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犬细小病毒病治愈率临床用药探讨
蔡勤辉陈洪汉梁玉珍陈足金彭仕明
(广州动物园,广东广州,510070)
犬细小病毒病(CPL)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犬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广泛流行于我国养犬地区,给养犬业或家庭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90年代中期,尽管各地区加强对犬细小病毒的接种免疫,但因免疫不正确或免疫失败,该病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发病后因误诊或虽能正确诊断但因用药不当或不足、不及时,导致病死率仍然较高。目前,各专业报刊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方法虽有不少介绍,但大多数仅提及治疗原则或基本用药,很少详述具体方法。
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65例,治愈223例,治愈率达91.02%)并结合同行的经验,谈谈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用药,供广大同行参考。
1.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
2.抗病毒制剂和抗生素
病毒灵(病毒唑)是人或兽医临床普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该药具有抗病毒谱广(对包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毒病均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范围大,应用方便且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多年来,笔者用病毒灵(按15-20mg/kg体重静注或肌注)配合其他抗病毒药物(板兰根、银翅、双黄莲等),治病犬细小病毒病和犬传染性肝炎,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另外,该药临床应用时,可与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G、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K等配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犬细小病毒病,无论是否发生并发或继发其他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控制或预防感染是提高犬细小病毒病治愈率的关键。据文献介绍和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选用氟哌酸、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效果较好。需要指出的是,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必须同时应用解热镇痛剂,如穿心莲、板兰根、安痛定等。
3.止吐、止泻、止血与体液补充剂
根据临床观察,犬细小病毒病表现为顽固的呕吐和腹泻,因此,提高治愈率又一重要措施就是重视止吐、止泻药物的应用。一般情况可选用胃复安、VB6、阿托品、654-2等。但对食欲废绝、胃肠呈空虚状态尤其伴有出血性腹泻的呕吐,宜选用抑制胃肠活动的止呕药如爱茂尔、氯丙嗪、阿托品等,而不选用胃动力性止吐药如胃复安、吗叮啉等。理由是胃动力性止呕药,不仅止呕效果不确实,而且其促进胃肠道正向蠕动的药理效应将加剧出血,这一现象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另外,胃动力性止呕药还易导致病犬发生肠套叠等危症。
关于腹泻的控制,可在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同时,配合应用盐酸小黄菪碱或硫酸阿托品,一般应用2-3次,即可获得良好的止泻效果。如病犬便中带血,则在止泻的同时,依出血轻重采用或联用止血药,如止血敏、VK3和止血芳酸,也可同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或采用云南白药灌肠。
体液补充剂的应用包括依据脱水程度、脱水性质(本病的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为常见),补充所需的体液量、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液量按30-100ml/kg计算,以满足病犬积累损失体液量、继续损失体液量、生理需要体液量等三方面的需要。在具体用药时,补液以早、足、不间断为原则,选用5%葡萄糖氯化钠、平衡液;发病中后期,当病犬出现精神淡漠,行走乏力,不愿走动或卧地不起时,要考虑钾剂的补充(补钾以少量、多次,慢速为原则,10%KCl用量一般每次3-10ml)。在病的后期,由于病犬体液的大量丢失以及长期高热、厌食等,多数病犬往往会出现酸中毒,表现为精神倦怠,昏睡、腹式呼吸、抽搐等,此时,应及时补充NaHCO3(5%NaHCO3按2-5ml/kg输入)。实践证明,适时补钾、纠正酸中毒,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极为重要。
4.中药制剂
对于CPV的治疗,很多临床兽医认为中药的疗效慢,无应用价值。但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体会,对于犬细小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只要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及时,中西医结合疗效要比单独应用西药好,具体应用如下:
发病初期(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呕吐、轻度腹泻,粪中带有粘液,体温升高;辩证为湿毒内郁,脾气受损)治疗以化湿解毒为主,辅以健脾理气,清热凉血;药用石菖蒲、木通、连翘、茵陈、生白术、白头翁、苦参、茜草、虎杖等。
发病中期(表现严重呕吐、腹泻、便中带血)治疗宜化湿解毒清热,止呕,凉血,补阴益气;药用川连、苦参、巨滑石、玄参、、霍香、蛇舌草、穿心莲、生地、党参、虎杖、地榆、郁金、朱砂等。
发病后期(表现走路乏力或卧地不起,体温偏低,辩证为阴竭阳脱)治疗宜益阴回阳,先用益阴回阳药,在病犬精神、体力得以恢复,脱离危险期后,再配以化湿解毒、益阴凉血之药调理,用黄连解毒汤、霍香正气散与炙甘草汤适当加减合而用之,效果良好。
5.其他药物
上面讨论了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药物选择及应用方法,需要详明的是,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很多,如犬免疫球蛋白、辅酶A、ATP等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VB1、VB2、VB12、VC可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疗程;地寒米松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等。
总之,多年实践证明,对于本病的治疗只要做到早期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在抗毒、抗菌一般性对症治疗的同时,掌握好在病的早、中期使用足够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病的中后期重视补液,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适时补钾)和纠正酸中毒,本病的治愈率完全可以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