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科(Adenovifidae)中对动物致病的包括两个属,即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和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
禽腺病毒分为3个群:I群是从鸡、火鸡、鹅和鹌鹑呼吸道感染分离出的禽腺病毒,有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Ⅱ群包括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大理石脾病病毒和鸡大脾病病毒,它含有与I群腺病毒不同的群特异抗原;Ⅲ群是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鸭分离到的腺病毒,它仅含有部分的I群共同抗原。现已知禽腺病毒有12个血清型,能引起多种禽类的几种疾病。
在禽腺病毒感染中对鸡危害严重的有鸡包涵体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安卡拉),这3种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对养禽业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一、鸡包涵体肝炎
(Avianinclusionbodyhepatitis,IBH);概述;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病鸡精神沉郁,嗜睡,下痢,羽毛粗乱,贫血;病鸡羽毛松乱,精沉郁,食欲减退,冠髯苍白;排出白色水样稀便;成年蛋鸡可见产蛋率轻微下降,或影响蛋壳质量;病死鸡腿鸡严重出血;肝脏苍白或黄染,质地脆弱;肝脏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肿胀、黄染,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出血,呈深褐色;胆囊肿胀、充盈;肾脏肿大,出血;骨髓褪色黄染;骨髓褪色变白;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出血;肝脏切面颜色黄,贫血;诊断;防控;二、产蛋下降综合征
(Eggsdropsyndrome,EDS76);概述;病原;;多种禽类,如鸡、鹌鹑、火鸡、鸭、鹅、鸽、雉鸡、珍珠鸡等均易感,并能检测出抗体,但仅产蛋鸡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不同品种的鸡对EDSV易感性有差异,肉种鸡和产褐色蛋母鸡最易感。本病发生于26~32周龄鸡,35周龄以上较少发病。幼龄鸡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中也查不出抗体,在性成熟而开始产蛋后才有临床表现,血清也转为阳性。
本病主要是垂直传播,但水平传播也起重要作用,从鸡的输卵管、泄殖腔、粪便、肠内容物都能分离到病毒。EDSV侵入鸡体后,在性成熟前对鸡不表现致病性,在产蛋初期由于应激反应,致使病毒活化造成产蛋鸡发病。;症状和病变;高产蛋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畸形蛋显著增多,多为软壳、白壳或无壳蛋;;病鸡下痢,有时粪便中混有无壳蛋;蛋白变稀薄呈水样;输卵管卡他性炎症和黏膜水肿、出血;输卵管黏膜充血,有灰白色分泌物;输卵管粘膜水肿,似小水泡;诊断;鉴别诊断
禽脑脊髓炎:产蛋率下降,蛋重变小,但蛋壳颜色、强度无任何变化。
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呼吸道症状,产白壳蛋、沙壳蛋和畸形蛋,蛋清稀薄如水。
骨软症:鸡群产蛋率下降,破损蛋增多,但蛋壳颜色变化不大。病鸡瘫痪,通过添加维生素AD3和调整骨粉、石粉比例等治疗方法,可使鸡群很快康复。;防控;三、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病原;个别鸡只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体表观察无肉眼可见变化,剖检亦无明显病变。
1天后死亡增多,鸡只精神沉郁,萎靡不振,翅下垂,缩颈闭目,体温升高到43℃,拉黄绿色稀粪,部分鸡只有呼吸道啰音。
大多数病鸡出现症状后1~2d死亡,发病高峰期每天死亡约200只,整个病程死亡率达15%。;体表无明显可见病变,鸡只发育良好,肌肉丰满匀称。剥开皮肤,病死鸡皮下、肌肉表面无肉眼可见病变。
剖开腹腔,肝脏病变显著,肝脏肿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肝表面有散在红色出血点或出血斑。
剖开腺胃和肌胃,可见个别鸡只腺胃乳头轻微出血,肌胃角质层下无可见病变,但在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有明显出血带。
脾脏稍肿,表面有坏死区。盲肠扁桃体肿胀,剖开可见有出血点。
肾脏肿大,输尿管中充满白色尿酸盐,呈现出典型的花斑肾病变。打开胸腔部分,可见心包钝圆,充盈大量淡黄色半透明积液。
肺脏肿胀充血;其他脏器未有肉眼可见病变。;诊断;诊断;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