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批准格格巫(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礼蓝(上海)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礼蓝(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类新兽用化学药品“礼舒替尼”和“礼舒替尼片”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控制犬过敏性瘙痒。
图源: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35号
全球第三款以JAK激酶为靶点的上市兽用药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新获批的礼舒替尼是全球第三款以JAK激酶为靶点的兽用药物,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国内治疗犬瘙痒症提供了新的选择。
瘙痒是宠物主人带犬去看兽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宠物主人和兽医希望获得更多的犬类皮肤病学选择。目前,美国约有1700万只犬患有过敏性皮肤病,包括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或跳蚤敏感。
此前2款获批JAK抑制剂均来自FDA批准,用于治疗狗过敏性瘙痒,分别是硕腾(Zoetis,源自辉瑞动物保健部门)的JAK抑制剂Apoquel(奥拉替尼)和礼蓝(Elanco)的JAK抑制剂Zenrelia(ilunocitinib片剂)。
2021年,Elanco以约合4.44亿美元收购了KindredBiosciences,获得了3款预计2025年可能推出的皮肤病学重磅管线,推进了其进入皮肤病学市场的机会。
高度重视自然源于中国的“超级市场”:2020年,礼蓝动保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在其全球区域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中国的业务总量占到全球业务总量的5%,中国市场的增长对全球业务的增长贡献率也超过30%。此外,礼蓝也在逐步搭建中国产能,2021年曾宣布将旗下拳头产品枝原净的全球生产线迁至上海工厂。
在此前采访中,时任礼蓝动保大中华区总经理陆智斌曾表示,礼蓝动保对中国动保企业一直有兴趣,如果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加速达成公司目标,会考虑这类并购,但“并购不容易的事情,要碰运气,目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海外市场上硕腾(源于辉瑞动保)、勃林格殷格翰动保、默沙东动保、礼蓝、爱德士、诗华等老牌动保巨头已在宠物医药赛道领域深耕数十年,妙三多(硕腾旗下产品)、拜宠清(拜耳旗下产品)等宠物疫苗和驱虫药早已占领全球C端市场。
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2010年之后成立的创新型企业中,70%在近几年的资本寒冬之下都完成了融资,晨兴创投、高榕资本、联想之星等知名投资机构都曾入局。这部分初创企业大多都集中于宠物医药这一细分领域,其技术和产品具有创新性。
不过,近年布局宠物医药的新兴企业,由于药物的研发周期较长,目前其管线大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大都未触及市场、缓解压力。在此背景下,类似格格巫生物这类的创新药企分公司,依托于母公司的技术平台、技术团队、工艺经验等,或许能够更快将创新管线推进临床、上市阶段。
具体来说,国内具有GCP资质的大部分也是顶尖的农业院校和动保巨头。大部分布局宠物药赛道的创新企业均在底层逻辑和技术水平上有“背书”或“靠山”,例如团队具有农业院校背景、具有人药开发或兽药开发背景。在产品后续的技术转移、优化、迭代等阶段,才不会出现卡脖子难题。
据因明生物官网,格格巫生物在研的原创小分子药物GGW102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阶段。GGW102是一种针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1.1类新兽药。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科冠状病毒(FCoV)引起的一种免疫介导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致命,在全球各地尚无正式获批上市药物。
动保巨头屡次动作和宠物药创新企业崛起,无一不提示宠物药正在显示出强劲的销售潜力,或将成为动保领域的下一个重大增长点。
据QY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宠物药品市场规模达126.08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00.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04%。其中,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19年,中国宠物药品市场规模达到了1.76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4.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44%。
在更广泛的宠物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同样强劲。亚宠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为2065亿元;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APPA)统计数据,2020年美国宠物市场规模已达1036亿美元。
公开财报显示,硕腾2024上半年营收超45亿美元,其中伴侣动物营收超30亿美元,占比超60%;礼蓝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23.89亿美元,其中宠物保健业务营收12.18亿美元,占比超50%。
*参考资料:
动脉网《千亿级宠物药赛道爆火,国内企业正面临这三个关键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南沙企业旗下原研宠物药已获批上市引领中国宠物创新药出海》
澎湃新闻《礼蓝动保:中国动保行业有很大增长空间,有兴趣并购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