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酯类杀虫药中包括两类,一类是从除虫菊中提取的除虫菊素,把除虫菊作为杀虫药已有了150多年的历史。这个药的特点是高效、广谱、起效快、易分解,而且对哺乳动物低毒;但缺点是见光易分解。
第二类是现在我们在农业和水产上使用的菊酯类,其化学结构和天然除虫菊素类似,所以被称为拟除虫菊酯,其特点是分子量大、亲酯性强、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但在水中溶解度小。
1、溴氰菊酯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
溴氰菊酯通过接触,或是内吸杀灭寄生虫。它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如通过钠离子通道作用,让细胞膜去极化,引发神经细胞兴奋;以及诱发寄生虫对感觉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刺激,导致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包括乙酰胆碱的积累,这些物质又进一步引发寄生虫兴奋,产生严重的共济失调,直至死亡。
可以将一过程过总结为:潜伏期--过度兴奋---共济失调、颤抖、痉挛、僵直---麻痹---脱水--死亡。
2、溴氰菊酯在水产上的应用
在水产上,主要用于中华鳋、锚头鳋、鱼鳋等寄生虫的杀灭,可用于青鱼、草鱼、白鲢、鳙鱼、鲫鱼、鲶鱼、黄桑鱼、黄鳝、鳜鱼、鳗鱼、麦鲮等,对常见的一些寄生虫也有驱逐的作用,如抑制寄生虫进食或是产卵。但同一鱼塘,不宜在同一年内反复使用,虫体容易因此产生耐药性。
溴氰菊酯原本是用于杀灭昆虫的,如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现通过改变载体乳化配方,加工成水产鱼药,使其更容易在水体中溶解渗透,如我们公司生产的五合一。所以当在水体中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寄生虫,通过体形、吸盘、抓手等判断不是鱼类寄生虫时,我一般都是用敌百虫或是五合一来杀,通常都有效。
3、溴氰菊酯使用的注意事项
溴氰菊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锌离子在酸性水中对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有增强的作用,温度越低毒性越强,尤其对冷水鱼毒性很大,而且这个药内服的效果不佳,所以也不能内服。
如果平时用药量过大,出现中毒可外泼碱性解毒剂、安定剂或是大剂量维生素,在水体中的半衰期一般低于6天,大水域外泼芽孢杆菌也有促进分解的作用,有资料表明枯草芽孢中互配的地衣芽孢,对其降解可达61.7%,但不宜使用有机酸解毒。
当然对于以上寄生虫,其实我平时用得最多的还是一款新药鱼虫安,相比更加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