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兽药原料药行业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兽药新GMP等一系列新政的实施,中国兽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原料药市场何去何从日前,第三届(2023)兽药原料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兽药VS人药:剂量、剂型与规格有别
专家介绍,兽药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般疾病防治药;传染病防治药;体内、体外寄生虫病防治药;其他药。其中,除防治传染病的生化免疫制品(菌苗、疫苗、血清、抗毒素和类毒素等),以及畜禽特殊寄生虫病药和促生长药等专用兽药外,其余均与人用药相同,只是剂量、剂型和规格有所区别,早就广泛用于防治畜禽疾病。兽药中,常用的有安乃近、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土霉素、硫酸黏菌素等20多种。在抗寄生虫药物中,除人、畜共用的抗蠕虫药(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等)、驱绦药(氯硝柳胺等)外,畜禽专用的抗肝片吸虫病药(硝氯酚)。生化免疫制品主要用于预防动物炭疽病、布氏杆菌病、鼻疽病、沙门氏杆菌病,以及多种病毒传染病。随着抗生素和生化免疫制品的发展,许多危害动物的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我国兽药原料药行业将兽药原料药划分为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等类别,目前形成了以抗微生物药为主、抗寄生虫药为辅的市场格局。2021年我国兽药原料药市场销售额为182.85亿元,其中抗微生物药占最大份额,2021年度销售额为153.32亿元,占市场总额的83.85%。
亚太易和数据分析中心副主任盛修芳表示,中国是全球化工产品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几十种大宗化工品产量稳居全球第一。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不仅能有效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大量销往国际市场,原料药出口至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开始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兽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行业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周期长的特点。
亚太易和数据分析中心统计,截至10月上旬,全国新版兽药GMP企业已达到1663家,兽药原料药生产企业304家。从分布省份来看,我国兽药原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份。这几个省份也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主要分布区,因此,我国兽药原料企业分布和兽药生产企业分布基本一致,山东、河南也是养殖大省,对兽药的需求量大。
从分布区域看,我国兽药原料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尤其以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为主。很多重要的原料药企业都位于这一流域,像山东鲁抗、新华制药、齐鲁制药、河北久鹏、普洛药业、扬州联博、京新药业、胜利生物、国邦医药等。全国大约有160种原料药产品,其中生产厂家最多的是氟苯尼考,拥有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共18家,其次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7家、卡巴匹林钙16家、替米考星15家。
天然植物提取物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2019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194号),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2022年1月24日,农业农村部批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建立农业农村部中兽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通过建成以中兽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产学研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中兽医生物学创新研究基地,为我国中兽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为动物健康养殖、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中兽医药解决方案。
我国兽用中药市场规模从36.84亿元快速上升至65亿元。我国中兽药产量及需求量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走势。2021年我国中兽药产量达到26.54万吨,需求量达到25.8万吨。兽用中药材90%以上为植物药,约58%兽用中药市场涉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利用。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抗菌药减量化方案的实施、配方颗粒的推广,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宠物用药品生产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关于动保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玉亭介绍,截至2023年7月底,全国有1605家兽药生产企业,其中生药企业195家、中化药企业1410家,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广东省企业数量占50%以上。市场容量稳步增长,销售额增幅明显。其中受疫情影响,生药销量有所波动;化药原料药出口势头强劲,化药制剂销量平稳;中兽药小幅增长;新兽药研发活跃(资金投入、新药证书)。产业集中度呈上升态势,规模生产效应显现。关于全球抗菌药发展,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量总体平稳,略呈上升趋势。其中专利抗菌药市场逐渐萎缩,市场在向仿制药转移。
同时,行业也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耿玉亭建议,要加强科技创新,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经济性。拓展“新”思路。开发水禽、宠物、牛羊和水产药。开发促生长类抗生素替代品、群体用药、中兽药制剂。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物利用度。研发“新”产品等。
耿玉亭建议,兽药行业企业采取联合、兼并、重组方式增强竞争力,力求产品创新,减少低端、同质化问题突出产品。同时,切忌盲目扩张,找准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拳头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宠物、牛羊、蜂蚕以及水产药。提高兽医诊断制品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研发力度,重点强化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等生产工艺的研究。
最新发布
小雪节气到来,玉米价格走势如何?
专题推荐
2023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回顾总结与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