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Parvoviridae)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我们今天主要谈到的是犬细小病毒,简称CPV。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烈性传染性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季多发。
细小病毒是狗狗的第二大疾病,治愈率低。目前世界还未专门研制出针对这项疾病的措施,因此这种疾病的治愈率并不是*,相当于人的SARS,唯有一试。一旦感染上该病毒,狗狗的主人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犬细小病毒的起源仍不清楚。由于尚未有针对细小病毒的药物,仅仅对症治疗。做好环境卫生,及时预防接种,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以预防为主!目前市面上针对幼犬的二联和针对成年狗狗的五联都可以很好的预防犬细小病毒。
临床表现
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狗狗,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表现:肠炎型综合症和心肌炎型综合症。无论哪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为特点。
肠炎型综合症:多发于2~6月龄的幼犬,潜伏期1~2周。这种临床表现是比较常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腹泻+呕吐。病初表现发热(主要反应就是鼻子发干),体温可达40℃以上,眼屎不一定有,但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之后因为不进食,就吐黄水(胃粘液),最严重的可能会吐胆汁和血水。发病一天以后吐开始腹泻。病初粪便为灰色或黄色稀糊状,随病情发展,粪便呈番茄酱色或咖啡色,并伴有腥臭味,排便次数不定,有里急后重的症状。血便后,病犬表现为眼球下陷,鼻境干燥,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同时伴有眼结膜、口腔粘膜苍白,严重的贫血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内容物的毒素吸收中毒,直至休克、死亡。
心肌炎型综合症:多见于2月龄以内的断奶前后的幼犬。病犬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有的病犬轻度腹泻后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刚出生的幼犬感染细小病毒后出现心脏病变,它能迅速破坏幼犬心肌细胞。继而病犬出现气喘、口头粘膜和皮肤发绀,有时突然衰竭死亡是幼犬患本病的*体症。耐受过的幼犬由于存在*性心肌损伤,在感染后数周以至数月仍可死于本病。
传播途径
细小病毒可经排泄物或者口鼻传染(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中含毒量*)。大多数细小病毒病的爆发多在公园、狗展、狗舍、宠物医院等犬聚集的场所。尽管人不感染细小病毒,被粪便污染的鞋子也起到传播本病的作用,所以狗狗一定要接种疫苗。
临床诊断
引起狗狗呕吐、腹泻的原因很多。细小病毒的诊断通常是间接排除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以咖啡色及番茄色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相变化,红细胞、血色素、比容下降,白细胞不高于日常值排除继发*性感染的情况下,特异性诊断法可以最后确诊。
另外,现在可以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卡,检测幼犬的粪便来判断是否患有患有犬细小病毒。
检测方法
1、用棉签收集适量刚排泄的粪便样品。
2、将滴瓶瓶盖拧开,将棉签插入装有样品缓冲液的瓶中,将棉签在瓶壁上反复用力旋转至少10次,并混匀溶液,使标本尽可能混匀在溶液中。在瓶壁上挤压棉签,使液体尽可能被挤出,丢弃棉签,盖上瓶盖,静置;
3、从密封袋中取出检测卡,放置在平整表面;
4、用滴管吸取上清液,垂直悬空逐滴滴加3滴到检测卡加样孔中;在室温下放置10-15分钟判断结果,15分钟后的显色结果无效。
结果判断
1.阴性:在观察孔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
2.阳性:在观察孔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抗原含量越高,检测线(T)颜色越深。
3.无效:在观察孔内,对照线区(C)不出现紫红色线。
狗狗感染细小病毒后,白细胞数减少(下降到5000/mm3),这并不能足以证明犬患细小病毒病。但狗狗的白细胞数低于2000/mm3时,病犬就有生命危险。
治疗方法
挽救病犬的关键是坚持给病犬进行3-5天的输液治疗,其间让病犬禁食、禁水。在患犬48小时不再呕吐的情况下,慢慢恢复饮食。只要治疗得当,加上主人尽心照顾,大部分患犬可以治愈。
细小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妥当,康复率可以保证到80%以上。如果治疗过程中有延误,或者狗狗本身就抵抗力欠缺,那么成功率就比较低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得细小的过程中,狗狗的状态是会好坏兼隔得,不能说狗狗已经好转了,细小最麻烦的地方就是病情容易反复,通常在狗狗治愈7天后才能算是好转的。
赛诺利康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天荣街19号院6幢2层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