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居行业第一。原料药、化药制剂及生物制剂市场规模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相比于全球,我国动保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3)宠物经济方兴未艾,宠物消费品中宠物医疗占比29%,其中药苗占比为13%,比例上高于传统经济动物,宠物动保发展前景广阔。
4)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且目前正处于政策风口。
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100项新兽药注册证书、超过500个产品批号、11个规模化生产基地、96条生产线,是集生物制品、药物制剂、药物原料、饲料添加剂四位一体的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动保生产商与服务商之一。
1.合成生物前瞻布局,低成本合成蛋白替代有望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2023年公司前瞻性布局合成生物,投资20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合资成立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旨在通过应用生物合成学技术,围绕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兽用疫苗,酶制剂、益生元等生物制剂,兽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产品领域,与中科院天津所在联合攻关研发、知识产权许可、科技成果转化、联合投资等方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与中科院天津所联合研发的动物饲料维生素新产品已进入验证阶段,该产品有助于提高家畜对钙的吸收率。2023年9月,公司与中科院天津所成立“微生物蛋白规模化制造”重大任务攻关突击队,利用微生物生产各种功能蛋白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操控等独特优势,且蛋白应用范围广阔,未来低成本合成蛋白替代是解决饲料中蛋白添加的重要途径,且有望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并兼并湖南生药厂丰富猪用疫苗产品线;2012年,进军宠物领域,成立瑞普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宠物驱虫药莫普欣上市,宠物产品进入收获期;2023年,公司出资2000万元与中科院天津所等企事业单位合资成立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合成生物领域。
我国兽药行业发展较晚,GMP自2006年开始强制实施,新开办的兽药企业必须取得兽药GMP合格证后方可办理《兽药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批准文号。随着行业进入壁垒提高,我国兽药行业企业数量大幅下降,大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退出市场。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居行业之首。2018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由0.80亿元提升至1.73亿元,CAGR+16.58%,在头部公司中,复合增速仅低于回生物,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共有31个重点在研项目,包括9个畜用产品,11个禽用产品,1个水产用产品,9个宠物用产品及利胆剂孟布酮和托曲珠利危险工艺微通道技术开发。
公司布局畜用疫苗板块多年,目前产品线涵盖猪瘟、伪狂犬、猪蓝耳、猪传染性肠胃炎及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猪乙脑等养殖常见疫病,产品矩阵丰富,2024年公司通过收购,将必威安泰的口蹄疫业务纳入业务版图,畜用业务疫苗板块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4.宠物疫苗板块布局多年,迎来收获期
公司布局宠物板块多年,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疫苗、驱虫、耳部健康、营养保健等多个品类。其中公司2023年自主研发的猫三联瑞喵舒是国内首个提出应急评价、首批通过应急评价、首个获得产品临时文号的猫三联疫苗,打破伴侣动物用疫苗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研究报告:
投资顾问:吴清淳(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4),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