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刘女士体检,发现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稍微有点高,在2mmol/L左右,但还不需要吃药。[注: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空腹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为合适水平,≥1.7mmol/L为边缘升高,≥2.3mmol/L为升高。]
医生建议她调整饮食习惯,2个月左右后复查。
刘女士的女儿担心母亲不能严格控制饮食,于是在网上买了鱼油,希望能够改善妈妈的血脂。
没想到2个月后,刘女士的血脂依旧在2mmol/L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吃鱼油到底有没有用?
鱼油对心血管有什么好处?多吃鱼能替代吗?
降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础,不论是否进行药物降脂治疗,都必须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
所以,刘女士首先应该把调整饮食作为基础,而不是将希望寄托于鱼油补充剂。
1.补充鱼油,主要是补什么?
Omega-3脂肪酸主要包括三种——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此外,还有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是乙酯化的EPA。
2.鱼油对心血管到底有没有好处?
30多年前,有研究发现,近期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规律摄入深海多脂鱼或鱼油胶囊,与全因死亡率降低29%有关。然而,随后陆续发布的几项有关鱼油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未获得阳性结果——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给予低剂量Omega3不饱和脂肪酸(1g/d),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什么早期研究显示鱼油对心血管有好处,而随后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却得到了阴性结果呢?
有学者推测,可能因近十年鱼类摄入和优化的心血管治疗(如他汀类药物、降压或抗血小板药物、血运重建)比例比以前高多了,患者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饮食管理,可能削弱了鱼油为心血管带来的益处。
其实这也说明了,不一定非要靠补充剂。如果能做到合理膳食,对血脂的影响就已经很大了。
特别是注意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经常吃多脂鱼类,如鲑鱼(三文鱼)、鲭鱼、鲱鱼、秋刀鱼、比目鱼、沙丁鱼、带鱼;以及核桃、亚麻籽、奇亚籽、芝麻籽、南瓜籽、牛油果等食物,都有助于补充Omega-3脂肪酸。
另外,使用不同剂量、成分组成及纯度的鱼油时,试验结果的差异也会很大。
3.鱼油的剂量和成分也很重要
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高剂量IPE(4g/d)与安慰剂(矿物油)比较,研究对象为接受他汀治疗后仍有甘油三酯升高(>1.7mmol/L或150mg/dl)的患者。结果显示,和安慰剂组相比,高剂量IPE组的主要心血管疾病终点降低25%。
另一项类似设计的研究,纳入了接受他汀治疗后甘油三酯仍升高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随机给予高剂量鱼油[4g/d(EPA+DHA)]或安慰剂(玉米油)治疗,经5年左右随访后,两组未显示终点事件差异而提前终止研究。提示鱼油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不仅与剂量有关,可能也与种类有关。
此外,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鱼油中的2种成分——EPA和DHA的作用也有差别。EPA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其带来的获益似乎超出单纯的降脂效应,而DHA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则较弱。
重视鱼油的品质
如果平时很少能吃到深海鱼类,补充鱼油有妙招吗?
2023年发布的《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按照成分、纯度与剂量差异,目前将Omega-3脂肪酸制剂分为非处方鱼油产品和处方Omega-3脂肪酸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非处方鱼油产品被归类为膳食补充剂(也就是保健品),与处方Omega-3脂肪酸产品在监管、评估、成分和纯度、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不能替代处方Omega-3脂肪酸产品,更不能保证具有“降脂”效果。
购买时需要注意以下2点:
1.选用鱼油补充剂,首先要看纯度
鱼油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主要是因为EPA和DHA对甘油三酯的作用,鱼油中EPA和DHA的含量越高,降脂作用越明显。
美国FDA批准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处方药,纯度高达88%,也就是说,每1g鱼油胶囊中,EPA的含量为880mg。
购买鱼油制剂,建议通过营养成分表计算浓度。如:某产品的营养标签上写着“每粒含有脂肪508mg,其中Omega-3脂肪酸的含量为227mg”,那这个营养品的Omega-3脂肪酸纯度大概就是45%。
刘女士吃的鱼油补充剂,很可能就是这种纯度不高的产品。
2.除了纯度外,还需要考虑剂量
中国、美国及欧盟指南中的推荐摄入量不同,建议在专业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
在《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只是倡导大家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油脂,并未提及保健食品。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中,只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了推荐——这类人群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果甘油三酯>2.3mmol/L,可考虑给予大剂量IPE(2g/次、2次/d,也就是4g/d)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3.还要看鱼油制剂的包装和配方
还有研究发现,影响Omega-3脂肪酸吸收利用度的主要因素是Omega-3脂肪酸的载体形式。目前市面上的处方Omega-3脂肪酸产品有三种载体形式,一般人不太容易正确区分:
甘油三酯型(又叫天然型):主要成分为EPA和DHA;
乙酯型:主要成分是EPA的乙酯化后的产物IPE;
再酯化型:主要成分是Omega-3羧酸,一种游离脂肪酸形式长链Omega-3脂肪酸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EPA、DH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
注意,由于上述鱼油产品都是处方药,大家一定要凭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服用,千万不能自己随意买来吃。
此外,鱼油稳定性差,易被氧化。鱼油被氧化后,功效就会降低。因此,优质的鱼油制剂的包装,是注重避光和密封性的,能很好地隔绝空气、水分、灰尘、光线对鱼油的影响。
另外,选择生产日期较“新”的产品,也能从某种程度减弱被氧化的概率。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的是,鱼油补充剂不能代替药物,降脂药该吃还得吃。
另外,你可能还想看:
胆固醇高能吃坚果吗?
降低胆固醇的方法有哪些?
血脂高的人,一日三餐怎么吃?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血脂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等,(202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1:(04):343-363.DOI:10.3760/cma.j.cn112148-20230106-00014
[4]Omega-3fattyacidsandtheheart:Newevidence,morequestions.
[5]叶平.(2017).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6]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李建军,&窦克非.(2023).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循环杂志,38(2),116-130.
[7]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202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1:(03):221-255.DOI:10.3760/cma.j.cn112148-20230119-00038
[8]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2024).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2:(04):330-337.DOI:10.3760/cma.j.cn112148-2024010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