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猫奴”越来越多了,许多年轻人自己省吃俭用,但对自己的宠物猫却很舍得花钱,常常自嘲,自己的餐标还没有猫高。猫咪虽然性子冷淡,但毛茸茸的外表,轻声细语的叫声,让人的心一下就软了,现在养猫陪伴自己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是希望养猫人能够负责,既然养它就要照顾它一生,千万别让他们变成流浪猫。
很多人都说,广东人什么都是,甚至还吃猫,广东有道名菜叫龙凤斗,就是把猫和蛇放在一起炖,认为吃了能够大补。这让许多养猫爱好者接受不了,虽然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但对于小猫小狗这类陪伴动物,我们还是尽量克制自己,尽量不要吃它们,因为市场上有大量的养殖肉类。
比起小狗,小猫似乎比较幸运,因为我国有食用狗肉的传统,但古人却很少吃猫。对于这个答案,我们古代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著作的医学宝典,在这本宝典上就给了人们答案,为何古人不吃猫。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三点。
一、猫肉并不好吃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尝遍百草后写的,里面自然也有其他的食物。为了了解世间万物,李时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才成就了这本医学奇迹。在《本草纲目》中有一条记载:“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物,故用之者稀。”这就说明,李时珍本人亲口吃过猫肉,然后把他的感想写了下来。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猫肉不好吃,它的肉质很硬,并且有很大的酸涩味道,非常难吃,因此猫肉是不适合当成食物来食用的。我国古代虽然比较穷,但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食物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难吃的猫肉,自然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菜肴,因为不好吃,所以它并不是我国的传统食物。
二、猫的体内携带寄生虫
各位养猫的人都知道,猫是需要定期驱虫的。家养的猫有科学的猫粮和营养膏,即便如此,都要做到细致地驱虫。古代的家猫都是散养的,最多喂一点剩菜剩饭,要是吃不饱就要依靠猫去捕食,如老鼠,鸟类等野生小型动物。所以猫咪在捕猎和进食的时候,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古人没有寄生虫的概念,所以说不清原因,为何吃了猫肉会得病。
古代的医学并不发达,就算发现寄生虫也无法解释原因。现代医学证明,食用野生动物容易感染寄生虫。古代的野生动物的寄生虫很多,很多人吃了猫肉以后也会感染,但是却查不出来原因,很有可能就直接染病死掉了。因此人们认为,吃猫肉会生病,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久而久之,就没有人会去吃猫肉了。
三、猫是邪灵
在民间,猫会被认为是灵兽,但它的身份并不光彩,人们认为猫是至阴至邪的。在一些传说里传闻,猫是阴阳两界的使者。我们在恐怖片中经常会看到猫的出没。虽然猫比较阴邪,但人们都比较尊重猫,原因在于,他们觉得伤害猫,会给自己带来厄运,虽然这是迷信的思想,但是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猫的性命。
现在我们的亲人去世后,都有守灵的传统。这个守灵在古代就是为了保护尸体不被其他动物侵害。民间有传闻,一个人死了,他的尸体是不能让猫靠近的,否则很可能会出现诈尸的现象。于是才会有子孙要替长辈守灵,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尸体不被野生动物伤害。所以人们对猫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之心,就更不会把它当成食物了。
古代的科学不发达,他们无法解释一些灵异现象,所以比较信奉鬼神,猫作为邪灵的代表,自然就逃过一劫了。到了现代,我们知道所谓的鬼神就是无稽之谈,但是猫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陪伴却让人感到很温暖,所以即便猫对你爱理不理,你依然会爱它爱的发狂,或许得不到的情感才是最好的。
总结:猫咪虽然很可爱,如果你想养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要尊崇科学喂养,尽最大可能保护猫咪的动物福利。千万不要头脑一热觉得可爱去养,但遇到铲屎和生病的情况就咽气了。我国的流浪猫居高不下的原因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主人随意弃养,希望养猫的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