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猪屠宰场(点)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热点新闻

本手册适用于小型生猪屠宰场(点)防控非洲猪瘟和其他动物疫病。

目录

第一章生猪入厂查验要点(一落实)

1.生猪的采购要求

2.生猪入厂检查要求

3.记录要求

1.生猪入圈要求

2.待宰管理要求

3.送宰要求

4.记录要求

第三章同步检验检疫要点(三落实)

1.屠宰流水管理要求

2.同步检验检疫要求

3.检测要求

1.收集、储藏设备要求

2.检测要求

3.储存要求

4.清洗消毒程序

5.记录要求

第五章无害化处理要点(四落实)

1.处理要求

2.暂存设施设备要求

3.无害化处理操作人员要求

4.操作要求

第六章日常清洗消毒要点(二落实)

1.基本要求

2.消毒管理要求

3.清洗消毒设施设备要求

4.消毒药品要求

5.运输车辆清洗消毒要求

6.待宰圈清洗消毒要求

7.屠宰车间清洗消毒要求

8.设施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要求

9.人员消毒要求

10.厂区环境消毒要求

11.记录要求

2.技能要求

3.卫生要求

1.虫害防控卫生要点

2.运输要点

1.紧急处置措施要求

2.应急处置紧急消毒要求

3.解除封锁措施要求

4.档案要求

第十章记录与疫情报告要点(五落实)

1.疫情报告要求

2.记录要求

附件消毒剂使用建议表

第一章

生猪入厂查验要点(一落实)

为了明确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生猪采购的要求,规范生猪入厂查验行为,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管理,特制定此查验要点。

1.1猪源的选择

应了解猪源所在区域养殖场户生猪生产、防疫、疫病流行、生物安全措施、兽药(饲料)使用等情况。

1.2承运人(贩运户、代宰户)应当使用已经备案的生猪运输车辆,并严格按照动物检疫证明载明的目的地、数量等内容承运生猪。

1.3应屠宰长期合作贩运户、代宰户运输的生猪。

2.1查验是否是长期合作贩运户、代宰户。

2.2查验运输生猪车辆品牌、颜色、型号、牌照、车辆所有者、运载量等信息是否与备案信息一致。

2.3查验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

标注的起运地、目的地是否和实际一致。

2.3.2核对生猪数量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否一致,了解运输途中生猪情况。

2.4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检查生猪的临床健康情况。

包括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并测量生猪体温,观察是否有体温升高至40~42℃。

2.5结果处理

2.5.1经检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畜禽标识符合要求、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厂。

2.5.3对于运输途中死亡生猪,应先经驻场官方兽医确认不是因非洲猪瘟死亡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

3.2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二章

为了规范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生猪待宰期间检查行为,加强对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入厂生猪待宰期间质量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此要点。

1.1经入厂检查合格的生猪,赶入待宰圈。

1.2待宰生猪原则上实行一圈一号,按产地、货主分类分批次存放,同时做好记录。

1.3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不得混群。

2.1生猪管理

2.1.1宰前3小时逐头测量体温,观察是否有高热(体温升高至40~42℃)。

2.1.2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进行临床检查,定时巡查,及时剔出疑病猪只,按规定处理。

2.1.3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2待宰圈管理

2.2.1圈舍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保持饮水槽清洁,要及时清扫粪便,每批生猪送宰后彻底清扫、消毒。

2.2.2待宰期间要保障生猪的安全和正常休息。

2.3已经入厂的生猪,不得擅自出厂。

3.1宰前进行充分淋浴,洗净体表的灰尘、污泥、粪便等。

3.2按照待宰生猪的圈号,分批次送宰。

4.2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三章

同步检验检疫要点(三落实)

为了规范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行为,加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防控非洲猪瘟能力,特制定此要点。

1.1作好每头生猪的标识,不得混挂、漏挂。

1.2特殊情况下,有落猪、漏猪现象,要及时上线,作好标识,明确其批次。

1.3内脏摘除后,保证胴体和内脏能够一一对应。

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规程》进行同步检验检疫,并观察体表的完整性、颜色,检查有无非洲猪瘟引起的特征性皮肤病变;检查脾脏有无非洲猪瘟特征性显著肿胀。

3.1.1经PCR检测试剂盒或免疫学检测试纸条检测非洲猪瘟病毒为阴性的,且检验检疫合格的同批次生猪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3.2发现可疑非洲猪瘟的生猪,应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告驻场官方兽医。同时,按规定采集相应猪的血液样品或脾脏、淋巴结、肾脏等组织样品等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3.2.1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继续屠宰。

3.2.2检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的,按照3.1.2处置。

第四章

为了规范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猪血的管理,加强猪血质量控制和管理,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特制定此要点。

1.1收集、储存设备的材质应为不锈钢,耐腐蚀,易于清洗和消毒。

1.2需要搅拌时,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工具。

1.3储存罐大小应与屠宰规模相适应。

1.4不能自行晒干、烘干血液。

1.5应掌握猪血准确销售去向,并有销售协议。

2.1经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合格的猪血可作为食品原料或者医药提取、饲料原料等用途。

3.1储存罐应有制冷装置,温度控制在0℃-4℃。

储存罐清空后,应及时对生产用泵、储存罐以及管道进行清洗消毒,程序如下:先用清水冲洗,接着依次用消毒液消毒,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

5.2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五章

无害化处理要点(四落实)

为了规范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污水、污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行为,减少非洲猪瘟和其他疫病隐患,特制定此要点。

1.1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污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等及时进行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处理。

1.2.2废弃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方式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采用焚烧、化制、高温、硫酸分解等方法进行处理。

1.2.3屠宰产生的污水均应通过管道运输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排放。

1.3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运输工具和盛载容器、暂存场所,以及处理操作人员配备等,应与屠宰规模相适应。

1.4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造成的人员危害、产品交叉污染和环境污染。

1.5如委托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进行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的,应有委托协议。

2.1废弃物暂存

2.1.1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应设置于远离屠宰加工车间的下风口,设立明显标识,及时清理。

2.1.2盛放废弃物的专用密封容器应放置于指定区域,设有明显标识,不应与盛装肉品的容器混用,应及时清理。

2.2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暂存

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若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应在冷冻或冷藏条件下暂存,设立明显标识。

2.3污水、污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暂存设施设备应防水、防腐蚀、防渗漏,便于清洗、消毒。

2.4暂存设施设备应设有专人管理。

2.5应定期对污水、污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暂存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洗消毒。

3.2应了解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按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

3.3应在无害化处理操作期间按照规定做好安全、卫生防护。

4.1基本要求

4.1.1无害化处理设备应定期维护,有效运行。

4.1.2应配备消毒液,操作前后对设备、工器具、人员进行消毒。

4.1.3对检验检疫出的废弃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应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进行。

4.1.4无害化处理应在驻场官方兽医的监督下进行。

4.2运输要求

污物、废弃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应装入密闭不漏水的容器,用专用运输工具运送到无害化处理场所。

4.3消毒要求

4.3.1污水、污物、废弃物、病害生猪及其产品经无害化处理结束后,应采用有效浓度的消毒液对处理设备、工器具、场地、人员等进行消毒。

5.2应做好污物、废弃物、病害生猪和病害动物产品处理、消毒、无害化处理后的物品流向登记、人员防护等记录。

5.3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六章

日常清洗消毒要点(二落实)

为了规范小型生猪屠宰场(点)清洗、消毒行为,******限度杀灭病原,降低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隐患,特制定此要点。

1.1应配备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设施设备,且运转正常。

1.2应由专人操作清洗消毒,并做好个人防护。

2.1应选择对非洲猪瘟等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物品、生猪及生猪产品危害尽可能小,不会腐蚀设施设备,对环境无污染的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2.2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得随意出入消毒区域,不得吸烟、饮食。

2.3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应严格实施分区管理,防止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2.4应对清洗消毒产生的污水和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5屠宰车间用水位置应分别设置冷、热水管。清洗用热水温度不宜低于40℃,消毒用热水温度不应低于82℃,消毒用热水管出口处宜配备温度指示计。

3.1设施

应设有生猪运输车辆、产品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区,有方便车辆清洗消毒的水泥台面或者防腐蚀的金属架,应设有清洗消毒设备、自来水、污水排放管道和集污设施。

3.2设备

3.2.1清洗设备包括扫帚、叉子、铲子、水管、高压水枪等。

3.2.2消毒设备包括电动或者手动喷雾器、机动高压消毒机等。

3.2.3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性能,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消毒器械。

3.3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靴等。

4.1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不同类型消毒剂。

4.2可选择酚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盐、二氯化氢)、过氧乙酸、季铵盐、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戊二醛、酒精和碘化物等消毒药品。

4.3消毒剂的使用请参考附件消毒剂使用建议表。

4.4消毒药品应及时补充,定期更换,以防产生抗药性。

5.1进出场消毒

5.1.1厂区车辆出入口应设置与门同宽,池底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

5.1.2消毒池内放置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并及时更换。

5.1.3出入口处配置消毒喷雾器,或设置消毒通道对运输车辆喷雾消毒。

5.1.4车辆消毒时,应确保车身喷洒到位,车轮充分浸泡。

5.2车辆清洗消毒

5.2.1应将运猪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做好清洗消毒前的准备。

5.2.2废弃物清理

收集、清理驾驶室内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物品以及车厢内的大块粪便、饲料、垫料和毛发等运输途中产生的污物。

5.2.3车辆清洗

5.2.3.1用水枪对车体内、外表面进行初步冲洗,冲洗车辆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重点去除附着在车体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的堆积污物。

5.2.3.2按照由内向外、由上到下的顺序清洗车辆内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充分清洗车体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重点冲洗污染区和角落。

5.2.3.3喷洒泡沫清洁剂,覆盖车辆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刷洗污染区域和角落,确保清洁剂与全车各表面完全、充分接触,保持泡沫湿润,至少15分钟。

5.2.3.4用高压水枪对车辆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进行全面冲洗,直至无肉眼可见的泡沫。

5.2.3.5车辆彻底晾干(车辆内外表面无水渍、滴水)。

5.2.4车辆的消毒

5.2.4.2用高压水枪对车辆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进行全面冲洗。

5.2.4.3驾驶室的消毒

5.2.4.3.1用清洁剂和刷子洗刷脚垫、地板。

5.2.4.3.2用清水、洗涤液对方向盘、仪表盘、踏板、档杆、车窗摇柄、手扣部位等进行擦拭。

5.2.4.3.3对驾驶室进行熏蒸消毒或用消毒剂喷雾消毒。

5.3拖车、架子车、叉车、小推车等辅助场地内车辆的清洗消毒。

5.3.1拖车、架子车、叉车、小推车等使用后,将车停放洗车区域。

5.3.2用高压水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清除可见污物。确保车轮、挡泥板、车架等处无可见污垢。

5.3.3用清洗剂喷洒整个车身,静置15分钟,然后用高压水枪清水冲洗干净。

5.3.4检查车辆清洗干净后,使用喷雾装置喷洒消毒液,应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顺风向进行喷雾消毒,应覆盖全车,使表层湿润,静置15分钟。

5.3.5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冲掉残留的消毒剂。

6.1待宰圈每批次使用后,及时清除圈内的垃圾、粪污,清洗墙面、地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主要的设备设施。

6.2对圈内所有表面进行喷洒消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及粪沟等,不留消毒死角。

6.3喷洒时从上到下,先顶棚,再沿墙壁到地面。从里到外,先圈舍里表面,再到外表面。

7.1车间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的鞋底消毒池或鞋底消毒垫,并设有洗手、消毒设施。

7.2车间应每日生产结束后,清洗消毒一次

7.2.1地面、墙壁、排水沟、设备、工器具、操作台以及经常接触产品的物品表面,先用清水冲刷,用洗涤剂擦拭,确保有效清洗效果。

8.1在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过程使用的某些器具、设备,如开胸和开片刀锯、检验检疫盛放内脏的托盘、挂钩等,每次使用后,应使用82℃以上的热水进行清洗消毒,其他的器具、设备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

8.2生产结束后,对所有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

9.1所有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

9.2进入屠宰车间前,应踩消毒池以能淹没过脚踝高度为佳,擦拭或浸泡消毒手部,更换工作衣帽。

9.3生产过程中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或者离开加工场所再次返回前,必须重新洗手,消毒。

9.4生产结束后应将工器具放入指定地点,更换工作衣帽,双手及鞋靴彻底消毒后方可离开。

9.5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服应统一清洗、消毒。

应每日生产结束后对厂区环境进行清扫,去除生活垃圾,然后向场地喷洒消毒液。

11.1洗涤剂、消毒药品应有使用记录。

11.3洗清消毒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七章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减少因人员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和动物疫病发生隐患,加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人员管理,特制定本要点。

1.1所有人员上岗前应取得健康合格证。生产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1.2所有人员不得在工作岗位或工作区域从事可能影响生猪产品质量的活动。

2.1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具备相应能力和资格。

2.2所有工作人员应该熟悉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应急处置和个人防护。

2.3锅炉工、无害化处理等特殊工种需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3.1进入生产区域前应整理个人卫生,更衣消毒,洗净双手。

3.2生产结束后应将工器具放入指定地点,更换工作衣帽,双手及鞋靴彻底消毒后方可离开。

3.3不同加工区域或岗位的人员不应串岗,不应将与工作无关物品带入屠宰车间。

4.1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有档案,包括资质、培训、考核等。

第八章

为保证小型生猪屠宰场(点)虫、鼠害控制,加强运输环节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卫生制度,特制定本要点。

1.1控制要求

应保持环境整洁,防止虫、鼠害侵入及孳生。屠宰车间应釆取有效措施(如纱帘、纱网、防鼠板、防蝇灯、风幕等),防止鼠类、昆虫等侵入。

1.2清除措施

1.2.1厂区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1.2.2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制剂进行处理时,不应影响产品安全和食品应有的品质、不应污染食品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及包装材料。

1.2.3杀虫剂、灭鼠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1.2.4只有在其他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时才能使用杀虫剂。

1.2.5车间内使用杀虫剂之前,应将全部产品移出。

1.2.6使用杀虫剂后,车间内所有的设备和用具应在再次使用之前彻底清洗。

1.2.7应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避免污染肉品。不慎污染时,应及时将被污染的设备、工具彻底清洁,消除污染。

2.1运输设备应专车专用,并经过备案,禁止与任何危险货物、有异味物品同车装运;不得与非肉品货物混装或拼装。

2.2鲜肉不应敞运,装、卸时确保卫生干净。

2.3接触肉品的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

2.4装生猪产品前,应对运输工具箱体清扫(洗)、消毒并保持记录,确保箱体内无污物、干净卫生、无异味、无霉变;必要时应使用垫板或隔热板。

3.2除虫灭害工作应有相应的记录。

3.3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第九章

为小型生猪屠宰场(点)应急处置行为,提高其对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应急管理能力,特制定本要点。

1.1疑似疫情的处置

1.1.1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后,应立即停止生产,隔离待宰生猪,严格监视。

1.1.2禁止生猪及其产品、废弃物等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等待确诊结果。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1.2确诊疫情的处置

1.2.1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2.2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措施。

在待宰圈或屠宰过程中发现疑似或者非洲猪瘟疫情,或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后,应实施以下消毒措施。

2.1消毒前准备

2.1.1清理厂区内的废弃物、垃圾等,并集中存放。

2.1.2所有物品消毒前不得移出厂区。

2.1.3配备喷雾器、火焰喷射枪、消毒防护用品(如连体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靴等)、消毒容器等。

2.2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

酚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盐、二氯化氢)、过氧乙酸、季铵盐、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戊二醛、酒精和碘化物等消毒药品。

2.3消毒

厂区、车辆、车间、仓库、冷库、设备、工器具、人员及物品等消毒参照第六章。

2.4消毒频率

每天消毒3-5次,连续7天,随后每天消毒1次,直至解除封锁。

疫点内所有猪死亡或扑杀完毕,并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48小时后,经疫情发生所在地的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

对疫情处理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详实的记录,并归档。

4.1地方开展应急处置发布的封锁令、各项通知、公告等。

4.2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物资调配、疫情排查、实验室诊断等记录。

4.4所有记录应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十章

记录与疫情报告要点(五落实)

为做好小型屠宰场(点)生产记录和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可疑疫情报告,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落实小型屠宰场(点)防疫主体责任,特制定此要点。

1.1在收猪时发现异常生猪,或者有疑似非洲猪瘟症状的生猪,应及时向驻场官方兽医报告,不得让生猪进厂。

1.2待宰圈发现异常死亡生猪,或者有疑似非洲猪瘟症状的生猪,应及时向驻场官方兽医报告。

1.3在屠宰线发现疑似非洲猪瘟或检测到非洲猪瘟阳性的,应当立即暂停屠宰活动,应及时向驻场官方兽医报告。

1.4发现异常死亡或疑似非洲猪瘟的,按规定采集相应病(死)猪的血液样品或脾脏、淋巴结、肾脏等组织样品等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2.1应建立生猪屠宰检疫申报、生猪入厂查验登记、经纪人(贩运人、代宰户)备案管理、待宰静养、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等风险物质检测、动物疫情报告、生猪产品追溯、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及应急管理等生猪屠宰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

2.2应建立屠宰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日常使用保养、人员管理等生猪屠宰生产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

2.3应定期检查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做到有迹可循,各项制度对应台账记录清晰、完整,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确保发生非洲猪瘟或者其他食品安全风险时,能及时进行追溯。

THE END
1.兽用医疗器械牧斯德K型不锈钢可调连续疫苗注射器针 鸡鸭鸽子家禽用猪用注射药器兽医兽用器械 5毫升(出口升级款) 已有84人评价 关注 红水温度计0-50度 玻璃水温计 无汞温度计 兽用器具养殖器械 已有200人评价 关注 正略5ML 一次性采血盛血器 兽用采血器 畜牧器械 猪牛羊鸡采血器 5ML采血器1支 消毒灭菌 5ml+12号针 ...https://popseo.jd.com/chanpin/441725.html
2.西安旭诚畜牧兽医器械有限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兽药、药物饲料添加剂;家禽、家畜、宠物药品的销售及家禽、家畜、宠物疾病诊断;畜牧医疗器械、机械设备、兽医防护用品(防护服、消毒剂等)的销售及储存,实验室动物诊断试剂及耗材、动物疫苗储存设备的销售;动物疫病诊疗及实验室检测服务,动物防疫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技术服务承包;动物防疫外包。(依法...https://www.qichacha.com/firm_bd949a21ed021d2f3629af9606277b08.html
3.呼吸防护用品也称(),是防预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A. 兽医专业中专以上 B. 兽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 C. 兽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 D. 兽医硕士研究生以上 E. 兽医博士研究生以上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病毒...【单选题】配备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特别是( )、减振座椅,能有效减轻振动危害。 A. 防振手套 B. 防护眼镜 C. 护耳器一 查看完整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d6bd1df5f77a4538a9668f76a37979d4.html
4.警察网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初审(按有关规定办理) 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的结案(按有关规定办理) 5、劳动年审、年检(按有关规定办理) 6、仲裁结案审批(依法办理) 7、职工调进企业单位后工资待遇的确定(按有关规定办理) 8、享受保健津贴工种(按有关规定办理)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311164
5.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210406124654.docx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PAGE PAGE25 精品文档 PAGE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所有企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劳动防护用品 labourprotectiveequipment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06/7053052142003111.shtm
6.听诊器兽医用听诊器诊断体检兽医用品科立博兽医用听诊器 其它 注射用品 牛结核菌素注射器 连续注射器 普通注射器 一次性注射器 针头 静脉注射用品...兽医绳 起牛架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兽医用品 > 诊断体检 > 兽医用听诊器 > 听诊器 听诊器http://store.anscitech.cn/goods-588-%E5%90%AC%E8%AF%8A%E5%99%A8.html
7.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ICS 13.100 C73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1922—2011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Standard for outfit of labour protection articles of Shandong Province 2011 - 09 - 20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10 - 01 https://www.wenkuvip.com/archives/m9dz347o8gm832bw65ex.html
8.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标)一、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订的。 二、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企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本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必需物品。用...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10/10/79930059_1131014101.shtml
1....兽医人员进入高危险性人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更多“动物诊疗机构兽医人员进入高危险性人畜共患病病区时需使用的加强防护用品是()。[2010年真题]A”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根据诊疗需要佩戴:()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A.医用 B.医用外科 C.医用防护 D.N95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常规筛查核酸检测标本...https://www.educity.cn/souti/A0EC35BD.html
2.宠物身上有小虫怎么办(土狗身上的小虫如何处理)宠物美容外出时需要注意宠物外出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以及选购适合的防护用品,避免小虫或疾病的传染。 如何与兽医沟通 若发现宠物身上有小虫或其他异常情况,可以与兽医进行沟通和咨询,以便及时得到专业治疗建议。 土狗身上的小虫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可以从宠物身体清洁、饮食习惯、睡眠环境、环境整洁、外出防护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https://www.pettb.cn/article-36816-1.html
3.南通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简称: 海鸥救生防护用品 主要经营产品: 未提供 经营范围: 船用救生、消防、通讯导航器材、船舶配件生产、销售及自营进出口;船务用品、劳保用品、日用百货销售及进出口;船舶救生设备、消防工程、压载水处理设备设计、生产、安装、检测与维修;船体测厚、航修服务;船舶压载水、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船务工程技术咨询服务。https://www.11467.com/qiye/46930384.htm
4.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精选6篇)而在演练过程中,应急物资是应急演练的基本要素,通过应急演练,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对应急物资的科学使用,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应急物资准备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在应急演练过程中,防护用品的穿戴和消毒机的正确使用是个人防护和消毒器械演练中的重点,下面就对着两种重要的应急物资的演示方法进行介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fvr0fos.html
5.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所有企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7843529.html
6.防护用具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用品 动物防疫检疫专用仪器设备 ? 动物扑杀器(动物捕杀器) ? 动物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 ? 疫苗真空检测器、疫苗真空检测仪 ? 监督采样箱、取样箱、兽医出诊箱、检疫箱 ? 无害化处理设备(动物尸体焚烧炉),动物尸体袋,动物装尸袋 ? 防疫封锁警示设备 ? 动物免疫标识识别器/电子...http://www.dlhuamu.com/chanpin/1/10/
7.防护手套(兽医用)批发防护手套(兽医用)批发为你详细介绍防护手套(兽医用)批发的产品分类,包括防护手套(兽医用)批发下的所有产品的用途、型号、范围、图片、新闻及价格。同时我们还为您精选了防护手套(兽医用)批发分类的行业资讯、价格行情、展会信息、图片资料等,在全国地区获得用户好http://www.wanrunyiliao.com/tag/%E9%98%B2%E6%8A%A4%E6%89%8B%E5%A5%97%EF%BC%88%E5%85%BD%E5%8C%BB%E7%94%A8%EF%BC%89%E6%89%B9%E5%8F%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