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类之一,身高有3.5米,个别还有能达到4米,所以在过去年代,如果看到猛犸象一定会吓得直哆嗦。但由于早期气候变迁,猛犸象面临了食物匮乏的危机,最后一批于四千年前相继灭绝,但自然界中生物石化是需要两万五千年的,所以猛犸象现今属于半石化的状态,他的肉是可以用来做药品的。
虽说是有药物用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敢尝试的,可偏偏我国有一个古生物学家邢立达,他敢!他竟然吃了冷冻一万两千年的猛犸象肉,吃完还露出意犹未尽的神情,让人直呼佩服。
一、恐龙走过的路他也走过
这个来自广东潮汕的奇人叫邢立达,出生于1982年,家里长辈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祖父母从事教育行业,邢立达可谓是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
但是从小邢立达对学习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恐龙和化石等古生物,高中的时候,邢立达还跟随国内恐龙学者董教授,到云南野外挖过恐龙的化石。但那个年代由于古生物学太过冷门,只有北京大学有这个专业,邢立达就读的大学并没有古生物这个专业,所以他无奈之下选择了金融专业。
二、研究之路越走越远
大学毕业后的邢立达,并没有从事与专业有关的金融行业,而是一头扎进了他热爱的古生物,早期在《南方月刊》的文化组做了半年的记者,但由于每天只是与文字打交道,十分枯燥。他决定辞职,选择到成都理工大学进修。
后来邢立达到了中华恐龙园,担任科研科普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年也一直在研究恐龙,寻找恐龙的足迹和化石。能够从事着热爱的行业,邢立达每天都充满了斗志,每天能够研究恐龙他非常开心,并且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研究上面。
从2001年开始,他的研究足迹走遍了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凡事有可能出现恐龙遗迹的地方,他都去过。并且还担任了关于古生物研究的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将自己的研究公诸于世,在古生物的研究界有了极高的地位。
不止于此,邢立达还收藏了很多琥珀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收藏品,比如恐龙琥珀、雏鸟湖泊、古鸟琥珀、蛙琥珀和古蛇琥珀等七枚琥珀,这些琥珀化石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可想而知,有多珍贵。
后来邢立达还考入了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且于2011年加入外国的考古研究团队,就在同年,西伯利亚古生物研究团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猛犸象。
在邢立达的心中,他不仅对于恐龙颇有研究,他的兴趣当中还包括猛犸象,恰巧这个发现猛犸象的西伯利亚古生物研究团队,与艾伯塔大学有学术合作交流,一部分的猛犸象就被送到了艾伯塔大学进行研究。这一次的机缘巧合,让邢立达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吃下四千年前的猛犸肉的中国小伙子。
三、吃猛犸肉的中国第一人
猛犸象在冰川世纪是非常庞大的生物,它不仅有12吨重,并且腿非常非常的粗,在早期猛犸象是逃不出人类的捕杀的,因为它浓密厚实的皮毛可以做成衣服,他的肉也可以当成食物和药品。但在万年前,全球气候变暖,猛犸象没有适合生存的环境,所以整个猛犸象种群随着冰川世纪的终结相继灭亡。
虽然在古生物界,吃猛犸肉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一直对于猛犸象有着强烈兴趣的邢立达决定要试一试。尝尝猛犸象肉到底是什么味道,为了避免有细菌,邢立达在吃猛犸肉之前,服用了抗生素。
由于这一行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特殊的肉,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去烹饪,后来他们还是决定用最原始的做法,保留住猛犸象肉的食物本味。烹饪好后,邢立达率先拿起一块猛犸象肉,放到嘴里准备试吃,细嚼品尝后,邢立达在直播中描述了猛犸象肉是什么味道,他说难吃、粗糙还有怪味,像野猪肉掺杂着沙土的味道,难以下咽。
虽然邢立达这个举动是冒险的,但是好在这个猛犸肉是在寒冰下冰存的,没有留下细菌和病毒,吃完猛犸肉的邢立达,也没有出现任何身体的异样,至今还健康有力。
四、总结
通过邢立达冒着奉献吃下四千年前的猛犸肉,不难看出这个小伙子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科研人员,他对于古生物的热爱,对于科研事业的献身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不过,众多网友也在网络上表示,都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邢立达也证实了这一点,身为广东人的邢立达是唯一一个吃过猛犸肉的人,可谓是前有古人,后有邢立达。他有滋有味地品尝猛犸肉,让人难以置信,实在是佩服佩服。这也让我们想起远古的祖先,为了生存捕杀猛犸象,也许猛犸象在古时候也是非常美味的佳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