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8-蠕虫病《传染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主编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第8章蠕虫病授课人:XXXX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传染病学》(第9版)第8章蠕虫病授课人:XXXX凡大医治一、吸虫病二、丝虫病三、线虫病四、肠绦虫病五、囊尾蚴病七、蠕虫蚴移行症六、棘球蚴病目录一、吸虫病二、丝虫病三、线虫病四、肠绦虫病五、囊尾蚴病七、蠕第一节吸虫病第一节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四、姜片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二、并殖吸虫病三、华支睾吸虫病四、姜片虫病日本血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一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日本血吸虫部位:门静脉系统所引起感染途径: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病理: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临床特征急性期:发热、腹痛、腹泻或脓血便,肝大与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肝脾大或慢性腹泻为主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与腹水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害概述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日本血吸虫概述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病原学
成虫童虫虫卵
尾蚴毛蚴
临床表现潜伏期:23~73天,多为1个月临床表现
、腹型、皮肤型、脑脊髓型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至数日,也可长达10年以上,多为3~6个月临床表现-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病临床特点
卫氏并殖吸虫病四川(斯氏)并殖吸虫病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或蝲咕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全身症状轻度常见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少见常见咳嗽,咯血痰明显,常为典型铁锈色轻咳,偶有血丝痰贫血无轻至中度胸腔积液少见较常见颅脑受损脑脓肿多见蛛网膜下隙出血多见肝脏受累少见较常见血白细胞增高轻度中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轻度重度皮下结节与包块少见,结节内可见虫卵,偶可见成虫常见,游走性强,包块内可见童虫胸部X光片可见肺纹增粗,结节性或多房性阴影正常或轻微改变,肺部阴影常见临床表现-卫氏与斯氏并殖吸虫病临床特点卫氏并殖吸虫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沉快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高达30%~40%;脑脊液、胸水、腹水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病原检查痰液、粪便、脑脊液等各种体液可见虫卵活检皮下结节或包块病理检查可见并殖吸虫虫卵、童虫或成虫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后尾蚴膜试验特异性较强,有早期诊断价值ELISA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CT或MRIFDG-PET/CT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般检查:血沉快诊断临床表现复杂而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流行区或进入流行区的人员,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咕或饮用溪流生水史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咳嗽、咯铁锈色痰、胸腔积液,或有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实验室检查痰、粪、体液中查见并殖吸虫卵,或皮下结节查到虫体是确诊的及依据血清学、免疫学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鉴别诊断结核病肺型、颅内肿瘤、原发性癫痫、肝脓肿、病毒性肝炎、肺癌诊断临床表现复杂而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鉴别诊断结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praziquantel)-首选药物剂量:25~30mg/kg,每天3次,疗程为2~3天脑型患者一疗程后,间隔1周,再重复一个疗程对症治疗颅内高压:脱水剂咳嗽、胸痛:镇咳、镇痛剂癫痫:予苯妥英钠或地西泮外科治疗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praziquantel)-首选药物总剂量10~20mg/kg,1天内分3次服治疗后1个月虫卵阴转率为97.5%~100%硫双二氯酚(bithionolsulfoxide)
成人剂量为3g,儿童为50mg/kg,晚间顿服或连服2晚便秘可加服泻剂,一次服药后疗效可达70%以上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加强支持疗法,改善营养,纠正贫血,然后进行驱虫治疗治疗病原治疗预防管理传染源普查、普治患者流行区内的猪应圈养并定期给予药物如吡喹酮等进行驱虫治疗切断传播途经猪粪无害化灭卵处理生物学灭螺或化学灭螺保护易感染人群不生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不喝生水预防管理传染源第二节
象皮肿是晚期丝虫病最常见体征。患者肢体体积增大,皮肤的上皮角化或出现疣样肥厚。多发生于四肢、阴囊、阴唇等部位。六、临床表现(1)象皮肿(elephantiasis)六、临床表现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渗入鞘膜腔内,阴囊肿大。少数患者也可由于急性炎症反应所致,故在消炎后即可恢复。班氏丝虫患者多见,对部分患者可从在积液中找到微丝蚴。(2)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testis)六、临床表现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渗入鞘膜腔内,阴囊肿大。(3)乳糜尿(chyluria)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所致的病变。常多次间歇发作,发作时尿呈乳白色,混有血液时呈粉红色。乳糜尿中含大量脂肪,沉淀物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六、临床表现(3)乳糜尿(chyluria)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乳糜尿血性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肠吸收的乳糜液进入尿中,引起乳糜尿乳糜尿血性乳糜尿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肠吸收的乳班氏丝虫患者象皮肿班氏丝虫患者象皮肿马来丝虫患者马来丝虫患者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起睾丸鞘膜积4.隐性丝虫病
(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机制:Ⅰ性变态反应表现:夜间咳嗽、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水平增高、胸部X线有阴影六、临床表现4.隐性丝虫病
所引起的一类肠道寄生虫病;(二)其中以猪带绦虫(Taeniasolium)和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最为常见。一、概述(一)由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各种绦虫(cestode,tape病原学二病原学二二、病原学(一)绦虫属扁平动物门的绦虫纲(ClassCestode);(二)寄生于人体的绦虫属于多节绦虫亚纲中的圆叶目
(Cyclophyllidae)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三)雌雄同体,人是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短膜壳绦虫的终宿主;(四)我国最常见: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其次为短膜壳绦虫。二、病原学(一)绦虫属扁平动物门的绦虫纲(ClassCes二、病原学(五)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生活史相同;(六)猪带绦虫:人体内存活>25年。牛带绦虫:>30~60年;(七)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无需中间宿主;(八)虫卵从粪便中排出后即具有传染性,人与人间传播,也可人体
内源性自身感染;(九)虫卵被吞入后2~4周发育成熟,成虫寿命2~3个月。二、病原学(五)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生活史相同;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三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感染猪或牛带绦虫病的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分别使猪或牛感染而患囊尾蚴病;鼠是短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也是短膜壳绦虫病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
1.进食生的或未熟的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2.因生尝肉馅、生肉,吃火锅肉片、未熟透烤肉;3.生、熟食炊具不分也可致熟食被污染活囊尾蚴而使人感染;4.短膜壳绦虫可因手或饮食污染而传播。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三、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猪或牛带绦虫病以青壮年居多,男多于女,短膜壳绦虫病多见于儿童。(四)流行特征
1.世界性分布,我国分布广,猪带绦虫病散发于华北、东北、西北;2.地方性流行仅见于云南;牛带绦虫病于西南各省及西藏、内蒙、新疆等地均有流行;3.短膜壳绦虫病主要见于华北和东北地区;4.有家庭聚集现象。三、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猪或牛带绦虫病以青壮发病机制与病理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四四、发病机制与病理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五五、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猪或牛带绦虫潜伏期8~12周;短膜壳绦虫病2~4周;(二)临床症状和体征猪或牛带绦虫症状多轻微,一般以粪便中出现白色带状妊娠节片(gravidproglottid)为最初的唯一症状;1.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食欲改变等消化系统症状;2.神经过敏、失眠、磨牙、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3.猪带绦虫病患者中有可因自身感染而并发囊尾蚴病;五、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一)诊断1.流行病学史(二)鉴别诊断主要为各型绦虫病间的鉴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查亦可协助诊断。(二)鉴别诊断主要为各型绦虫病间的鉴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治疗八治疗八八、治疗(一)吡喹酮(praziquantel)机制:损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其体表膜钙离子通透性增高,致虫体肌肉麻痹与痉挛,破溃死亡。猪或牛带绦虫病剂量为15~20mg/kg,短膜壳绦虫按25mg/kg,清晨空腹顿服。(二)苯咪唑类
机制:抑制绦虫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导致能量不足,虫体死亡而随肠蠕动从粪便排出。甲苯达唑(mebendazole):300mg/次,每天2次;阿苯达唑(albendazole)疗效优于甲苯达唑,每日8mg/kg,疗程3天,不良反应轻。
八、治疗(一)吡喹酮(praziquantel)(三)氯硝柳胺(niclosamide)即灭绦灵机制:抑制绦虫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成人清晨空腹1次口服2g,儿童1g,嚼碎后小量开水送服,服药后2~3小时服硫酸镁导泻,使死亡节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连服2天。对孕妇安全性尚不明确。(四)中医药治疗
槟榔麻痹绦虫头部及前段,南瓜子麻痹绦虫中、后段节片,两者联合疗法可有效驱虫。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虫体排出。
(三)氯硝柳胺(niclosamide)即灭绦灵(五)使用驱虫药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