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
市面上的洗手液,像抗菌、水洗、干洗等等,种类繁多,让人挑花了眼。今天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下洗手液。
洗手液的分类
抗菌消毒类洗手液
这类产品除了可以清洁手部皮肤外,还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其中抗菌洗手液要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90%,抑菌洗手液要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50%。常见的抗/抑菌成分有:季铵盐类、洗必泰类、DP300、植物成分等。
功能:消毒杀菌
适用人群:医务工作者、儿童
保健护肤类洗手液
该类产品的特点除了具有清洁手的作用外,还会添加一些保湿、滋润的成分,如甘油、植物提取物、维生素C等,起到润肤、护肤的作用。普通人群在秋冬季节手部易发生皲裂,使用具有护理功能的洗手液后可减轻和防止皮肤皲裂。
功能:护肤、润肤、防止手部皮肤皲裂
适用人群:老年人群、皮肤干燥者、经常在户外工作的操作人员,或者经常接触酸碱类等化学药品的人员。
重油污型洗手液
很多机械油污,像机油、油墨等,采用普通的洗手液和肥皂、香皂一类物质难以洗净。如果用汽油、煤油一类物质来清洗手上的油污,清洗效果虽然尚可,但是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刺激性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重油污型洗手液是一款安全、可靠、洗涤能力强,并且刺激作用小的水基型洗手液,能有效的取代这些有机溶剂,现已成为许多行业的劳保用品。
功能:去油污能力强、有效去除重油
适用人群:长期接触各类重油污的机修人员、食品加工人员和环卫工人等手部经常占有重油污的人员。
多功能型洗手液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要求而开发的相应功能的洗手液,例如去油污洗手液、去烟垢洗手液和除铅洗手液等。其中,洗去油污的洗手液除了去除手上油污和清洁手上皮肤外,还可以洗涤衣物、领口、袖口和工作服上的各类油污。
功能:去油污、去烟垢等特定功能
适用人群:各类不同需求的群体
免水型洗手液
主要成分是酒精等消毒剂及护肤成分,也属于消毒产品,其使用特点是不需用水洗手,直接取适量的洗手液揉搓1~3分钟即可达到杀菌作用。正常情况下,使用免洗型洗手液可达到清洁手部的作用。在使用后不需要用水冲洗,使用简便,适于在缺水条件下对手部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
功能:无水清洁、净手
适用人群:常在室外工作的人群,如地质勘探人员、汽车司机、矿工、野外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人员。
禁忌:酒精过敏者慎用
洗手液的使用
正确的洗手方式是:采用“六步洗手法”
用洗手液时,一次不要按出太多;
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
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就OK;
双手相互揉搓达30秒以上;
然后用清水冲洗不能少于15秒,直到双手没有洗手液的滑腻感为止。
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是纸巾擦干,最好不要烘干,因为表面水的快速挥发会导致皮肤部分失水,造成皮肤发干,变得粗糙哦。
【洗手步骤建议用插画表现】
如何判断是否冲洗干净了:双手掌心相对,用力互搓几下,若手上还有细细的白色泡沫,说明还有残留的洗手液。
其他注意事项
虽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护肤成分,但频繁洗手仍会导致手部皮肤干燥。因此洗完手后,还需涂抹保湿滋润的护手霜。
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数洗手液都只靠酒精,但酒精不能有效地去除吸附在皮肤细小缝隙中的污物,如灰尘、泥土、血渍等。所以,一旦手上沾染此类污物,还是应该先用肥皂洗手去污,然后再使用洗手液。
还有一些脾胃,肝功能不是很好的朋友们,是一定要把洗手液冲洗干净的,以此来避免其随着食物吃下去,毒素入侵,久而久之,便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威胁。
洗手是一种值得提倡并有助于健康的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更重要,对于洗手液的使用,相信如果大家都按照以上介绍的内容,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