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只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图/视觉中国
文/图金羊网记者黄珏
近日关于文明养犬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2月27日,珠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珠海市大约有3万人被“汪星人”“喵星人”等动物舔舐、抓伤或者咬伤,造成犬伤暴露。疾控中心提醒,在发生犬伤暴露时,须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和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养犬问题导致社区矛盾增多
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多,包括珠海在内,不少城市因养犬问题导致的社区矛盾越来越多。记者从珠海市养犬办了解到,关于养犬市民投诉排名前三类问题分别是,犬只噪音扰民、犬只外出狗主不拴狗绳、犬只粪便不及时清理。其中犬只噪音扰民首当其冲。
家住三好名苑小区的赵小姐是一名白领,她反映不少宠物主人长期把狗单独放在一间房子里,自己则另住一间房子,有的狗彻夜狂吠,左邻右舍苦不堪言。诸如此类现象,在银石雅园等小区也屡见不鲜。
有养犬执法队负责人表示,曾多次接到过犬只噪音扰民的报警,但很难准确分辨犬只的准确定位,取证难度很大。同时,犬只粪便和不牵狗绳同样存在偶发性问题,执法人员无法做到有效出击、精确处置。目前在实际执法中,警察只能集中力量对反映较多的犬只噪音进行重点处理。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珠海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5120起,查处违法行为6230起,发出整改通知书5980份,5人被罚款,收缴无主犬、流浪犬、弃养犬1365只,处置违规犬42只。
政协委员多次建言严格管理
在今年的珠海市两会上,珠海市政协委员王勇认为,犬吠扰民、犬粪污染环境、犬乱咬人、养犬人为犬大打出手伤人、犬只乱蹿影响交通安全等,都与养犬人的素质低有关,是道德领域“滑坡”“失范”的现实反映。但在治理“犬患”的问题上,欧美多国都有成功经验,如在英国,给每只狗脖子上挂“名牌”,注明主人姓名、住址及犬的名字,没有挂牌子的犬只在外游荡将作为无主犬被收容。
王勇建议,创新宣教方式,提高养犬管理条例的知晓度,使居民的认识转变为自觉行动,加大对养犬管理条例的刚性执行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依法文明养犬集中整治活动,界定范围,在禁止犬只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禁入标志。另外,要严格执行养犬管理条例,增强法律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