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天天采核酸,你真的了解你手中的这支小小的咽(鼻)拭子吗?
话题
全员核酸检测,护士小A那天被护士长安排去采核酸,在那个核酸采集点,热心的社区志愿者为了让采集者采集的速度加快,特意提前把咽拭子给小A打开,露出咽拭子的杆,采集核酸的护士只要拿起咽拭子的露到外面的把儿,就能直接拉出咽拭子给前来采核酸的人采集了,如此一来,采集的速度快了不少,但是,当日,这个核酸采集点被社区居民投诉了!
原因就是,采核酸的人,提前把咽拭子包装给拆开了,并有图为证。
(证据图)
延伸
那么,话题来了!
咽(鼻)拭子做为采核酸的利器,护理人员们天天为患者采核酸,这个手中的小小签,你真的了解它并能真正做到规范、正确的使用吗?
下面,让我们拿起放大镜,仔细看看这支小小签,究竟有何玄机?
几个问答,为您解惑答疑。
人们口中所说的咽拭子,我们叫它一次性使用采样器。需要指出的是,该产品非无菌提供。
咽(鼻)拭子是普通的长棉签吗?
不是。
一次性使用采样器用于核酸样本的收集。拭子由拭子杆和拭子头组成。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其规格均为15cm。
拭子杆材质为医用级ABS,拭子头由医用级尼龙植绒制成。
大家在采集的时候,注意看就会看到,这些拭子头就像一支支长长的、塑料的白色小毛刷。
护士采集前,需要对拭子进行哪些评估?
1、拭子外观应整洁,无异物。不应有毛刺、污渍等缺陷。
2、拭子杆表面应光洁、有弹性,拭子头应饱满而松软,不应有色斑等缺陷。
3、如有上述情景,果断弃之。
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采样器(拭子)?
1、选择保存完好的的一次性使用采集器,打开包装,取出拭子。
2、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做发“啊”音状。露出两侧咽扁桃体,采集人员将拭子越过被采集人员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3、操作完毕后,将拭子头置入试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管架上放置。
拭子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不要提前打开一次性使用采集器(上述话题,即是如此)。拭子如出现外包装破损或有异物,禁止使用。
2、过期产品,禁止使用。
3、禁止湿润拭子后对患者采样。
4、被采集者嘴巴张开不够时,要求其张大嘴,以便完成采样,采样时避免触碰患者口唇。并进行解释:不张大嘴,采集的时候,容易接触口唇,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每例采集后采集人员均应进行手消毒。
5、混采时,如采集管内拭子不足20支或10支,应做好特殊标记并记录。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连续采集够拭子后,旋紧管盖,防止保存液溢洒。
6、完成核酸采集的咽拭子需浸入保存液内。保持试管外干燥,避免破坏管壁上粘贴的条形码完整性。
7、采集完成的采集管,暂放入标本转运箱,需使用转运箱进行冷链转运。标本转运过程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8、采集过程中,采集者注意跟进被采集人员的健康宣教:如教导其采集前2小时不要进食等。
9、拭子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应放置专用的处理容器内,按医院感控要求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