,一个是体外驱狗狗日常吃东西,可能会不小心吃了脏东...http://m.boqii.com/article/514133.html
2.猫咪体内驱虫(全面篇)首先猫咪驱虫分两个部分,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这篇文章重点讲的是体内驱虫,体外驱虫的详细介绍可以点下面这个文章! 猫咪体外驱虫全面篇 为什么要驱虫? 这个为什么很简单,就是为了保障猫咪的身体健康,免受寄生虫困扰,尤其是散养的猫咪,最应该是要定期做驱虫的,驱虫是保障猫咪健康的其中一个途径,如果猫咪感染了寄生虫,...https://m.douban.com/note/774222770
3.给猫咪体内驱虫的正确方法,怎么判断猫驱虫成功了现如今,养猫的人越来越多,也都知道要定时进行体内外驱虫。但是很少人对定期驱虫有疑惑,觉得自家的猫是家养的,足不出户根本没有感染来源,为何还需要定时驱虫? 首先猫咪若是感染了体内寄生虫会日渐消瘦,并可能伴随着呕吐、拉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另外还可能导致咳嗽、发热、皮肤发痒以及毛发无光泽等现象。 https://chagougou.com/27204.html
4.《降有约》“撸猫”需谨慎,当心“猫抓病”!跟宠物接吻更是感染狂犬病的高风险动作。“很多时候受进餐咀嚼的影响,口腔黏膜多少有微小破损,未必会让人感到疼痛,但如果接触了带有病毒的动物唾液,就有感染危险。”邓子德指出,跟动物接吻还要提防被咬伤毁容的风险。 “我家养的小狗,一直很乖,最近突然咬人,会有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邓子德表示,动物狂犬疫苗病毒不一...https://www.gzhosp.cn/info/1507/4026.htm
5.幼犬多久驱虫一次比较好?(拜宠清)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驱虫药,口碑和效果都相当不错,拜宠清是专门针对体内寄生虫的药片,可以有效的治疗狗狗感染的(线虫,蛔虫,钩虫)等,驱虫方法根据幼犬的体重而定,具体请参考说明书,如果第一喂不好,可以到本地的宠物医院,医生会指导你,另外驱虫前要禁食,狗狗吃驱虫药后1-2小时可以喂食,然后注意狗狗粪便,...https://www.lovechongbang.com/dogbaike/35722.html
6.驱虫药哪个好?十大驱虫药产品好物推荐→MAIGOO知识十大驱虫药产品排行榜出炉了,其中上榜的产品品牌有:福来恩、大宠爱、拜宠清、恩倍多、爱沃克等,本榜单maigoo综合依据了产品的价格档次、人气销量、品牌知名度、用户口碑评价等各项实力数据情况作为参考,并通过系统计算得出。驱虫药产品排行榜仅供参考,仅只展示系统整理收录的产品进行展示,排名不分先后,如有因产品未收录、未...https://m.maigoo.com/goomai/271990.html
7.爱犬身上有跳蚤要当心:家中还隐藏着另外的95%……摘要:宠物主人必须跳出“发现虫子才灭杀”的误区,每月定期驱虫、有效进行环境控制,做到防治合一才能保证爱宠健康。 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犬的拥有量已超过6200万只。随着人口构成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宠物犬正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伴侣和家庭成员。然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许多宠物主人并未意识到爱犬携带的跳蚤、蜱虫等寄生虫...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