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2月7日电(记者罗云鹏)7日下午,青海受伤雪豹“凌雪”在北京派仕佳德动物医院接受第二次手术,历时4小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图为青海受伤雪豹“凌雪”。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供图
2017年11月2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村民达杰等人开车回家时,在路边发现一只受伤雪豹,在当地初步医治后,送往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继续救治,经拍片和验伤分析,雪豹“凌雪”左后肢股骨骨折,髋骨左侧粉碎性骨折,确定为车辆撞伤。
在青海西宁经过2周的治疗和调养后,2017年12月11日,“凌雪”接受第一次手术,在断骨创面修复吻合后,加装16厘米钢板、左后肢打入11枚钢钉用以固定。
图为青海受伤雪豹“凌雪”手术中。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供图
“术后雪豹很快恢复活动能力,并开始有跳跃行为发生,43天后,植入钢钉断裂,钢板变形,表明手术失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人齐新章介绍称。
图为青海受伤雪豹“凌雪”X光显示,左后肢股骨的3根钢钉断折,钢板扭曲,股骨移位。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供图
“首次手术失败主要涵盖重建骨板使用、钢钉植入位置不合理等因素,此外野生动物活动欲望强烈,无法阻止‘凌雪’在术后的剧烈运动也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齐新章说,在经过一次手术失败后“凌雪”已很难再承受第二次失败,因此根据主刀博士姚海峰建议,采用“质量更好的骨板+髓内钉固定”的方案。
当日手术于16时左右结束,此次选择“转院”至北京旨在为“凌雪”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设施设备、专业技术和后期护理,期间该医院主动提出手术费用全免。
图为青海受伤雪豹“凌雪”搭乘南航CZ6992航班从西宁机场起飞,赶赴北京准备接受二次手术,该航空公司为“凌雪”打造“专属舱”,并在飞机落地北京后仅用15分钟就完成对受伤雪豹快速卸机任务。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供图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已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中国是全球雪豹最大分布国,涵盖其60%的栖息地,其中三江源地区雪豹初步估算数量在1000只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