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牛焦虫病的病因主要以:巴贝斯虫和泰勒虫两种病原感染为主。
牛巴贝斯虫:主要以双牙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或卵形巴贝斯虫为主,我们主要流行的是牛的巴贝斯虫病最为多见。双芽巴贝斯虫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多位于红细胞中央。虫体经吉姆萨染色后,胞浆呈淡蓝色,染色质呈紫红色;牛巴贝斯虫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多位于红细胞边缘,经姬氏法染色,胞浆呈淡蓝色;卵性巴贝斯虫虫体长于红细胞半径,位于红细胞中央,往往不易着色。
牛泰勒虫:主要以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为主。虫体性状各异,典型虫体为环形,呈戒指状。寄生于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时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为裂殖体(也称石榴体或柯赫氏蓝体),裂殖体位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浆内或散在细胞外,经姬氏法染色,胞浆呈淡蓝色,其中包含很多红紫色颗粒状的核。
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放牧时期,经蜱虫叮咬吸血发病并传播,3岁以内的牛为主要感染群体。不管是巴贝斯虫还是泰勒虫感染都具有的典型症状为:高烧40度以上,呈稽留热(高烧不退,持续3天以上)、精神不振、喜卧、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无力或停止,眼结膜苍白,贫血,黄疸,便秘或下痢,粪便呈黑褐色,有恶臭,呼吸急促,病牛迅速消瘦,行动迟缓或摇摆。但巴贝斯虫病会有血尿(尿液由淡红色变为棕红色或黑红色,类似酱油样);泰勒虫病不存在血尿,但是尿液淡黄或深黄色,体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明显),眼睑下有溢血点,重症皮肤上会有血斑。
临床上,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其血液涂片检出虫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尸检可见:血液稀薄如水,巴贝斯虫感染后,皮下组织及脂肪呈黄色胶样水肿状,内脏器官膜均黄染,胃肠黏膜潮红有点状出血等;泰勒虫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皮下、肌间、黏膜等处均有大量出血点等。
预防措施
1、增强饲养管理,主要以消灭牛羊活动的周边环境中的蜱虫为主;
2、检疫查验,新引入牛只需采血检疫,避免将病原传入;
4、预防接种,此病可采用疫苗:抗巴贝斯虫弱毒苗或分泌性抗原疫苗等预防接种。
治疗办法
注:治疗期间,需根据牛的体况,采用强心、补液、止血、健胃、缓泻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你们如有想学习了解的其他牛羊疾病知识,欢迎留言,我会逐步完善!
友情提醒:家畜疾病问题,需找到病因,对症用药!
免费提供:牛羊饲养管理技术、疑难疾病分析指导、疾病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