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6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开始食用猛犸象了。对于一些原始部落来说,猛犸象巨大的体型能满足他们部落一个月的伙食。而到了现在,也是有过食用大象的记录的。
2007年,非洲的一些富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想尝一尝大象肉是什么滋味。有需求就有市场。当时,猎杀一头大象都能卖到几万美元。但是,这些有钱人在品尝了之后就表示一个字,不好吃。
其实,我们虽然没吃过,但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大象的寿命平均能达到60年以上,生长速度很慢。野生状态下的大象,每天为了寻找食物要走几十公里。长此以往,大象的肉质就比较粗糙,吃起来口感很不好。
据一些吃过大象肉的人来说,整个大象也就只有鼻子和舌头比较好吃。因为大象的鼻子十分灵活,布满了肌肉。舌头又经常搅拌食物。这两个部位平常活动的比较多,因此肉质相对来说比较细嫩。
不过,对于一些非洲地区的朋友们而言,这好吃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经常说穷得吃土,可有几个人又真的吃过土?在非洲的一些穷困地区,却依然有人吃土充饥。
他们会把港口、河边的一种特殊的土背回家,筛过之后拿水和开。之后加入盐、黄油和配料,做成一种泥饼干。这是穷困人家用来充饥的食物。
不管怎么说,这种东西都不能多吃。在肯尼亚的一些地区,人们会把木薯、玉米、大豆这些食物搀到土里,可能这样做会让土有点食物的味道吧。
虽然说大象是保护动物,但不管是什么条例,最终都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权益。这饭都吃不上了,吃点保护动物也算是紧急避险。
非洲的大象
为什么非洲人宁可吃土也不吃大象肉呢?
首先先说明一点,非洲人以前吃过大象,并且还没少吃。
在以前,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土地上,大象并不算是稀罕物。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大象体型那么大,又不挑食,只要是绿叶植物几乎都吃。只要没有外力因素在,成群结队的象群任凭什么虎豹豺狼都是不敢招惹的。
为了充饥,古时候的非洲人穷人也会猎杀大象的。虽然肉质比较差,但非洲人会用腌制的方式烹饪并保存。大概在我们看来,大概就像我们的干粮一样,不好吃,但能充饥。
他们给腌制过的象肉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神肉”。
17世纪,非洲的一些贵族会将生象肉用果醋来浸泡。泡完了之后,又加入大量的香料入味。然后再把肉拿出来晒干。
这样制作下来,象肉除了表面的一层又干又硬,里面的肉就会又香又滑。非洲贵族就会用他们向欧洲人换来的葡萄酒,配着象肉一起食用。
这样的好日子直到工业时期,人类有了能与大象抗衡的武器,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自19世纪以来,随着殖民运动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非洲这片大陆上打猎,大量的象牙随着商船被运往世界各地。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开始大象多,但富人只想要象牙;现如今大象变少了,富人又开始吃象肉了。
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大象一直都只能沦为有钱人的商品,非洲的这些穷得吃土的人根本就碰不着大象。也就更不用说什么:穷得都吃土了,为什么不去吃大象这样的闲话。
饲养难度
那么,既然大象的出肉率这么高,为什么没有人养着吃呢?
直接吃大象一定是违法的,但现如今,鲨鱼都有人工饲养的,实在想吃的话,把大象养起来再吃不就可以了?
首先,先来对比一下。猪是我们食谱中出肉多,同时也好养活的动物。但是,大象的体型却是肉猪的数十倍。
这么看来,养大象可谓是经济又实惠。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大象在野外的生活状态和猪不一样,每天都要走几十公里寻找食物。因此,如果圈养的话,很容易损害大象的健康。这一点在动物园里体现得很明显。
这些年里,国内外新修建的大象展区都在不断扩大,并且必须有土地和沙地。单纯修建水泥地的话,会损伤大象的脚掌。
另外,大象的孕期长,发情期间性情暴躁。现代动物园的护栏、馆舍,都是安全性最高的。
因为饲养难度很高,大象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人类所驯化。并且,大象的智力和种群意识很高,一旦大象发现你养它是为了吃肉,可能一夜之间一个养殖场的大象都会揭竿而起,到时候就不是掀开护栏,推到墙壁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