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人:
进货验收原始记录
外检情况
生产日期/批号
自检情况
序号
项目
标准要求
检测数据
检验依据
单项结论
COA单项判定
1
感官
2
理化
3
微生物
说明:1.自检情况,主要检测项目为外包装是否脏污,有无破损,是否与污染物(化学品、油漆等)混运;2.外检情况,是否为合格供方,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外检报告有效期内,项目齐全)。3.备注填写其它要求,如温度等
审核:
验收人:
入库单
规格
件数
车间成品库管员:
库房管理员:
原料肉缓化投料记录
缓化日期:
缓化温度:
投料日期:
批号
4
5
6
7
8
9
10
注:原料肉感官合格打“√”
原辅料配料记录
生产数量:
名称
质量合格(√/×)
使用数量(千克)
成品车间烟熏/蒸煮/杀菌记录
生产日期:
设备序号
蒸煮前质量(500g)
热风干燥温度℃
烟熏温度℃
蒸煮温度℃
中心温度℃
蒸煮后质量(500g)
杀菌温度℃
中心温度℃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金属检测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
产品生产数量
金属检测合格数量
金属检测不合格数量
金属类型
操作人
车间主任签字:
日期
工序名称
S1温度(℃)
S2温度(℃)
产品温度
记录人
车间主任确认:
烘烤记录
产品
烘烤温度
上火
下火
消毒方式
操作人员
生产厂商
批号/生产日期
配制方法:
配制浓度(ppm/%)
配制量(L)
配制人
使用场所
领用数量(L)
领用人
用途
7:00-9:00
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检测人
补充次氯酸钠体积
消毒液配置发放记录
领用量
使用区域
水量
药品量
浓度
灌制车间半成品检验记录
质量(千克)
馅料感官(√/×)
色泽
组织状态
无异物
成品车间包装记录
封口温度
真空度
包装数量
操作员1
操作员2
高/中/低
秒
mpa
成品检验表
净含量(g/kg)
外观
组织状态
风味
毛重(g/kg)
异常情况描述
结果判定
注意:产品质量<1000g,单位标识为“g”;产品质量≥1000g,单位标识为“kg”
检验人:
产品保质期留样观察记录
环境条件
存放区域
留样日期
保质期
留样数量
发现异常日期
产品异常描述
开袋日期
□坏袋□滋味□气味□色泽□其他
记录人:
销售开单
客户:
单据类型:
搭赠:
备注:
仓库名称
货品编号
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检验合格证号
项目:
部门:
业务员:
制单人:
装车检查记录
车牌号:
日期:
运输条件
□常温□冷藏(0-4℃)□冷冻(-18℃)
□封闭或防雨覆盖
车辆清洁度
□清洁
□脏污
□一般
□异味
□污染
□无污染
检查结果
□允许装卸
□需重新处理
重新处理方式
□打扫
□通风
□冲洗
□消毒及方式
□预冷到<10℃:
□更换车辆
重新检查结果
司机:
库管:
车间虫鼠害检查记录
灭蝇灯
编号
检查情况
检查项目
情况
处理
1.周边5米是否有鼠洞
2.通道挡鼠板使用情况
3.建筑结构漏洞、缝隙
4.厂区积水、废弃物情况
5.通道是否畅通
6.储存区是否通风、干燥
7.地面是否干净
8.车间是否定期打扫
10.防蝇设施是否安装并正常使用
11.防鼠设施是否安装并正常使用
12.防虫害设施是否安装并正常使用
其它情况:
检查频率:每周
检查人:
温度(℃)
湿度(℃)
部门主管确认:
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使用部门
设备编号
操作员
维修保养项目:
维修保养中是否存在其它问题
维修更换零配件型号及数量:
维保人员签字:
维保日期
更衣柜柜门关闭
地面无杂物
墙面无灰尘
垃圾及时清理
消毒项目
库房名称
地面墙面平滑无裂缝
地面墙面无积尘
地面墙面无积水
地面墙面无霉变
虫鼠害设施情况
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在指定区域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明显标记
开包产品做好防尘,防异物
贮存物品应与墙壁保持30㎝距离,与地面保持10㎝距离(冷库除外)
贮存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备有防雨防尘设施
是否满足有贮存要求物料的存储条件
食品原料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避免污染食品原料
备注: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写明具体情况。
检查日期:
卫生检查记录
墙顶天棚
地沟
排风换气
台面清洁
刀具容器
水池
抹布清洁
拖把清洁
垃圾箱清洁
个人卫生
水电安全
消防器材
检查人
采样日期:
报告日期:
涂抹检验
采样地点
采样对象
菌落总数(CFU/100cm2或手)
大肠菌群(CFU/100cm2或手)
结论
10﹣2
结果
结果(CFU/ml)
空气净度检验
平板计数
结果(CFU/皿)
公司内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GB/T18204.3。
检验员:
废弃物处理记录
废弃物名称
发生环节
处理措施
责任人
召回评审报告
组织情况
主持人
地点
参加人员
召回原因
□顾客的投诉;
□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安全的产品;
□媒体报告的不安全的产品或事件;
□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安全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
□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
□其它(请注明):
可靠性评级
以往产品安全记录
可能造成危害
1.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无影响□可能轻微伤害□严重伤害□群体伤害
2.违反法律法规情况:□不违反□轻微违反□可被罚款□涉及刑事案件
4.其它危害:
待召回产品信息及范围
是否启动召回
召回方案
2.召回途径:□销售网络□直接对接消费者□其它:
产品处理方案
□标识隔离评估后处理
□直接销毁
□返工处理
□其它用途
□其它
公关准备
内部单位
□通知
□不通知
□其它:
经销商
顾客
政府部门
社会组织
批准:
追溯记录
一、目的:验证追溯系统有效性、确保潜在不安全产品顺利召回
□原辅料到成品
四、参加人员:HACCP小组
五、过程描述:
随机选取:
开始追溯,向下追查:生产日期、产品去向等信息
1.基础信息
产量
库存量
出货量
损耗
原因
2.产品去向:
顾客名称
联系方式
地址
3.同时向上追查生产过程记录,汇总:
六、总结
一、查生产记录
见附件
二、查所用原料(配方表或工艺)
原料名称
三、原料出库记录
原料
四、查原料入库记录
五、核对合格供应商目录
供应商
结论:以上原料均来自合格供应商
六、产品销售(出库)记录
不合格品名称
型号
批号/
负责处理的责任人
不合格原因
验证方式
处理鉴证材料归档号
公司2023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时长
培训对象
考核方式
责任部门
培训讲师
培训考核记录
培训组织部门
培训地点
培训形式
授课教师
参加培训人员:
考核结果
员工健康及岗位变化情况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家庭住址
药物过敏史
1.青霉素□2.磺胺□3.链霉素□4.其它□
血型
身份证号
既往病史
残疾情况
部门岗位变更情况
工作期间
所在部门
所在岗位
员工在职期间疾病记录
病症:
员工体检情况及处置记录
体检日期
体检单位
企业、部门采取措施
自查项目
自查情况
自查判定
自查不符合项说明
说明
企业
资质
变化
1.1
工商营业执照
1.2
食品生产许可证
1.3
实际生产方式和范围
1.4
条件变化后报告情况
采购
进货
查验
落实
2.1
采购食品原料索证
2.2
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
2.3
2.4
2.5
存放、使用回收食品情况
生产过程控制情况
3.1
厂区内环境清洁卫生状况自查记录
3.2
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企业自查记录
3.3
生产加工设施清洁卫生状况、企业自查记录
3.4
企业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记录
3.5
产品投料记录
3.6
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
3.7
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
3.8
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况
3.9
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3.10
现场人员卫生防护情况
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
4.1
用于检验的设备情况
4.2
检验的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情况
4.3
检验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4.4
出厂检验项目情况
4.5
出厂检验的原始数据记和检验报告
4.6
产品留样记录
4.7
自行进行出厂检验企业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
4.8
委托出厂检验情况
自查项目
自查不符合项
不合格品管理情况
5.1
采购不合格食品原料的处理记录
5.2
采购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的处理记录
5.3
5.4
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食品标识标注符合情况
6.1
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6.2
成分或者配料表
6.3
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6.4
6.5
产品标准代号
6.6
贮存条件
6.7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6.8
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标志
6.9
专供婴幼儿主辅食品标签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6.10
专供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标签应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6.11
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食品销售台帐记录情况
7.1
7.2
7.3
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7.4
7.5
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7.6
销售日期
7.7
出货日期
7.8
标准执行情况
8.1
企业标准备案
8.2
收录执行最新标准
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
9.1
9.2
批次及数量
9.3
不安全项目
9.4
产生的原因
9.5
9.6
召回产品处理记录
9.7
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9.8
向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处理
从业人员
10.1
10.2
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接受委托加工情况
11.1
生产企业接受委托到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材料
11.2
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
对消费者投诉登记及处理记录
12.1
投诉者姓名及联系方式
12.2
食品名称
12.3
12.4
12.5
投诉质量问题
12.6
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
12.7
处理结果
收集风险监测及评估信息的记录
13.1
13.2
企业做出的反应
企业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情况
14.1
企业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4.2
企业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14.3
企业处置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
自查结论
(可另附表)
整改措施
自查人员签名:
日常卫生检查表
合格
√
不合格
×并标下序号
检查内容
水质卫生控制
1、水取样计划的执行情况,水的自检报告单的检查、统计、验证
2、生产用水水管的出口端是否浸入脏的水槽、清洗池内或地面积水中
食品接触面清洁
1、设备清洗记录、清洗剂配置记录
2、清洗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平台、墙壁卫生检查情况
交叉污染的预防
1、人员、工器具、物料是否存在交叉情况
2、原料领用流程的验证执行情况,检查出入库台帐情况
3、是否存在着装不规范或其他工段的无事人员有串岗现象
2、卫生间各设施是否清洁、干燥、无污垢,各设施正常使用
2、原辅料储存应离地、离墙、防潮、防霉变、防虫害
3、屋顶、管路、墙壁是否有不卫生的凝结物聚集
化学品管理
1、化学品是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清单记录详细、保存完整
2、化学危险品的使用是否受控、领用、储存、分发
员工的卫生管理
1、员工洗手消毒情况,是否有化妆、配戴首饰、留指甲、染指甲,头发外漏现象
2、员工的工作衣、工作帽的工作鞋是否清洁,着装是否规范
3、操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
4、操作前及接触不洁物品是否洗手
5、人员外出时一定要在更衣室脱去衣服,回来后更衣,手部及时清洗消毒。
虫害的控制
1、各防虫(灭蝇灯)鼠(粘鼠板、挡鼠板、捕鼠器)设施运行正常
2、检查窗、门、与外界相连的墙是否有0.6cm以上孔洞
3、是否明确规定虫害控制的职责、是否有虫害控制的方案,虫害控制图
设备实施卫生控制
1、加工用设施、设备、工具是否清洁
2、原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分开存放
3、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工具及容器是否分开,存放场所是否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