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到许多大医院看病,都要先填写一张《个人信息登记表》,以便在医院登记办理就诊卡。不过,记者在北京多家医院挂号处注意到,大部分患者会将填写有错误的表格随手乱丢,病人个人隐私可能因此被外泄。
对此,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原主任丁晓燕表示担忧:“随手乱丢信息卡很可能导致患者信息泄露。一些不法分子会轻易获取这些信息。一些医院的就诊卡还有储值功能,信息外泄还会威胁患者的钱财。”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海表示,社会上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太多了。填写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几乎不可避免,尤其是像就诊卡此类东西,否则就没法看病。这也就要求相应的机构担负起保护此类信息不被泄露的责任。比如医院就应该派人负责及时收集填错的卡片,妥善处理,消除泄露的隐患。比如可以在旁边放置碎纸机,不要因为患者的疏忽而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患者自身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填错了,不要随手扔掉,可以撕碎后再扔。丁晓燕还呼吁,医院应尽早施行看病“一卡通”,减少患者重复填写的麻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