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病例报告由维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特别赞助!
蒋凌雪
国家注册执业兽医师,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硕士,现就职于成都谐和贝康宠物医院,主攻小动物内科、心脏科、超声影像科。
一、前言
二、基本信息
1.名字:喵喵
2.性别:雄性未绝育
3.年龄:10月龄
4.品种:英短
6.粮食:商品日粮,品牌不详
7.饲养环境:单猫室内饲养
8.照片:
三、病史
1.主诉:
前天开始挠耳朵,昨天发现精神食欲下降,双侧耳道周围毛发湿润,有异味
2.既往病史:
无
3.用药史:
4.疫苗和驱虫:
已免疫,已驱虫,用药驱虫史不详。
四、体格检查
1.精神状况:警觉
2.体重:5kg
3.体格情况:5(BCS,1-9/9)、(MCS,1-4):1
4.体温:耳温,39.4°C
6.皮肤弹性:良好
7.水合程度:良好
8.心率:180次/分钟;心律齐;无心杂音
9.脉搏:180次/分钟,脉搏有力;
10.呼吸:36次/分钟;
11.外周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轻度肿大,其余无异常;
12.腹部触诊:无异常;
双侧外耳廓周围毛发湿润,双侧外耳道可见大量化脓性渗出液,充满整个外耳道,有腐烂臭味。
五、皮肤学检查
1.耳朵:双侧外耳道明显红肿,耳道分泌物多,不触碰耳道并未出现疼痛表现。
2.在腹部、爪部都没有发现红疹或者脓皮症情况。
3.瘙痒评分:40/100分(睡觉、运动及吃饭等分心时不会瘙痒)
六、问题列表
1.发热
2.精神食欲下降
3.外耳道脓性分泌物
七、鉴别诊断(分大类)
由于发热和精神食欲下降均为非特异性症状,因此鉴别诊断的重点应放在对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及外耳炎的分析上。外耳炎的诊断通常基于PSPP分类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四个主要因素:原发因素(Primarycauses),易感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加重因素(Perpetuatingfactors)和激发因素(Secondarycauses)。
原发因素
过敏: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特应性皮炎、药物反应
增生性坏死性耳炎
感染:癣菌、寄生虫(耳螨、背肛螨、恙螨、蠕形螨)
内分泌:肾上腺机能亢进、甲减(犬)
异物刺激
免疫介导性:天疱疮类、多型红斑、脉管炎
肿瘤
角化异常:原发性皮脂溢、皮脂腺炎
其他:耳垢生产异常、幼年动物蜂窝织炎
继发因素
酵母菌
细菌
易感因素
耳道结构异常:耳道狭窄、垂耳
环境过度潮湿:游泳
医源性:刺激性耳道清洁药品、过度清洁、外伤
耳道毛发过长
加重因素
表皮和皮脂腺水肿增生
中耳炎
分析:本病例为幼年猫,发病呈急性经过,且身体无其他皮肤病症状。因此,可初步排除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可能性,最终可能的鉴别诊断如下:
1.原发病因:寄生虫(耳螨、恙螨等)感染、耳道癣菌病、异物、过敏
2.继发因素:细菌、酵母菌
3.易感因素:无
4.加重因素:中耳炎
八、诊断计划
1.耳道拭子
2.血常规、saa
3.CT(宠主未同意)
4.耳道内窥镜
耳道细胞学结果提示: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球菌杆菌,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像;
内窥镜进行双侧耳道深部灌洗(内窥镜图像丢失);
内镜结果提示:耳道皮肤糜烂,双侧鼓膜破裂。
九、更新问题列表(排序)
1.外耳道球菌、杆菌感染
2.双侧鼓膜破裂
十、鉴别诊断及拟诊(综合分析)
1.中耳炎继发细菌性外耳炎(更可能)
2.过敏性外耳炎继发中耳炎(不能完全排除)
十一、进一步的诊断计划(含结果判读)
1.耳道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宠主未采纳)
2.CT(宠主未采纳)
3.食物排查实验
十二、治疗计划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5mg/kg,PO,BID
2.马波沙星:2mg/kg,PO,SID
3.激素:从第1-6天开始给甲强龙,1mg/kg,IV,SID,第7-17天给的泼尼松龙1mg/kg,PO,SID
4.清洗耳道:EDTA碱性洗耳液+拜有利3:2清洗,一天2次
十三、病情发展
1.治疗1周后,耳道微生物消失,但渗出未见减少,仍有大量清亮的组织液渗出。每次清洗时可见耳道的渗出液凝固成胶状,堵塞双侧耳道,取出后液体继续渗出;
2.治疗2周后,细胞学检查显示少量炎性细胞、大量上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随后进行食物排查实验,将食物更换为皇家低过敏处方粮(治疗第15天)。换粮第2天(治疗第16天)渗出明显减少,第3天(治疗第17天)渗出全部消失,耳道皮肤可见少量结痂;
第6天
第12天
第17天
十四、总结
2.耳炎的发病机制包括耳道的起始炎症,伴随着表皮和耵聍腺的增生,这些增生可导致耳垢产生增多。外耳炎会破坏耳道的清洁机制,使耳垢无法排出,从而在耳道堆积,利于微生物生长和增殖,如马拉色菌和假中间型葡萄球菌,进一步加重炎症1。
3.外耳炎的诊断系统包括PSPP:原发病因(Prmarycause)、继发病因(Secondarycause)、易感性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加重因素(Perpetuatingfactors)。外耳炎的诊疗流程应该是明确原发病因,治疗继发感染,管理易感因素,减少加重因素2。
4.猫的原发性外耳炎并不常见,外耳炎的微生物感染通常是继发感染,而非原发病因。一般来说,继发感染是由于耳道环境改变,利于细菌或真菌生长所致,或因猫发生免疫缺陷,特别是病原菌为杆菌时3。对于过敏引起的外耳炎,17%的猫患有细菌性外耳炎,6%患有马拉色菌性外耳炎4。与患有食物过敏或跳蚤过敏性皮炎的猫相比,外耳炎最常见于患有猫特应性皮肤综合征的猫。在患有猫特应性皮肤综合征的猫中,16-20%伴发外耳道炎4。
5.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二线抗生素,易引起耐药性,全身使用时应在药敏实验的指导下使用。
6.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中耳疾病会引起听力下降,但不会导致听力完全丧失,除非中耳疾病继发了内耳疾病。
关键词:猫外耳炎中耳炎PSPP系统
参考文献
1.[美]HillaryA.Jackson等.犬猫皮肤病手册第3版[M].刘欣.海天出版社,2020
2.Predisposive,PrimaryandPerpetuatingCausesofOtitis-WSAVA2015Congress
3.[美]GaryD.Norsworthy等.猫病学第五版[M].赵兴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4.ChronicOtitisinCats:Clinicalmanagementofprimary,predisposingandperpetuating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