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昆虫记》,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法布尔这位伟大的作家与科学家,体会到他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若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在与文本的沟通中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定能获得语言美及艺术美的双重享受。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知识竞赛——激趣——交流阅读方法:批注法、目录法、专题研究法
第二课时:教授交流方法,每个小组确立专题方向
第三课时:专题成果呈现,探寻人文精神
本教案展示的是中期阅读开始前的读中指导课:《探索<昆虫记>目录编排之妙、内容展示之法》,即利用《昆虫记》目录编排特点,检查学生前期对于《昆虫记》阅读效果,引导理性思考,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探讨《昆虫记》目录编排特点,检查了同学们对于《昆虫记》阅读效果,加深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延伸展示等方式,能把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运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了解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昆虫的尊重与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讨《昆虫记》目录编排特点,检查同学们前期对于《昆虫记》阅读效果。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后期把阅读成果做自我展示,同学了解并学习多种展示方式。
教学创意:
课前初步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文本,要同学们根据文字描述找出这一章出现的页数,并在男生齐读后,展示相应昆虫图片。
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它并不让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在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螳螂
2.教师出示文本,要同学们根据文字描述找出这一章出现的页数,并在女生齐读后,展示相应昆虫图片。
你瞧,太阳露出来了,它的后腿开始一上一下地抖动,阳光越强越热,那抖动就越剧烈,并且只要阳完照射看,它就一直抖动——唱个不停;而一旦太阳被云遮住,它的歌唱立即停止;等到阳光重现时,歌唱重新开始。这便是热爱阳光的它表述自己舒适欢乐的简单直接方式吧!
——蝗虫
3.提问找的最快的学生,询问方法。导入对于《昆虫记》目录的探究。
二、探索《昆虫记》目录编排之妙。
1.比较目录标题:
引导学生从《昆虫记》的目录中,能够了解到什么?
教师出示某版本《昆虫记》的目录,让学生和自己的书本比较,哪个目录更能吸引大家,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昆虫记》目录对比:
某版本目录:
蝉…………………………19
舍腰蜂……………………28
捕蝇蜂……………………48
螳螂………………………55
蜜蜂、猫和红蚂蚁………72
萤…………………………80
被管虫……………………95
两种稀奇的蚱蜢…………110
黄蜂………………………122
书上目录:
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109
被管虫——聪明的裁缝……………114
愚蠢而执着的松毛虫………………128
与人类争食的卷心菜毛虫…………145
寄生虫狡猾的行猎…………………149
天才的纺织家………………………154
万能的几何学家……………………161
聪明的电报学家……………………165
——明确:最吸引人的目录不但写出了昆虫的特点,而且生动形象,或比喻拟人、或引起悬念,或充满情趣、文采,能够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2.修改目录标题:
引导学生找出在《昆虫记》中标题比较平实、普通的几个标题。引导学生在前期阅读的基础上,为这两个章节修改标题,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示例:第二章标题“圣甲虫”改为“身披铠甲的将勇士”。
3.比较目录标题:
⑴教师提示学生找出目录中比较特殊,与其他内容有些格格不入的一个标题。——“我的荒石园”
⑵通过查阅其他版本,发现几乎所有版本都会把“我的荒石园”放在第一章?你知道原因吗?这章写了什么?
——作者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昆虫的尊重与热爱、对事业的执着等。相当于自我介绍和全书的引子,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可以说是“荒石园”孕育了《昆虫记》,也就成就了法布尔这位伟大的作家。
4.寻目录编排规律:
——放在一起方便阅读,比较阅读,也更能区别昆虫的特点。使目录更具条理和逻辑性。
——通过目录探究,检测学生前期阅读效果。
学生成果展示示例:
生1:我们小组是根据昆虫的颜色,重新编排目录。比如绿色昆虫,有螳螂、卷心菜虫等;红色昆虫,有红蚂蚁、蝗虫(有的翅膀、长腿是红色)等;杂色昆虫,有蜜蜂、蜘蛛等。
生2:可以按照食性对昆虫进行分类。有的昆虫食肉,比如螳螂、蜘蛛等;有的昆虫吃素,比如卷心菜虫。
生3:可以按照昆虫本领分类。比如松毛虫可以预测气候;蜘蛛是纺织高手、数学天才;萤火虫会发光;蟋蟀、蝉会唱歌等
三、探索《昆虫记》内容展示之法
1.展示阅读方式:
⑴通过探讨《昆虫记》目录编排特点,检查了同学们对于《昆虫记》阅读效果,后期需要把阅读成果做一个自我展示,指导同学说出各种阅读展示方式。
——摘抄、做读书卡片、写读书心得、办手抄报、做思维导图等。
⑵探索更多形式的展示方式,比如举办读书交流会、课件展示,甚至用微视频来进行阅读展示。
——示例: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每学年都会举办“石榴花开悦读节”,提供学生阅读、展示的平台,“悦读节”期间同学们阅读了《李清照传》,在展示环节,有一个微视频最引人注目。给学生举例。
——结合《昆虫记》,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微视频内容,见下:
第二步——探索问题:
1.阅读法。再次带着问题阅读《昆虫记》;
3.交流法。可以把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和老师交流,和家长交流。
4.记录法。记录下探索问题的过程。文字记录、语音记录和图片记录。
第三步:解决问题。
四、本课小结
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一本写昆虫的书,怎么受到大文豪鲁迅先生的青睐呢?
《昆虫记》不仅是科普作品,还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特别是作者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坚持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还有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更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