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这件事上,人类永远充满着好奇与作死的勇气。」
在70多年前,美国曾有一场名人(吃货)汇聚的特殊晚宴。
从西伯利亚冰层中挖掘出来的猛犸象化石复原
据记载,当天的晚宴中还有油炸毒蜘蛛、山羊眼球、烤蟑螂等“重口味”食物,可以说是丝毫不输给《西游记》中描述的“吃龙肝凤髓,熊掌猩唇”的蟠桃大会。
至于其中备受瞩目的“猛犸肉”,吃起来是啥味道?那时的美国新闻报道这样描述:
“味道奇异……带有海鲜味……”
虽然这是一次伪造的“吃猛犸肉”试验,不过这并没有阻挡吃货们的步伐。
此前,就有几位科学家做了一次非常硬核的试验——他们烹调了一份冰冻了至少4000年的猛犸象腿肉样本,并且尝试了猛犸肉的真正味道……
最硬核的科学实验:尝试冰冻千年的猛犸肉
虽然在大约4000年前,猛犸象就在地球上彻底灭绝了,但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一个天然的食物储存处——“冻土”,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让成千上万年前的古老生物保存着完好的肉质。
图丨WIKI著名的真猛犸标本“DIMA”
西伯利亚的冻土地带,是地球上最后一群猛犸象生活的地方,猛犸灭绝后,它们就一直被冷冻保存在冻土里。据科学家们推测,目前西伯利亚冻土带中大约埋藏着至少1500万头猛犸象。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冻土开始出现部分融解,这些年,人们就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地带中发现了大量的猛犸象尸体,这其中就包括了保存状态完好的猛犸肉。
图丨WIKI从西伯利亚挖掘出土的“猛犸肉”
此前,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邢立达连同两位国外的科学家,就“猛犸肉的味道”做了一次硬核的试验。
三位科学家们做测试的猛犸肉,是一块在西伯利亚封冻了至少4000年的猛犸象腿肉。
由于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拿来做试验的猛犸象腿肉已经暗红发灰,科学家们在对其进行了加盐和彻底煎熟的烹饪处理后,再进行试吃。
图丨参与科学试验的邢立达教授
“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味道,味同嚼蜡……”这是三位硬核科学家们在试吃后给出的评价。
对于美食家来说,猛犸象肉的确不是个好选择。毕竟经过上千年的细菌和酶的作用,猛犸象肉的肉质必然会出现口感上的变化。
不过据参与试验的科学家们表示,只要吃之前把这些“猛犸肉”彻底煎熟,吃了就不会有什么毒害作用。他们还用煎猛犸象肉的油给小狗煎蛋吃,小狗吃了也完全没问题。
尽管三位硬核科学家们中的一位在吃了之后出现呕吐,但他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不适反应,毕竟吃冷冻了千年的“猛犸肉”,是真的重口味。
科学真相:为啥冰冻了成千上万年的“僵尸肉”还能吃?
实际上,对于肉类来说,只要条件/方法适宜,保质期可以延长很久。
这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冷藏。
我们首先要了解,肉类之所以保存不当就会迅速腐败,是因为食物中都会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适合的环境下(温度、湿度、食物所含水分等),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并且分解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恶臭或异味。
人吃了就会产生腹泻、肚子痛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
而通过把肉冷藏保存后,肉就会出现两大变化:「干耗」和「脂肪氧化」。比如人们常说的“哈喇”就是脂肪氧化造成的现象。(对健康影响很小)
冷藏对食物的「干耗」和「脂肪氧化」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从而避免肉质腐败,达成长久保存肉类的目的。
比如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被埋藏在永久冻土层中的千年猛犸象肉,就是因为长久被冻在年均-15℃的低温下,腐败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才能放心食用。
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并非冷冻了的肉就是安全的,肉质不好另说,如果冷冻过程中不能保证稳定的低温环境,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滋生,同样可能会有食物中毒的风险。
之前中央电视台就曾报道过,我国市面上曾经大量流入过42万吨“冷藏肉”,其中可能就有不少二战时期的“冷冻肉”、70年前的鸡翅、50年前的鸡爪……
黑心的商家为了赚钱,会把这些冷藏的“僵尸肉”简单处理后卖给老百姓,安全风险自然不言而喻。
往“重口味”想,说不定我们吃的津津有味的泡椒凤爪,比我们还“年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