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周年。北京全市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认真贯彻《条例》规定,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积极行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北京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取得周年告捷的成绩。而在这背后,不得不提的是一直在垃圾分类领域默默耕耘的小黄狗环保科技。
“吃垃圾,能吐钱”的小黄狗通过现金激励模式,正在帮助北京市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据统计,截至目前小黄狗环保科技已经覆盖了近500个北京社区。社区居民“投喂”小黄狗的热情高涨,其中排名最高的用户在两年内投递接近3500次,相当于每天投递5次。
另外,小黄狗也深度参与助力北京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在北京市2020年12月2日公布的首批174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名单中,小黄狗环保科技覆盖的多个社区如昌平区的霍家营小区等,都位列其中。
智能督促居民分好类
在北京市万象新天小区,“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吸引了广大居民的眼球。市民们纷纷到“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前扫码体验,只要把分类好的垃圾放进去,“小黄狗”就会“吐”出钱。在昌平区的霍家营小区,有2000多名用户在小黄狗APP上注册账号,参与垃圾分类回收。从2019年3月至2020年年底,小区居民已经“投喂”小黄狗接近6万公斤的可回收物,包括饮料瓶、金属和纺织物等。
小黄狗前端以智能垃圾四分类回收亭、智能回收机柜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机为核心硬件产品,以小黄狗APP和小程序软件回收体系为载体,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保信用体系、智能运营系统等为抓手,在小区、学校、商业区等区域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后端建设分拣中心,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用户可通过APP或小程序搜寻附近可投递的智能设备,投递后,即时得到相应环保金的奖励。
据介绍,小黄狗智能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管理、智能回收设备监管,对区域内智能设备的联通实施全程实时监控,采集区域内所有用户投放垃圾种类、数量、重量、运输车辆运行数据,做到分类投放数据实时监督、溯源,通过大数据平台的AI系统自动生成该区域居民参与率、复投率的统计、分析可视化动态图表。
人性引导居民改意识
近年来,小黄狗通过有偿激励和公益推动的柔性引导方式,推动了超过2000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全面覆盖居民生活圈
据了解,目前小黄狗形成了“点、站、场”三大体系的服务内容,具体指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便民交投点、上门回收/代扔三大业务模式,让垃圾分类服务半径延伸至最后1米。
截至目前,小黄狗已入驻全国超过43座城市,签约政企服务项目超百项,进驻社区近万个,注册用户超过600万,共计覆盖逾2400万居民。从2021年2月起,小黄狗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落地40+社区便民交售点,为社区提供更多可再生/循环资源的回收途径。未来,小黄狗的便民交售点还将覆盖更多城市和社区。
可以想象,未来,互联网和物联网将为垃圾分类回收持续提供支撑,通过体系化回收实现低成本的高效运营,从而推动行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行业集中度会得到大幅提升,产业链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