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天津,一位大胃王正在挑战吃下整只烤全羊。
硕士研究生在读的林童(化名)几年前便迷上了看大胃王吃播。她说,自己看吃播时总希望主播能吃得再香些、快些。
现在,这样的“联盟”也出现了裂痕。一则近期发送的大胃王视频中,飘过的弹幕是“脸色好差”“不到20岁看着像40”“浪费粮食”。销声匿迹的顶流博主们昔日的视频也被新留言“攻陷”,其中大多是批评乃至咒骂。
“最近活儿基本没了。舆论暴击,大博主们都躲起来疗伤。”有从业者对记者透露。“大胃王”们行至必须瘦身的时刻。
2017年11月2日,天津地铁的一块屏幕上,播放着某“大胃王”的一段视频。本文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1
作为国内最早因“大胃”被人熟知的吃播博主,密子君单条视频的播放量常达几百万。
5年前,这位女孩刚开始发送吃播视频时,画质模糊,普通话也不标准,背景常是自家厨房。视频里,她会穿着居家服,煎几个馒头,再煮碗面一起吃掉。
密子君曾告诉媒体,自己做吃播是受到了国外的影响。2009年,日本女孩木下在当地大胃王比赛中凭借过人食量和可爱外形出圈,成为大众偶像,年收入一度高达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0余万元);2014年,韩国开始出现直播吃饭的“吃播”,诸如“奔驰哥”等一批全职大胃王吃播随之涌现。
公司成立当年,便举办了一场大胃王竞赛模式的选秀,并签约了一名食量巨大,面容清秀的女孩。几年后,这位彼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姑娘成了全网流量顶尖的吃播mini(艺名)。
2016年,刚上大一的周小楠(艺名)接触到大胃王视频,从小饭量颇大的她迅速喜欢上这些内容,继而想到自己也可以模仿。不同之处在于,彼时还是学生的她大多购买油条、大饼、包子这些廉价食物用以直播。她所在的六人宿舍只有一张长写字桌,有时没了空间,她只得在店里开拍。
周小楠记得,加入公司后,老板鼓励她,顶流的大胃王能月入百万元。
2
“2018年到2019年,所有平台都在争抢流量,说到底是抢人,抢内容创作者。”杨洋说,即使在2020年,吃播圈内还是有很多新公司成立。很多投资者没有行业积累,觉得这里能实现暴富。
李贤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大口吞食肥肉,拿三轮车后斗泡面乃至在大火锅中边泡脚边涮食等诸多行为都发生在2019年前后。还曾有女主播试图吞下活章鱼,结果被触手吸住脸颊,挣扎时将脸皮扯破。今年6月,30岁的吃播博主王先生在直播前昏迷,终因脑溢血不治去世,过度进食导致体重半年内暴涨80斤是致病关键。
在一档日本综艺节目中,大胃王木下曾展示过自己的腹部CT,不同于普通人,她的胃部因胃壁厚、弹性大,可以在进食后膨大66倍,几乎占满半个腹腔。但有关“人究竟能否吃这么多还不胖”的争议,国内外始终未曾停过。
吃播们靠不断翻新出新花样撑起越来越大的胃口。最常见的办法是使用超广角镜头,将食物放在镜头前,让其显得尽可能庞大。
对于需要直播的部分博主,催吐成了唯一的办法。有主播接受采访时透露,会趁直播间隙将40cm长的塑料管插入消化道,清空胃部;还有人会服用特制的药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反应。
“早期的‘大胃王’们大多是真能吃。”周小楠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等到行业火爆,众多想要捞钱的入局者没有“天赋”,便只能靠弄虚作假。
最痛苦的一次吃播录制发生在今年3月,公司策划要求她煮4斤芝士来吃,可烹制过程中出了差错,芝士变成了“口香糖样的胶状物”。因为那是非推广视频,如果不录制成功,200元的食材费用就要自己承担。她最终强忍着吞下了购买的那些东西,接下来3天,腹部都是硬的。
“当吃饭真变成了工作,真的一点都不快乐了。”她说,每个月还背着涨粉量的绩效考核,自己开始失眠、脱发。
“熬过前期,成长为大号就能年入百万元”是业内常用的安慰话术。可周小楠逐渐认清了,“年入百万元,可能要几十上百人中才有那么一个幸运儿。”至于成为密子君、mini的翻版,无非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梦。
3
身体每况愈下的周小楠逐渐需要靠着吃止泻药去完成推广视频的录制。直至今年4月,工作刚满1年的她决心与公司解约。
转型并不是周小楠一个人的选择。密子君早在2018年便开始尝试新的内容方向,包括城市逛吃、探店、零食测评等;快手上一度以大食量闻名的顶流女网红“猫妹妹”也转型为带货主播,近期还与演员郑爽一同直播。
“‘大胃’不能一直作为标签,人总会审美疲劳。”杨洋总结,“今天吃10斤,明天就要吃11斤,才能满足不停增长的猎奇心。”在李贤看来,自己抱着期待点进视频,就是希望“足够爽”的内容。“我不觉得自己带有任何审丑、猎奇的恶意,可博主一旦吃得少了,我难免会很失望,也会留言。”
经济压力是转型的另一层现实原因。杨洋告诉记者,今年行业形势一直不算理想。有餐饮行业从业者对媒体介绍,去年邀请大胃王推广后,店内营收一度增长了上百万元;今年再请来同样的博主,却没一点效果。
但杨洋同样坦言,对于博主和公司,全面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更直观的压力在于,杨洋和公司每每作出缩减“大胃”属性的尝试,便会在流量数据上略有下滑。
另一位仍在坚持发送视频的博主桌前摆着一大盆鸡翅和8个浇上酱汁的羊脑,和过去并无太大区别,身后的背景墙上却多了一张“拒绝浪费”的显眼海报;一位博主在私信中认真地向记者解释:自己一顿饭只吃两斤食物,并不算“大胃王”,拍摄时剩下的食物也会分给家人。还有年轻的女网红依旧在发送着“吃垮自助串串”,在店里将竹签堆积成小山的视频,只是在主页里删掉了公司的联系方式。
“头部的博主们好像大多非常紧张,改名字,删视频;也有不少中小吃播好像没受到太多影响。”林童说,自己钟爱的几位小博主还在如常地发着视频,她依旧会看他们吃东西。
“究竟怎么算浪费,吃20盘,10盘还是5盘,还是只要能吃光就行?”李贤最近思考的是,倘若“浪费”没有衡量的标准,“催吐”“假吃”等行为又很难被坐实,那或许这次的改变并不会彻底。
她最终担心的是,吃播领域或许会像过去几年的诸多行业一样,经过小众、爆火、崩盘后,最终会一片狼藉。
而在此之前,周小楠已经决定告别野蛮生长的“大胃”。她从公司辞职后回到了老家,经过几个月休养,她的体重涨回了6斤,只是仍不敢接触过冷过辣的食物。她换了平台,重新做起个人吃播——就像曾经在大学时那样,连直播用的食物都又变回米饭、包子、烧饼这些最简单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