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青霉素钠(钾)、普鲁卡因青霉素
耐酶: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海他西林
特点:普通青霉素因被胃酸破坏故不宜口服;不稳定,随温度升高加速溶解;水中易水解,PH值下降加速分解;葡萄糖水溶液加速降解。
配伍禁忌:
§磺胺类药物阻滞其排泄,毒性加大;
§与四环素类等拮抗;
§与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拮抗。
应用:常作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引起感染的首选治疗药。对青霉素类敏感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丹毒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产气夹膜梭菌、魏氏梭菌、放线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
耐酶青霉素类可口服;
广谱青霉素类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布鲁氏菌、巴氏杆菌等有较强的作用。
二.头孢菌素类(半合成广谱)
第一代:头孢噻吩(先Ⅰ)、噻啶、唑啉等——注射用
头孢氨苄(Ⅳ)、羟氨苄、拉定——口服用
抗菌谱同广谱青霉素,多数对青霉素酶稳定;
第二代:头孢孟多、替安、呋辛、克洛
耐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
第三代:头孢噻肟、曲松、噻呋(动物专用)——耐酶
第四代:头孢匹罗
特点:耐酶,不耐革兰氏阴性菌酶
应用: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牛乳腺炎和预防术后败血症;头孢噻呋特别适合支气管肺炎,尤其溶血性、出血败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以及猪的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对革兰氏阴阳性菌更好引起的疾病使用第一代更好。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品种:克拉维酸、舒巴坦
特点:可抑制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破坏。
应用:不单独用于抗菌,通常与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以克服细菌的耐药性;克拉维酸一般口服,舒巴坦一般注射。
三.氨基糖苷类
§链霉菌属: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安普霉素;
§小单孢菌属:庆大霉素、小诺霉素。
特点:
1.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能力;
2.与青霉素、头孢类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3.口服吸收极少,用于治疗全身感染必须注射;
4.耳毒性,与红霉素连用加重;
5.肾毒性,与头孢类连用加重。
应用:
链霉素:主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布鲁氏菌、嗜血杆菌、棒状杆菌等引起感染的治疗,易耐药,常与青霉素合用。
庆大霉素:内服难吸收,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和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感染的治疗,特别是对肠道菌及绿脓杆菌感染有高效。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对耐药金葡菌的作用最强,对耐药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等也有效,对支原体也有一定作用。
卡那霉素:内服吸收不良,肌注吸收迅速且完全。抗菌谱同链霉素,抗菌活性稍强,主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部分耐青霉素金葡菌所引起的感染,也可用于治疗猪萎缩性鼻炎,对绿脓杆菌无效。
新霉素: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在同类中毒性最大,一般禁用于注射,内服给药后很少吸收。用于治疗畜禽的肠道大肠杆菌感染;子宫或乳管内灌注,治疗奶牛、母猪的子宫内膜炎和乳腺炎;局部外用(0.5%溶液或软膏),治疗皮肤、粘膜化脓性感染。
大观霉素(壮观霉素):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布鲁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等)较强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作用较弱,对支原体也有一定作用。临床常与林可霉素联合用于防治仔猪腹泻、猪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和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病。
安普霉素:
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链球菌)、蛇型螺旋体和某些支原体引起的感染的治疗。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
内服吸收不良,肌注吸收迅速且完全;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优点是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效。
四.四环素类
品种: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
§抗菌作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
§广谱,快速抑菌剂;
§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肽链的延长及蛋白质合成;
§饲料中金属离子与其易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宜喂料前给药;
§乳制品会影响其吸收,不可同服;
§与青霉素类有拮抗;
§肾功能障碍忌用。
抗菌谱: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布氏杆菌及嗜血杆菌;另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什体有抑制作用。
土霉素:内服吸收不规则、不完全,反刍动物不宜内服给药。除用于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外,还可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什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的治疗。
多西环素:内服吸收迅速,体内、外抗菌活性较土霉素、四环素强。主要用于治疗畜禽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病和鹦鹉热等。
五.氯霉素类
品种:氯霉素(已禁用)、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1.广谱,对革兰氏阴性强于革兰氏阳性菌;
2.对肠道菌敏感;
3.氯霉素会造成白细胞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则不会。
应用:氯霉素由于抑制骨髓造血机能而被禁用,甲砜霉素也仅用于家禽,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抗菌活性最好,广泛用于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布鲁氏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的炭疽杆菌、链球菌、棒状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有胎毒性,妊娠动物慎用。
六.大环内酯类
品种:
§红霉素、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柱晶白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
§动物专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乐半合成)
§最新出现: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1.对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梭菌强效;
2.对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什体敏感;
3.对肠道菌不敏感。
4.与林可霉素拮抗;可干扰β-内酰胺的杀菌效果;
5.与其他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红霉素:内服吸收好,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猪丹毒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棒状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巴氏杆菌、布鲁氏菌作用较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无效。也可用于败血支原体、立克次什体和螺旋体感染的治疗。主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例。
泰乐菌素:
内服可吸收,肌注吸收迅速;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支原体、螺旋体等感染;对大多革兰氏阴性菌治疗效果较差。其特点是对支原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用于防治支原体感染。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有交叉耐药现象;欧盟2000年开始禁用作促生长剂。不能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以免后者毒性增强。
替米考星
内服和皮下注射吸收快,但不完全;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主用于治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畜禽支原体感染,效果优于泰乐菌素。禁止静注!
吉他霉素(北里霉素)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比红霉素弱,对耐药金葡菌效力比红霉素强,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立克次什体也有抗菌作用。主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耐药金葡菌)所致的感染、支原体及猪的弧菌性痢疾等。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似,抗菌谱较红霉素广,除保留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外,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有明显改善,对阴性的需氧、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尤对流感嗜血杆菌。对支原体、衣原体亦有作用;对酸稳定,但酸可以影响其对某些菌的抗菌活性。
七.多肽类
§种类:多粘菌素B、粘菌素(多粘菌素E、抗敌素)、杆菌肽;
§慢性杀菌药,作用于细胞膜;
§与其他抗生素少有交叉耐药性;
§口服难吸收,不用于治疗全身感染。
1.杆菌肽锌、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等专用于促生长;
2.杆菌肽锌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菌作用,包括耐药的金葡菌、肠球菌、链球菌,对螺旋体和放线菌也有效;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3.粘菌素、多粘菌素B对革兰氏阴性菌高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巴氏杆菌、布鲁氏菌、弧菌,尤其是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无效。与磺胺、四环素类有协同作用。
八.林可胺类
品种: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1.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克林霉素内服吸收比林可霉素好,抗菌作用强4-8倍;
2.治疗全身性感染应注射;
3.与红霉素拮抗。
林可霉素: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用于革兰氏阳性的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感染的治疗,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支原体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与大观合用,对支原体、大肠杆菌效力超过单一药物;
克林霉素:抗菌作用、应用同林可,抗菌作用更强。
九.其他抗生素
泰妙菌素(支原净):
内服易吸收,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菌、链球菌)、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猪蛇形螺旋体等感染。能影响莫能霉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沙拉菌素、那拉菌素等聚醚类抗生素的代谢,合用时导致中毒。
十.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
特点:
§抗菌谱广、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与抗菌增效剂同用使抗菌效力大大增强;
§易产生耐药性,用量大,疗程偏长;
§抗菌作用较弱,不良反应较多;
§不能与电解质、含硫药物同用,否则会降低效果;
§使用时增加维生素类的用量,特别是维生素K和B1;
§使用时加入等量碳酸氢钠,可缓解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抗菌作用:
磺胺药抗菌范围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为广谱抑菌剂。对磺胺高度敏感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次敏感菌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痢疾杆菌等;对某些放线菌、衣原体(砂眼)和某些原虫如球虫、阿米巴原虫、弓形虫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螺旋体、结核杆菌、立克次什体、病毒等无效。
§全身感染:常用药有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噁唑(SMZ)、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等,可用于巴氏杆菌病、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败血症和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一般与甲氧苄啶(TMP)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病情严重病例或首次可用钠盐肌注或静注给药。
§肠道感染: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如磺胺脒(SG)、酞磺胺噻唑(PST)、琥珀酞磺胺噻唑(SST)等,常与二甲氧苄啶(DVD)合用,以增强疗效。
泌尿道感染:选用抗菌作用强,尿中排泄快,乙酰化率低,尿中药物浓度高的磺胺药,如SMM、SMD、SM2等,与TMP合用,提高疗效。
局部软组织感染:选外用磺胺药,如氨苯磺胺(SN)、磺胺嘧啶银(SD-Ag)等。
原虫感染:选用磺胺喹噁啉(SQ)、磺胺氯吡嗪(Esb-3)、SM2、SMM、SMD等,用于禽、兔球虫病、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猪弓形体等。
其他:治疗脑部细菌性感染,宜采用在脑脊液中较高的SD;治疗乳腺炎宜采用乳汁中含量较多的SM2。
十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萘啶酸(抗菌活性弱,已淘汰);
第二代:吡哌酸、噁喹酸(对肠道菌活力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差,口服难吸收,也少用);
第三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培诺沙星、奥比沙星、氧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麻保沙星、普马沙星(氟喹诺酮类抗菌谱进一步扩大,抗菌活性进一步提高,目前多用);
第四代:莫西沙星。
§抗菌活性强,作用于细菌的DNA螺旋酶,使细菌DNA不能形成超螺旋,染色体受损,从而产生杀菌作用,内服和肌注吸收迅速且完全;
§第一、二代仅对革兰氏阴性有效,而第三代更广谱,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和支原体均有效;
§与大多数抗菌药无交叉耐药现象,对多种耐药菌有效;
§动物专用品种有:恩诺、沙拉、二氟、达氟沙星;国外新上市的有奥比、马波、依巴沙星等;
§毒性小,治疗剂量无致畸或致突变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恩诺沙星:治疗支原体感染有特效,效力比泰乐、泰妙强,对耐泰乐、泰妙的支原体有效。用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金葡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丹毒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感染的治疗。
诺氟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支原体亦有作用,对大多厌氧菌不敏感。
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目前兽医临床应用的氟喹诺酮类中最强的一种;对革兰氏阳性菌也较强。此外,对支原体、厌氧菌、绿脓杆菌亦有较强作用,用于全身各系统感染,对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支原体等均有良效。
达氟沙星:主用于牛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感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感染;鸡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支原体等感染的治疗。
十二.其他合成抗菌药
§喹噁啉类:乙酰甲喹(痢菌净)、喹乙醇;
§有机胂类:洛克沙胂、氨苯胂酸;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西林;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米硝唑;
§天然提取物:博落回、牛至油、小檗碱。
喹乙醇:内服吸收迅速,为抗菌促生长剂。用于革兰氏阴性的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感染的治疗;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菌、链球菌等)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仅能用于育成猪(小于35kg)的促生长,禁用于家禽。
洛克沙胂: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促进色素沉淀的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促生长,与抗球虫药合用用于防球虫病。内服很少吸收,大部分以原形排出,可造成环境污染。
氨苯胂酸:为一种抗菌促生长剂,对猪大肠杆菌、弧菌、螺旋体和小袋虫感染所致的下痢有治疗作用,对猪沙门氏菌感染无效。低剂量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率;添加较高剂量时,可以控制猪腹泻和家禽大肠杆菌病。
甲硝唑:内服吸收迅速,但程度不一致,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较强的作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创伤后的厌氧菌感染;肠道和全身厌氧菌感染;本品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脑部厌氧菌感染的首选防治药物,也可用于治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
博落回:含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体外能较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菌、枯草杆菌)的生长,其抑菌作用强于黄连素。主用于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
牛至油: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对本品较敏感。此外,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嗜水气单孢菌、李氏杆菌、金葡菌都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抗菌药的联合作用
1.第一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2.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或慢效杀菌剂:如氨基糖基苷类、多肽类;
3.第三类为快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药。
§1+2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3+1合用可使1类药物抗菌活性减弱。
§3+2可获得累加或协同作用。但是毒性增大。
§4+1合用,抗菌活性无重要影响。
药物的联合应用
1.β-内酰胺类:
与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他佐巴坦(tazobactan)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
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丙磺舒抑制青霉素类排泄,使青霉素类血药浓度升高)。
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
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效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
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理化性配伍禁忌)。
2.氨基糖苷类:
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
氨基糖苷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
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
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
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一些,与阿托品类配伍应用于仔猪腹泻。
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与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适量硫酸钠(1:1)同时给药,有利于本品吸收。
碱性物质如Al(OH)3、NaHCO3、氨茶碱以及含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效好的协同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
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磺胺间氧甲嘧啶、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
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
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氯霉素合用。
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竹桃霉素可与四环素类药物配合应用。
NaHCO3可增加本品的吸收。
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联用。
5.氯霉素类
与林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具有拮抗作用。
氯霉素类也不可与磺胺类、NaHCO3、氨茶碱、人工盐等碱性药物配合使用。
6.氟喹诺酮类:
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相加作用。
环丙沙星+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禽大肠杆菌O2、鸡白痢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
与利福平、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
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
慎与氨茶碱、法华令合用,因含铝、镁的抗酸剂及多属离子对本类药物的吸收有影响。
给药期间饲喂全价饲料可干扰本品的吸收。
7.磺胺类:
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有确定的协同作用。
与多粘菌素合用可增强对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
应尽量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同时使用。
液体型磺胺药不能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盐酸麻黄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否则会析出沉淀。
固体剂型磺胺药物与氯化钙、氯化铵合用会增加泌尿系统的毒性。
8.林可胺类:
林可霉素可与四环素或氟哌酸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
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素)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
有效供给口服补液盐和适量维生素可减少本品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林可霉素可与新霉素(用于乳腺炎)、恩诺沙星合用。
9.其他药物:
杆菌肽锌可与粘菌素(多粘菌素E)、多粘菌素B、链霉素及新霉素合用。
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喹乙醇等配合作用。
利福平可与二性霉素B、链霉素、异烟肼以及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