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虫病泛指寄生在家畜血液中的原虫引起的疾病,如各种焦虫、附红细胞体(微生物)及血吸虫等。我省放牧的牛羊和犬较易发的是焦虫病,偶发附红细胞体病,焦虫病的具体特性如下:
流行情况。焦虫是寄生在家畜血液中的原虫,以红细胞作为营养基础进行繁殖,所以该病可通过吸血昆虫(蚊、虻、蜱)或针头传播。我省主要传播季节为春末至夏末气温较高昆虫活跃期的7-8月份,感染后因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发病期多集中在八月至十月份,冬季也偶见于回到圈舍的牛羊和家犬。
发病症状。病畜初发病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反刍减少或停止。随病情发展尿液逐渐由红变为酱油色,病畜消瘦较快,因食欲减退造成营养不良。红细胞被破坏后导致红细胞减少、血液稀薄、血沉加快,眼结膜、膣腔黏膜等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呈贫血症状。腹泻,粪便呈稀水状,有时带血。感染后期严重的病例会因消瘦、衰竭死亡。
预防措施。防重于治,预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圈舍,饲料与饮水要保证清洁。易发期用两种以上的消毒液进行全舍消毒。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和口服阿苯达唑一次。加强管理,合理喂养,保证日粮的营养全价,特别注意微量元素的添加。六月末至八月中旬放牧牛可在体外喷涂2-5%的来苏尔液或1%的敌百虫液以避免蚊虫叮咬。牛焦虫病虫苗适于6月龄以上牛使用,春秋两季肌肉注射,每头2毫升,免疫期为一年。病牛、孕牛禁用。
治疗方法。每年7月中旬到12月末,要认真检查牛群,如发现有上述临床症状的牛应怀疑为本病并进行治疗,如果不能确诊,可耳尖采血、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红细胞中有浓染的如梨籽状物可确诊。治疗用的最佳药物为三氮脒(贝尼尔),吖啶黄(黄色素、商品名称血虫净)。三氮脒有粉剂和水剂,粉剂需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按要求稀释到一定稀释度后(5-7%)深部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3.5-3.8毫克,轻症一次可治愈,重症每日一次,连用2-3次。血虫净又称盐酸吖啶黄注射液,为0.5-1%的液体,每公斤体重注射3-4毫克,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要求使用。还有阿卡普林、咪唑苯脲等治疗药物,治疗时还要配合其他药物,对症用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