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具有潜伏期短、致病剂量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学龄儿童和成人高发,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容易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最少10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人体感染:当身边有人感染时,如果不加以防护,就极有可能被传染。比如照顾患者时接触到患者的排泄物或者呕吐物后未及时正确处理,或者对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的消毒不够规范,引起接触传播。与呕吐者近距离接触时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病毒到达鼻咽部后进入消化道。手接触被污染的物体(门把手、玩具等)后未规范清洗,又去抓取食物。食用牡蛎等未煮熟的海鲜,或被病毒污染的凉拌菜、熟菜等。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
诺如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它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一旦孩子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去医院确诊,防止病毒继续传播。护理方面可以给宝宝口服补液盐,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多喝水。
如确认为宝宝感染了诺如病毒,清理呕吐物须戴上手套及口罩;丢弃所有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弄脏的床单、衣物、地面、厕所等均须消毒;清理完毕后必须彻底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减少去外面就餐;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就诊并报告所在幼儿园和社区。
如何避免感染———规范处理呕吐物、正确洗手是关键!
1.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规范处理消毒患者呕吐物和被呕吐物污染的环境是防止病毒传播的第一步。
2.其次,洗手!流动水洗手!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应按照6步洗手法,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酒精、免洗手消毒液没有灭活效果,不应将消毒湿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替代标准洗手流程。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尤其是未加工彻底的牡蛎等海鲜食品。食用生蔬菜和瓜果前一定要彻底洗净。
一、物资储备
幼儿园应储备下列物资(消毒药械与个人防护用品),建立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常见处置包下列三种,可任选一种。包内应包括但不限于:
A包:
1.消毒剂和吸附用具:含氯固化消毒粉+清洁吸附巾+刮铲和刮板。
2.含高水平消毒剂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3.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胶靴,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扎带,呕吐袋。
B包:
1.消毒干巾(内含高水平消毒剂)。
2.含高水平消毒剂的湿巾或含氯消毒剂+干净抹布。
C包:
1.漂白粉+清洁吸巾。
注:清洁吸附巾大小宜采用50cm×50cm方巾。
二、呕吐发生后处置程序。
(一)疏散。儿童(学生)发生呕吐后,当班老师应迅速组织其他幼儿(学生)有序离开事发地点。
(二)隔离。老师将患儿(患病学生)带去隔离室(校医室),并随身携带呕吐袋,以免患儿(患病学生)发生二次呕吐污染其他地方。保健老师(校医)应对其隔离观察,通知家长带其离园(校),处置患儿(患病学生)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手套)。
(三)按以下程序对呕吐物进行处理。
1.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处置呕吐物人员依次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帽子。穿一次性隔离衣、穿上胶靴,戴一次性手套时将手套口套在一次性隔离衣袖口外面。
2.消毒并覆盖呕吐物。根据物品准备情况,选择以下任一方法:
方法一(用A包消毒物资):将含氯固化消毒粉均匀覆盖呕吐物上后,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
方法二(用B包消毒物资):打开消毒干巾(内含高水平消毒剂),吸附面朝下覆盖呕吐物。
方法三(用C包消毒物资):将漂白粉均匀覆盖呕吐物上后,用清洁吸附巾覆盖呕吐物。
3.开窗通风。呕吐物覆盖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迅速降低空气中气溶胶浓度。
4.移除消毒后的呕吐物。
方法一:用含氯固化消毒粉的,静置5min使其凝固后,用清洁吸附巾将固化的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取出刮铲和刮板将残留固化污物移至收集袋。
方法二:使用消毒干巾的,按压消毒干巾防水塑料面至呕吐物全部吸附,注意不要使呕吐物溢出消毒干巾覆盖范围,后用消毒干巾尽可能的将所有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
方法三:使用漂白粉消毒的,漂白粉至少静置5min,然后用清洁吸附巾尽可能将所有污物包裹后移至废弃物收集袋。
5.消毒残留污染物。
方法一:用含高水平消毒剂的一次性湿巾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地面,然后丢入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中。
方法二: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的抹布擦拭移除呕吐物后的地面,然后丢入防渗漏废弃物收集袋中。
7.消毒周围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擦拭周围物体表面并保持湿润至少15min,消毒结束后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8.消毒拖把和抹布。拖把和抹布使用后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洗净,晾晒。
9.脱个人防护用品
(1)摘掉一次性手套,将里朝外反卷,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2)脱一次性隔离衣,将里朝外反卷,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3)摘一次性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
(4)脱下胶鞋,放入消毒剂中浸泡。
(5)摘下口罩,放入废弃物收集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6)清洗消毒双手,填好消毒记录表。
三、其他污染对象消毒方法
1.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呕吐物。小心倒入足量含氯消毒粉(漂白粉)均匀撒在上面覆盖,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
2.密切接触物体表面。门把手、桌面、水龙头、饮水桶等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至少15min并保持表面湿润,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若地面为多孔地毯织物材质,应参照上述方法清除后,采用蒸汽(如蒸汽熨斗或其他消毒方式等)消毒地毯、织物。
3.餐具。若呕吐物污染餐具,参照上述方法移除呕吐物后高温消毒或煮沸消毒餐具。
4.皮肤、手。若皮肤或手表面沾染呕吐物,立即用洗手液流动水清洗皮肤、手表面,不可使用固体肥皂,洗净后擦拭,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3min,再以流动水洗去残留消毒剂。
5.衣物、被褥等织物。收拾被污染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产生气溶胶。先将呕吐物清除后浸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内30min,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若不能立即消毒,应放置在密封袋内,并尽快消毒处理。
6.空气。有条件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可在呕吐物和环境物表处理结束后采用空气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消毒室内空气。
四、患儿(患病学生)隔离注意事项。
2.患儿(患病学生)在园(校)隔离观察区域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及儿童(学生)易到达地方,并配备洗手设施,区域外应有明显标志,同一室内不得隔离不同病种病例。
3.隔离观察区域内患儿(患病学生)呕吐物、生活污水、垃圾等物品,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患儿(患病学生)离开后,保健老师(校医)应彻底消毒隔离观察区。
五、呕吐物处理方法
规范处理呕吐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在疫情高发季节,学校等集体单位对于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如不能及时规范的处理,就有可能殃及池鱼
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将衣物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
餐饮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也可用有效氯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清洁过程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以及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须用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清洁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建议戴口罩和手套。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诺如病毒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通常症状较轻,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也无特效药物。主要通过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休息、饮食调理等对症治疗即可。
如果出现了呕吐或者腹泻等症状时,不要坚持带病上班或上学,应在症状消失后72小时天再复工复课,避免给身边的人带来感染风险。为了您身边同事、同学、老师们的健康,请好好在家休养。
●防控注意事项●1.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做好缺课、缺勤登记,追踪缺课缺勤原因,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苗头,尽早报告疾控中心,协助调查单位联系患者或患者家长。
●2.诺如病毒科普知识宣传深入学生、任课教师层面做好集体单位,班级教师、保健老师、保洁人员掌握消毒方法,严防扩散。
●4.呕吐、腹泻患者应及时离开集体单位,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工或复课。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治疗。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居家隔离。家庭内也应做好防控和消毒工作,防止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
●5.保持良好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非常有效措施。消毒纸巾和免冲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各集体单位或机构应配置足够数量洗手设施(挤压式液体皂或洗手液、水龙头等)。采用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或皂液,用流动水至少洗20秒,结束后,冲洗水龙头后再行关闭。
●6、食品从业人员要采取更为严格病例管理策略,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7、严格患者管理、规范环境消毒、及时消除食品和水安全隐患能有效得控制诺如病毒疫情蔓延。集体单位需配合疾控中心调查疫情,疾控中心根据疫情规模和传播危险因素出具预防控制措施建议书,根据控制措施落实实际情况做出疫情发展趋势研判和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不力集体单位做出停课或停工建议,各集体单位应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