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0前言

森林病虫害被认为是“不冒烟火灾”,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灭绝性损害。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它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远超于其他森林灾害,直接威胁森林系统的生态稳定性,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营林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力度。

1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1、1现阶段我国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

1、2在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严重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1、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种森防法规、制度建设十分不完善,森防工作基础设施差,致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经严重紧缺。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泥石流、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各部门都能够严肃认真对待,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远远高于其它森林灾害。

1、4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使得一些森林病虫害依然大范围、大幅度发生。现在人们已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进一步扩大混交林的比例。在林木育种、造林、抚育过程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适宜环境。

1、5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力度不够,致使森林病虫害不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发生。

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防疫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有力监管,无法保证造林苗木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有境外病虫害由于检疫力度不够,随着进口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在我国境内迅速扩散,并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生态灾害。

1、6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当病虫害暴发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长期发展下去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证,防治效率低,而且由于化学药品在森林中的广泛使用,势必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森林病虫害的继续发生。

2森林病虫害的几点防治对策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1培育健康森林,从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从基础做起,完善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混交林,必须彻底解决现阶段人工林树种单一、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长量,还可以增强树势,提高树木对森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保证其健康成长,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这种工作方法转变为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上来,从治标转为治本。

2、2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决策信息

2、3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

由于经济往来的加多,现阶段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人导致本地区大面积、大规模爆发森林病虫害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或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外来侵入。认真抓好种苗产地检疫检验,经检疫合格后方可用于造林。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及繁殖材料要进行隔离试种,发现危险病虫及时处理或销毁。坚决杜绝类似美国白蛾在我国大范围爆发的现象再次出现。积极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对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更好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4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2、5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教学改革;实践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是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病虫害识别诊断、调查预测、设计方案、综合实施的能力,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无法较好融合、学生的实践操作性不强、无法全面考虑到季节性与地域性差异等问题,因此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十分重要。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采用“校企合作,任务驱动,岗位对接,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即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共同组织课程教学。采用“森林防治进课堂,课堂教学在林区”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培养要求。

二、教学内容选取

1.根据岗位需求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在行业、企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技能,具备“能识别、懂分析、定方案、会实施、晓评价”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

2.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能力要求,以具体化的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将知识体系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为一体,组织教学和实训,使学生能够达到高级森林病虫害防治员的标准,为学生发展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3.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企业用人需要为导向,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按照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设计为叶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枝干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根部及地下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球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种实病虫害识别与防治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员“能识别、懂分析、定方案、会实施、晓评价”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学习情境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渐进学习提高过程,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体现了职业能力由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培养提升,从中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使学生不仅在专业能力上得到强化,并在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上不断增强,在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以提升。

三、教学模式创新

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资源,将学生学习的新技能、新知识隐含在学习任务或项目中,以完成任务或项目过程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参与解决任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编剧、是导演,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框架和平台,通过“知识技能传授、确定项目或任务目标、参与学生方案选优、进行审查评定”等活动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通过“接受任务、解决问题、形成方案、方案选优、方案实施、方案修订”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通过这种模式除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1.围绕教学目标、方法、教学资源、师生角色等要求构建教学模式。按照使学生具备“能识别、懂分析、定方案、会实施、能评价”的教学目标,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围绕现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资源,师生进行角色扮演等实施者,构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实施,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达到教学目标。

2.构建了“森林防治进课堂,课堂教学在林区”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将森林防治中防治方法、原理、方案制定、讨论等环节引入到课堂进行,将课堂教学中调查、防治、实施、评估等环节延伸到林区,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防治相结合,并且实践课程与当地病虫害防治工作相结合,既能做到把企业老师引进来,也能做到将学生送出去,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结合农时,合理安排教学实习,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很强,不同季节的病虫种类亦不同,为此,我们把原来集中的教学实习分散开来,化整为零,根据病虫发生的季节,灵活安排,保证学生在植物不同的物候期都能进行实习。较好地体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教学方法改革

1.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过程,结合防治具体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师通过讲授、示范、指导、操作、讲评、交流、测评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学生选定一块林地,进行病虫害的调查,根据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使学生对林地病虫害的识别诊断、原由分析、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为以后的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多媒体教学法。结合森林病虫害防治这门课图片较多,常规的教学及挂图对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充分利用DVD、PPT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病原菌的孢子、菌丝、病状病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学生能生动地看到昆虫蜕皮、羽化等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5.项目教学法。根据为周边林区实际或虚拟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服务为项目任务,师生通过共同设计项目“内容、活动、情境、结果”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交流协作能力,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和新技能。

五、考核方式改革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既注重对知识掌握,又要注重技术运用,因此在考核中既要注重过程考核,又要重视结果考核,因此在采用“过程+结果”的方式。考核过程中,过程考核成绩占50%,包含了实训态度、出勤情况、协作能力、操作熟练程度等,结果考核成绩占50%,从实践技能考核题库中随机抽取,根据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对学生的积极性具有调动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对课程设计思路、目标定位、内容选取等一系列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还较好地处理了近期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的“迁移可用”的关系,但在改革探索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课程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杏禹.高等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50-52.

[2]刘有莲.高职院校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7(3):281-283,287.

1试验目的

在小麦的播种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等生育期通过使用不同药剂,对小麦的苗期病害及麦田杂草、中期病害、后期蚜虫等小麦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调查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2供试药剂

播种期:亩用70%吡虫啉22.5克+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25克拌种。

苗期:亩用5.8%麦喜10毫升+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56%二甲四氯30克

抽穗扬花期:亩用80%戊唑醇1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1.8%阿维菌素30毫升+丙酰芸苔素内酯5毫升。

灌浆成熟期:亩用10%吡虫啉40克+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

3试验地点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地点选在我县小麦种植较好的韩庄镇的魏屯村,试验面积20亩。

4试验地基本情况

各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适宜小麦种植的黄棕壤土,PH值6.9-7.1,前茬作物种植的花生和玉米,秋作物收获的先后,于9月26日用大型拖拉机对地块进行了翻耕,耕前亩施复合肥80斤,尿素20斤,耕后耙平待播。

5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大区试验法,不设重复,试验面积为20亩,试验区内留1亩不施药,作为对照。

6试验步骤

7调查方法

7.1在小麦出苗5天后,采取三点取样法,每点查1米长调查基本苗数,出苗30天后调查纹枯病及地下虫等对麦苗的危害情况,计算拌种剂对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出苗后60-90天内进行化学除草,越冬前或返青拔节前,根据麦苗长势、草龄及天气情况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前采取三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平方米,查杂草基数,药后15天左右采用同样方法调查杂草受药害情况,并计算防治效果。在小麦抽穗杨花期(4月中旬前后)用供试药剂进行一喷三防,施药前仍采用三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株,查看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情况,查看病株率,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施药后20天左右采用同样方法,再次调查以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在小麦灌浆期用供试药剂对小麦穗蚜进行防治,施药前采用三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调查蚜虫基数,药后7天左右按药前调查方法再次调查蚜虫数量,并计算防效。试验的调查情况见附表。

7.2小麦收获前试验点仍采用3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米双行的株数,除以行距,计算亩穗数,然后从中拔出一丛,选择大、中、小皆有的10穗,计算穗粒数,收获后逐一称试验点的千粒重,计算出试验点施药区与对照区小麦亩产量,然后对比,计算增产效果。详情见附表。

关键词沙化土地;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建设

ControlMeasuresandControlSystemConstructionofForestDiseaseandPestinDesertificationSoil

ZHANGYong-jun1,2

(1ForeignCapitalProjectManagementCenterofScienceandTechnologyBureauinYanchiCountyin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YanchiNingxia751500;2PovertyAlleviationandEnvironmentalRehabilitationCenterinNingxia)

AbstractTypesandcharacteristicsofdiseaseandpestinNingxiaareawereintroduced.Throughimplementofharmfulorganismssynthesesmanagewayssuchasforest,physicalandchemicalmeasures,etc,fromthewholeviewpointsofforestecosystems,baseontherelationshipofharmfulorganismsandenvironment,controlsystemofdiseaseandpestwasconstructed,andtheroleofnaturalfactorcontrolplayedfullyinforestecologicalsystem,soastocontroltheoccurrenceofforestharmfulorganismsunderallowinglevel.Itrealizeddouble-wininforestproductionandecologicalprotection,andpushedsignificanteconomicbenefits.

Keywordsdesertificationsoil;forestryharmfulorganisms;synthesescontrol;measures;construction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中上游,自然条件恶劣,干旱、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全区各地降水普遍减少,持续干旱,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树势衰减。大面积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树种单一、结构简单、地力衰退、稳定性差、抗病虫灾害能力低下,引发次期性的天牛、吉丁虫侵入危害,诱发寄主主导型病害侵染林木。由于冬季气温升高,导致害虫越冬死亡率降低、越冬基数变大、发育进度加快、危害期提前。

1宁夏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病虫鼠害种类

宁夏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多发省(区)份之一。2004年国家林业局首次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其中宁夏就有79种,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病虫害30万hm2,约占有林地面积的20%。可造成灾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就有25种,主要有森林鼠害、木蠹蛾、杨树天牛、杨树食叶害虫及经济林病虫害等。根据宁夏沙地多年调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践,宁夏沙地主要树种及病虫害发生种类见表1。

2宁夏地区病虫害发生特征

2.1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面积成倍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能够造成严重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每年只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杨干蚧、槐花球蚧、青杨天牛、沙枣木虱、榆毒蛾、榆尺蠖、十斑吉丁虫等10种。2003年以来新增加了9种,包括:臭椿沟框象、芳香木蠹蛾、枣大球蚧、灰斑古毒蛾、小木蠹蛾、榆木蠹蛾、春尺蠖、梨园蚧等。年均发生面积由80年代中期的3.67万hm2上升至目前的33.33万hm2。

2.2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日益突出

盐池县灰斑古毒蛾发生面积1.57万hm2,虫口密度为平均10头/株,对干旱沙区生态林的榆树、柠条、花棒、梭梭等造成严重威胁。平罗县白蜡木蠹蛾发生面积1333.33hm2,严重受灾面积200hm2。

2.3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日益严重

2002年银川市首次发现臭椿沟眶象,目前已发生4000hm2,主要蛀食臭椿树的树干、主根,对银川和周边城市绿化树木已构成严重威胁,已影响到臭椿林分生态效益的发挥。

3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

4防治措施

4.1物理防治

一是捕杀,如剪虫瘿、摘砸卵块、铗鼠等。二是阻隔,如捆毒绳、上胶环、扎塑料布等阻隔害虫上、下树。三是诱杀。①潜所诱杀。苗圃病虫管理过程中利用树叶和菜叶设置潜所诱引地老虎等幼虫,在树干基部束扎稻草或麦杆诱引美国白蛾和松毛虫等蛾类幼虫,在害虫越冬或化蛹时集中杀灭;②食物诱杀。将食物做成诱饵或毒饵,如在苗圃地中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等夜蛾类成虫;③灯光诱杀。用黑光灯、碘钨灯、篝火和高压灭虫电网等诱杀各类害虫的成虫;④色板诱杀。果园中鳞翅目卷叶蛾科梨小食心虫有趋向黄色的习性,故可以在林中设置黄色胶纸板诱捕刚羽化的成虫。

4.2化学防治

一是化学药剂防治。应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总称化学农药)来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农药使用种类包括:①有机农药。又叫有机合成农药。主要是用有机合成原料如苯、醇、脂肪酸和有机胺等经过人工加工合成。根据结构组成不同,化学农药可以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氮农药等,如西维因、杀虫脒、托布津和多菌灵等。②无机农药。又叫矿物性农药,是用矿物原料经加工制造的。主要成分有砷、氟、硫等化合物,如硫磺、波尔多液等。③植物性农药。以植物源成分制作而成的杀虫剂,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如烟草中的烟碱、百部中的百部碱等)和配糖体。植物性农药使用较为安全,对人畜无害或毒力很小,对植物没有药害。化学农药防治是宁夏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宁夏防治森林病虫害农药使用量、类型和使用概率统计见表2。二是非农药的化学控制方法。包括:采用苦参碱制剂来控制苹果类的红蜘蛛和春尺蠖;在树干涂抹石灰浆防止病害侵入或害虫产卵和生理性病害;在害虫发生初期,结合黑光灯,采用糖醋混合液来吸引和诱捕苹果、梨、桃类害虫(夜蛾类);喷洒石灰硫磺合剂硫酸铜、波尔多液防治病害。

4.3生物防治

5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全区各市县区均设立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当地林业有害生防治的管理和实施。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同时每个测报点均设数目不等的监测点以保证实时对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并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病虫害综合防治。

5.1农药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该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市、县(区)级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5.2农药分配制度

项目办统一采购农药,在项目区由自治区级、市级、县级负责监督与管理农药;林农在市场自购的农药,则应对生产商、销售公司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进行经营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进行注册,并符合安全、质量控制条件和对环境及污染的控制条件;任何农药销售商只有获得许可证后才能经营,而且只能销售经过注册合同所生产的农药,剧毒和毒性大的农药不得生产、销售用于食品生产;对农药残留量超过农药残留标准(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已禁止在市场出售;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应当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产品批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项等;农药产品出厂前,应当经过质量检验并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能进行农药经营活动的公司和单位的类型,一是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二是植物保护站;三是土壤肥料站;四是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五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六是农药生产企业;七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5.3农药使用措施

6建议

7参考文献

[1]董金皋.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韩金声.植物医院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4]任月萍,胡忠庆.宁夏枸杞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3):88.

职校教学;农林;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必然趋势。“填鸭式”教学,不但教师上课容易疲劳,精力被大量消耗,而且造成了教学的死板性、机械性,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很有必要的。职高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理论,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高考和就业的需要,为此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加强对专业课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并找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倡导超前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学、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每节课后,我总要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章节及提出的问题、要求,并使学生面对提出来的问题产生弄懂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鼓励学生去预习,看哪些同学能把问题解决,预习得最好。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下节课提问,要对预习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预习不好的提出希望。这样便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也有效处理了从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这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主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学会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

2巧妙设疑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高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疑,暗布屏障,巧设“圈套,激真情,奋其志,导其趣,引其思,使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在讲授“分离现象”时,可巧妙将学生引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境地。我先对“分离现象”做解释,显隐性的特点让学生产生兴趣。此时设疑:都是双眼皮的人结婚后下一代有单眼皮,双亲之一是六指,其后代会出现六指吗?学生跃跃欲试,答案不敢肯定。渴望之际,下课时留下一句:这个答案在下堂课的“纯合体和杂合体“那里找吧!这样使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忍,自然引导他们自行去钻研一番。这样,使课堂活动重点由教师讲清教学内容变为引导学生搞清教学内容,师生有目的地教与学,教学互动,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实验方法

激活创新思维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大都只有一种方法,从实验器材到实验步骤,都有较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灵活性大的问题,积极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像,由学生自己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如:验证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时,书上单讲碗豆为材料,从花色得出结论。这时可提示学生可否用别的作物、方法来验证?学生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可选玉米为材料,从胚乳颜色和形态上考虑:学生这种主动提出见解,然后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4优化实验实践内容,强化技能培养

4.1根据学科特点优化实验实践内容如植物保护重点讲述农作物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形态特征是基础,发生规律是关键,综合防治是主题。故植保实验实践应体现本学科的特点。把病虫害的形态观察的学时压缩,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紧扣综合防治这一主题,增设一些实验实践内容,如:增设植物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使笋生从感性上认识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发生规律等。

4.2根据生产科研现状优化实验实践内容根据生产实践和科研当中出现的问题,开设一些研究性实验实践,让学生了解实验实践在生产和科研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探索者的角色进行实验,经受实践锻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优化实验实践内容,抓住了重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一整套较完整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的工作思路。

4.3善用各种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色彩鲜艳的挂图,形象具体的实物标本,融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及生动形象的幻灯和投影等,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

4.4会用多种方法,实验中激活创新思维。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大都只有一种方法,从实验器材到实验步骤,都有较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灵活性大的问题,积极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由学生自己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如验证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时,书上单讲豌豆为材料,从花色得出结论。这时可提示学生可否用别的作物、方法来验证?学生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说可选玉米为材料,从胚乳颜色和形态上考虑。学生这种主动提出见解,然后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二、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措施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冠幅较小,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稍部木质化程度低,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梢、折断和倒伏。

三、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关键词:香蕉;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标准

中图分类号:S668.1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香蕉收获面积为33.67万hm2,产量956.1万t。香蕉已成为我国我国热区的支柱产业,同时我国还是香蕉的消费大国,年消费香蕉833万吨。香蕉是典型的热带水果,因其生长于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条件,病虫害多发,农药的使用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香蕉中的农药残留成为香蕉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所以研究科学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监控香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热区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HACCP体系是目前已知的保证安全食品生产的最佳方法,是一个以预方产品安全问题为基础的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已在食品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作为食品源头的农产品生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我国的香蕉产品主要为鲜食,作为鲜食水果,香蕉在剥皮前果肉是最卫生的,香蕉的生产过程,利用HACCP原理研究在香蕉的安全生产技术,通过识别、评估食品中潜在的安全危害,提出防止显著危害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目的,对香蕉中生物和化学危害的安全进行控制,尽量减少香蕉危害的风险,从而达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1我国香蕉生产的标准体系建设状况

我国香蕉标准体系制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壮大,香蕉的生产贸易逐步规范,香蕉的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至今,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有关香蕉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标准60项,涵盖了香蕉生产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种苗、农药、化肥)、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的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等,构成了我国热带水果中最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为香蕉HACCP的提供了技术基础。

2香蕉HACCP计划的建立

2.1产品说明

通过对香蕉生产种植过程中原辅料、包装材料(见表1)以及香蕉产品的描述(见表2),对各因素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分析关键点所在。

表1香蕉生产种植过程中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描述

名称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辅料组成生产方式交付、包装、贮存条件预处理接收准则

香蕉苗种苗长势良好、健康不带病虫害培育塑料袋无检疫证明

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加工接触防护、专人保管、适宜条件保存稀释检查三证

化肥高效、残渣少、吸收性好工厂加工接触防护、专人保管、干燥保存无检查三证

农膜无无毒、透明、厚薄均匀塑料工厂加工保持清洁无采购控制

周转箱无毒、无嗅塑料工厂加工保持清洁无采购控制

包装箱无毒、无嗅纸质工厂加工干燥贮存、保持清洁无采购控制

灌溉水符合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河水定期抽检

表2香蕉产品描述

项目产品描述

产品名称/////

重要特性感官特性:香蕉果实充分发育,饱满度适宜。梳果完整良好,新鲜,果皮青绿色,有光泽,果面洁净,果形正常,符合同一类香蕉品种形态特征。果实大小均匀,无机械伤,无日灼,无冷害、冻伤,无病虫害,无裂果。

安全指标:符合GB9827-88《香蕉》中的重属、农药残留限量要求

组成成分香蕉

初级包装纸箱

运输包装纸箱

预期用途普通人群日常水果,尤其适合口干烦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疮、大便带血者,上消化道溃疡者,饮酒过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忌食。

保存方法常温保存保质期3-5天

销售地点××

供应对象饭店、市民

食用方法剥皮食用

2.2识别香蕉预期用途

香蕉供普通人群食用,尤其适合口干烦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疮、大便带血者,上消化道溃疡者,饮酒过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忌食。

2.3制定香蕉生产种植过程流程图

图1香蕉生产种植过程流程图

2.4香蕉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

根据香蕉种植生产过程流程图和其种植生产过程中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描述以及产品特性描述,对香蕉种植、贮存、销售过程中各步骤进行危害分析,确定香蕉种植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危害,提出判断食品安全危害显著性的依据(见表3)。

香蕉生产种植过程中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具体表现为:

2.4.1生物危害

主要包括病原菌、寄生虫、害虫、杂草种子。

2.4.2化学危害

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有害化学物质、植物激素。

2.4.3物理危害

因素较少,只有外来杂物1种。由于篇幅所限,非关键控制点的步骤的危害分析在表3中省略。

2.5确定关键控制点及采取预防措施

利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结合综合性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全面分析香蕉生产过程中潜在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基地选择”、“肥、药购买”、“施肥整地”、“蕉苗采购”、“施肥管理”、“病虫害防”、“保鲜处理”、“蕉果催熟”8个关键控制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见表3)。

表3香蕉生产过程危害分析

生产

步骤潜在危害潜在危害的显著性潜在危害显著性的判断依据防止显著危害的预防措施是否关键

控制点

基地

选择生物

化学

物理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基地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

无是

是前茬种植造成土壤中含有病原体和寄生虫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感染。

空气、水源和土壤受到工业污染进行种植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

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块建立种植基地

选择大气环境质量、用水和土壤分别符

合NY5023—2002《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地区种植。

CCP1

肥料农药购买生物

物理有机肥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肥料中的重金属、农药中的违禁药

无有机肥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化肥中含有亚硝酸盐、重金属

农药中的违禁药影响香蕉的质量安全。种植过程消除

由供应商提供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购买在香蕉上登记使用的农药。否

CCP2

施肥

整地生物

重金属

是有机肥不合理使用使病原体和寄生虫在施用过程中会污染果实。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产品中的亚硝酸盐、重金属含量超标种植过程消除

参照NYT396-2010《肥料使用准则》和NYT5022-2006《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合理施肥否

CCP3

香蕉苗采购生物

物理病原体和寄生虫、果实病害方面的抗病性弱农药残留

果实病害方面的抗病性较弱的品种,在生长后期需施较多农药

种苗存在农药残留

选择有资质且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索

取种子“三证”;调查了解品种抗果实病害的抗病性,符合NY/T357-2007《香蕉组培苗》中香蕉袋装苗的要求CCP4

管理生物

亚硝酸盐、重金属

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使产品中的亚硝酸盐、重金属含量超标种植过程消除

参照NYT396-2010《肥料使用准则》和NYT5022-2006《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合理施肥。

CCP5

病虫害防治生物

物理无

农药残留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市场品种的农药残留超标。参照NYT5022-2006《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农药品种选择、施用量、频次、安全间隔期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等标准要求;CCP6

防腐

保鲜

生物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市场品种的农药残留超标。参照NY/T1395-2007《香蕉包装、贮存于运输技术规程》,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农药品种选择、施用量、频次、安全间隔期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CCP7

蕉果催熟生物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市场品种的农药残留超标。参照NY/T1395-2007《香蕉包装、贮存于运输技术规程》,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农药品种选择、施用量、频次、安全间隔期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CCP8

2.6确定各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香蕉生产种植过程中各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见表4

2.7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

在列出关键控制点、显著危害、关键限值后,确定每一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频率、监控执行者,以便在香蕉生产种植过程中能对每一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详见表4

2.8建立纠偏行动

当香蕉关键控制点偏离关键限值时,应采取纠偏行动,详见表4。

2.9实施关键控制点的检查和验证

表4香蕉HACCP计划表

关键控制点(CCP)显著危害关键限值监控纠偏

行动记录验证

对象方法频率执行者

基地选择CCP1重金属、农残NY5023—2002《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水、土壤检测1次/年委托执行更换基地检测

肥料农药购买CCP2重金属、农药产品质量标准肥料、农药

检测1次/批委托执行更换基地检测

施肥整地CCP3重金属

NY/T396-2010《肥料使用准则》。肥料监控肥料的合理施用每次生产者合理的施用量基地

抽查供方资料是否齐全

(阶段:

结果期亚硝

酸盐、

重金属1.肥料品种选择

2.控制肥料配制比例

作人员延长

间隔

期肥料

使用

记录1.技术员、基地

负责人抽查肥料

使用记录。

2.每年1次抽查产

品的安全指标(亚

硝酸盐、重金属)

病虫害防治CCP6、防腐保鲜CCP7、蕉果催熟CCP8农药残留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延长休药期农药使用纪录1.技术员、基地

负责人抽查农药

使用记录

2.每年1次抽查

产品的农残

3存在问题与讨论

3.1外部支持条件的缺失

在购买农用物资时,部分产品不能提供齐全的三证,产品质量不能溯源,更换时可选择的产品较少,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2现行的标准体系不完善

3.3成本问题

执行HACCP后,成本有所增加,在品牌效益没有明显体现的情况下,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需要企业加强对品牌优势的宣传,同时政府管理部门给以大力扶持。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王茂起.HACCP的研究与应用发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4.2.

[2]陈发河,PaulTobback.HACCP原理及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大学学报,2002,23(2):79~84.

[3]马凤楼.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应用的重要发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6.8(6):32~33.

关键词:林业育苗;苗期管理;育苗设备

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新模式,经济的增长对环境的发展必然产生影响,所以,经济增长是否要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是现代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日益恶化的生活和自然环境,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危害,所以,人们采取措施改善自然环境的恶化,林木栽种会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的育苗管理机制,科学的林木管理建设,先进合适的育苗生长方式,让林木的质量有着良好的保障,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1林业育苗发展的现状

2林业育苗容器的使用和技术发展

我国为了提高人工育苗的成功率,开展林业育苗容器进行育苗可以让幼苗免除虫害的侵扰,容器还能够保持幼苗根系的完整性,通过容器所培养出来的幼苗根系有着很好的完整性。但在容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技术掌握不当和对技术使用的技巧掌握不娴熟,也会导致幼苗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低劣根茎的情况。科学容器育苗方式是提高林木幼苗质量的核心,同时高质量的苗木也是林业建设的关键。

2.1容器育苗的关键和发展情况

2.2容器育苗操作技术的概述

容器育苗技术是整个林业育苗技术的核心,同时也是林木育苗技术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在容器育苗的规定操作步骤中,一定要保证容器的清洁,如果有杂质参杂其中,会影响苗木质量。第一步,细致清洗所有的容器,然后将清洗好的容器整齐摆放在苗床上,方便统一管理。容器内部所运用的土壤都是肥沃的森林土壤,黑土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所以,含有大量养分。养分的存留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同时也是育苗的机制,要保持土壤的内部湿润性,因为水氧充足是苗木生长的关键。苗木生长状态的优劣对于今后造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前提要保障其营养和水分光照的充足。为了保障所有的苗木根系呈现竖直状态,就要对林木开展假植工作,因为根系的膨胀会影响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严重影响根苗中主根的质量。有时候植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人为地采用控制方式,防止出现窝根、露根的情况。一棵林木是否健壮关键在于林木根系的状况,同时也是林木成活率的根本,所以,在林木培植期间,维系好根茎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3苗期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改革开放;种植技术;水稻田;沙糖橘

前言

1彭山地区现有的沙糖橘种植技术

1.1适当增大种植密度

从目前彭山地区沙糖橘的种植现状来看,水稻田种植的沙糖橘果园数量很多,并且受到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彭山地区沙糖橘的种植以大户带动小家小户种植为主要趋势。为了提高前期产量,很多果农选择适度密集的方法,每667平方米大概种植150株沙糖橘,株距设定为1.8米,行距1.5米。

1.2病虫害控制及时

近些年来,就彭山地区水稻沙糖橘所面临的病虫害来看,主要是黄龙病,这种病害不仅发生在彭山地区,在全世界的各个种植沙糖橘的地区有受到了溃疡病的威胁。如果不能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控制,可能还会引起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农民因此一贫如洗。为此,彭山地区加大了对病虫害的打击力度,大力鼓励果农采用无虫害的苗木种植,对于溃疡病的传播媒介进行统一防治,为柑橘的顺利生长保驾护航。

1.3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就目前四川省彭山县的沙塘橘种植情况来看,随着沙塘橘的经济手机逐年提高,种植沙塘橘的农户数量也与日俱增,大大提高了彭山地区水稻田沙塘橘的种植面积、密集度以及沙塘橘的产量和质量。调查显示,沙塘橘的单产率明显提高,在第3年挂果的时候,每667平方米的挂果树可以收获5000kg的沙塘橘,并且每千克沙塘橘的价格在6到12元之间,如此大的收益,更加坚定了彭山地区种植沙塘橘的决心。

2彭山地区沙糖橘种植新思路

彭山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都非常适合沙塘橘的种植。彭山县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湿润,常年多雨,夏季最高温度为30摄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温度不小于10摄氏度,温度和降雨量都非常适合沙塘橘的种植;彭山地区的土壤受到多年的耕种方式和施肥习惯的影响,土壤呈现弱酸性,并且粘性高、易板结,在种植沙塘橘时,应该多施加一些有机肥,使用一定量的生石灰改变土质的酸性。

2.1积极准备除草工作

在水稻田里种植沙塘橘,由于肥水充足,除了沙塘橘长势凶猛外,杂草的生长速度也非常惊人。所以在种植沙塘橘之前就应该提前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尤其是在种植沙塘橘的第一年,杂草很容易高于果树,由此引发的病虫害会给沙塘橘带来灭顶之灾。可以说除草是在水稻田里种植沙塘橘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果树处于幼年时期就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沙塘橘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2.2提前规整洼坑区域

沙塘橘具有喜干怕涝的习性,根系可以向下生长60厘米左右,但是种植到水稻田里之后,往往会因为水稻田的犁底层硬而不能向下排水,严重影响沙塘橘的正常生长。所以,要想使得沙塘橘能够丰收高产,既要提前规整好洼坑地段,增大耕作层,使得沙塘橘果树的根系可以最大限度的生长。

2.3提高种植机械化的比率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大都采用良种的手法,即运用无病嫁接苗种植的办法,使用先进科学的栽培基础,再根据种植地域的温度、气候、土壤等条件,形成产业化管理,机械一体化生产,最终实现沙塘橘种植的优质高产。

2.4做好防涝工作

本文已经提到过,沙塘橘具有喜干怕涝的习性,所以种植在水稻田里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条件影响。在南方很容易遇到大雨天,如何做好防涝工作,是果农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果农会选择提前在水稻田内挖好排水道,在大雨的天气可以保证水稻田内的积水能够顺利排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修建小型的水利设施,既可以方便果农灌溉果树,又能节约用水。

3结论语

[1]潘楠.如何在四川种出优质丰产de沙糖橘.《四川农业科技》.2014年7期

[2]区善汉,莫健生,张社南.广西沙糖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南方园艺》.2014年5期

[3]沈兆敏.沙糖橘产业快速做大的经验及持续发展对策建议.《果农之友》.2014年9期

关键词:植物检疫;存在问题;对策

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指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成法规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人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人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或控制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确保农林业安全生产。

一、植物检疫工作的步骤

目前,我国的植物检疫工作分为对内检波(国内检疫)和对外检疫(国际检疫)两方面。主要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疫机关,会同交通、邮电、供销及其他部门根据捡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局部地区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我国对内检皮以产地检疫为主,道路检疫为辅;对外检疫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进出口的物品进行检疫处理,以防止新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随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或由国内输出。

1、调查研究,确定检疫对象

调查研究是开展植物检疫的基础。病虫害及杂革的种类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的病虫、杂草都进行检疫,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对各地病虫害的普查、抽查或专题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以便确定检疫对象,采取检疫措施。

确定植物检波对象的原则和依据是:一是危险性的,即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病、虫、杂草;二是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杂草;三是借助人为活动传播的病、虫、杂草。

如有些病虫害尽管危害严重,但已在各地普遍发生,且可以随气流等作远距离传播的,就不应列为植检对象。另外,植物检疫对象的名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或补充。

2.划定疫区和保护区,采取检疫措施

经过调查,把已经发生检疫对象的地区划为疫区,未发生但可能传播进检疫对象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对瘦区要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逐步消灭检疚对象。对保护区要严防检疫对象传人,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3.检验及处理

(1)报验调运和邮寄种苗及其他应受捡的植物产品时,应向调出地有关检疫机构报验。

(3)检验植物检瘦的检验方法有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和栽培检验等。检疫机构人员对所报检的植物及其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到达现场后凭肉眼或放大镜对产品进行外部检查,井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显微镜俭及诱发实验等。

(3)检疫处理经检验如发现检疫对象,应按规定在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处理。

一般方法有:禁止调运、就地销毁、消毒处理、限制使用地点等。

(4)签发证书经检验后,如不带有检疫对象,则检疫机构发给国内植物检疫证书放行,如发现检疫对象,经处理合格后,仍发证放行;无法进行消毒处理的,应停止调运。

二、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当前交通道路十分方便,植物产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而各省植物检疫工作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况,给植物检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分析了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当前,检疫工作主要在水稻种子、花卉苗木、蔬菜种子上普遍开展,进行了规范化的产地、调运检疫。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特色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草皮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农产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频繁,调运量不断增大,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不但任务繁重,而且面临的形势严峻。

1、植物检疫的品种范围较窄。客观地说,目前只有水稻种子、蔬菜种子进行了规范化的产地、调运检疫。其他如水果类、蔬菜类、商品粮等大量农产品的产地、调运检疫很少开展。

2、调运带证率较低。从事农产品及花卉苗木等植物生产经营单位对植物检疫法规及工作内容了解甚少,部分经营者认为检疫就是收费。极少数经营者很不配合,严重影响了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及花卉苗木普遍存在无证调运现象,以汽车运输的尤为严重。大部分经营者认为,只要取得农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明编号,运输时就不需要办理调运《植物检疫证书》。据调查,在持证运输的农产品及花卉苗木中,省内调种带证率明显低于省间。

4、植物检疫实施难。虽然有相当完善的植物检疫法规但实际操作难。农业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云南省植物检疫办法》等对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规范化检疫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大多数应施检疫的植物及产品的产地调运没有检疫。

三、当前植物检疫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遭受到诸多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更严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植物检疫条例》和《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植物检疫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植物检疫工作应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才能保障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严格的植物检疫待检产品登记制度,做好与检疫有关农产品的市场调查

2、实施申报检疫证明编号制度,让公众参与检疫监督,保护消费者利益

检疫证明编号包括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植物检疫证书编号和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审批单编号。

近年来,山东农业厅先后制定下发了许多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为实行编号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本辖区内从事农作物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应要求其按时申报检疫证明编号,检疫证明编号必须标注在销售的包装物上,以表明该包装物内种苗已实施检疫。

凡建立种苗生产基地的单位和个人,在建立基地前首先向县级植物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种子生产基地植物检疫申请表》。县级植物机构接到申请后,结合作物疫情历史资料及实地考察,证明该基地确无检疫性病虫后颁发《种子生产基地植物检疫证明》。种苗生产基地播种的种子必须是检疫合格的良种,生产季节应申请产地检疫,经检疫合格后颁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种子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收藏。

对于从外地调入的包装物上无植物检疫标志的种子应在查验《植物检疫证书》的基础上严格复检,补给检疫证明编号,对于不适宜包装的无性繁殖器官果树花卉苗木及其他不易包装的种子要根据《产地检疫合格证》及《植物检疫证书》收藏或调运。

3、建立执法汇报检查制度,维护市场检疫秩序

植检机构要充分发挥独立的执法职能,对检疫职权内的大案要案,在处理时决不能手软,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抗压,要不定期组织检查,每年至少安排1~3次大检查。先由各户自查,然后再进行抽查,抽查采用面谈、询问、仓库检查和账目检查等形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检疫证书包装上的种子检疫编号、标签是否齐全、疫情携带情况等,对于拒查、不汇报和屡教不改的经营户必须依法惩处,以维护市场检疫秩序。

4、加强检疫员培训,提高检疫检测手段

植物检疫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是搞好植物检疫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及时组织新老检疫人员学习植物检疫法规、规章和检疫新技术,熟练准确地掌握植物检疫执法的程序及其技术规范,提高检疫执法水平。因此,必须坚持定期培训学习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植物检疫队伍。另外,为满足迅速发展的国内植物工作检疫的需要、实现植物检疫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上级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大检疫设备购置资金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检疫检测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THE END
1.防鼠防蝇防虫检查记录表(范本).docx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防鼠、防蝇、防虫检查记录表 检查日期 检查地点 防鼠灭蝇虫情况 检查员 备注 车间门口处 挡鼠板、灭蝇灯() 原辅料库门处 挡鼠板、灭蝇灯() 成品库房处 挡鼠板、灭蝇灯() 车间门口处 挡鼠板、灭蝇灯() 原辅料库门处 挡鼠板、灭蝇灯()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16/8023014073004110.shtm
2.虫鼠害防治及日常巡查记录表2018.xls虫鼠害防治及日常巡查记录表 实施区域:厂区 年 月实施防治及检查日期 项目及措施 防治及检查频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杀虫 灭鼠 措施 杀虫喷剂 10-15天/次 灭蝇灯 1日/次 樟脑丸 一周/次(第三天收回) 扑鼠...https://www.taodocs.com/p-458882735.html
3.虫鼠害的严重危害与防治的必要性,防治及日常巡查记录表虫鼠害防治及日常巡查记录表 :以上贴子已是全文,若需要此文档,可在下方进行下载。https://bbs.kuguanyi.com/thread-53088-1-1.html
4.食品企业虫害鼠害的控制计划防治蚊蝇害虫杀虫剂4.1监测频率:PCO人员根据防虫害鼠害图每天进行监测,发现死鼠统一收回,送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好相关的《虫害防治执行、检查记录表》。 4.2对灭蝇灯每月监测一次,排除蚊蝇、昆虫的堆积及清除灰尘,并做好记录。 4.3根据每天的监测情况及防治计划,每月对虫鼠害状况进行分析,并做虫害鼠害活动趋势报告,详细记录一月情...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0DAO0I0514EAHV.html
5.灭蝇灭鼠记录表(模板)灭蝇灭鼠记录表(模板)的内容摘要:食堂灭蝇灭鼠记录表(模板)填表人:审核:https://m.360docs.net/doc/0719348523.html
6.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制度和记录4.2.2正常营业期间,食品安全员每日根据《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检查,排查加工或销售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并将检查结果汇总记录在《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表上,可采用电子表格的形式予以记录。未发现问题的,也应当予以记录 4.2.3对于日管控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明确责任人,及时反馈门店店长或总部...https://www.360doc.cn/article/74190369_1116142184.html
7.食品企业OEM工厂准入评估细则食品企业OEM工厂准入评估细则,生产管理评审细则序号评审内容不可妥协事项(不可合作条件)1违反国家、地区、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生产过程合规性管理不符合。2无委托加工合同,合同到期未续签(只适用于再准入)3严重不符合《企业生产乳制品许...https://www.safehoo.com/Manage/System/Food/202409/5746652.shtml
8.虫鼠害环节质量控制点点检表记录信息至少包括检查日期、虫鼠害类型、防治设施编号、检查人 *15. 检查捕鼠工具、昆虫诱杀诱饵站、挡鼠板等是否有效 *16. 看是否有虫害尸体或虫害活动痕迹,发现有虫害尸体和活动痕迹应立即进行处理 *17. 如使用杀虫剂的,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遵从相关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并进行登记,质量管理员在《杀虫剂使用登记表》上...https://www.wjx.cn/vj/rXFUYKR.aspx
9.SC必知食品工厂虫鼠控制SOP分享SC知识SC查询4.2.4 外包虫鼠控制公司负责公司区域虫鼠杀灭药品(投放)补充工作,根据合同要求定期检查(投放)补充虫鼠杀灭药品,并填写《诱饵站服务报告记录表》。 4.2.5 外包虫鼠控制公司负责公司区域白蚁的监控及控制工作,每月对厂区32个白蚁诱杀箱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更换工作,如发现其它区域有较严重的白蚁危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http://sc.foodmate.net/show-3070.html
10.化妆品年度全套内部审核检查计划内审记录表及内审报告化妆品年度全套内部审核检查计划、内审记录表及内审报告 年度内部审核检查计划 1、内部检查目的: 为了使公司化妆品生产质量体系体系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要求以及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审查公司体系及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及预防,使公司体系持续有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10/10/79930059_1131016955.shtml
11.植物保护专业实习工作计划精选三十六篇继续加强农作物病虫防控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广农业措施统治技术、传统诱杀害虫技术、农业生态控制技术、网棚种植技术、频振灯诱杀技术、捕虫板诱杀技术。信息素诱杀技术、杀菌灯消毒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新型药械使用技术等10项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示范带动辐射,提升全县的植保技术水平。http://cnyspx.com/m/view.php?aid=3694
12.AIB认证《统一检查标准》综合虫害管理AIB认证咨询4.10.1.3 短期监控用的临时性虫害监控装置,应在单独的地图上进行标识。应依照综合虫害管理计划规定的频率进行检查和记录。 4.10.1.4 企业应记录所有对虫害监控装置进行的服务活动。 4.10.1.5 监控装置的检查结果可使用打孔卡、条形码、或明细表等方式进行记录,可以用纸面记录或电子文档的方式保存。 http://www.csr-csw.com.cn/service/901.html
1.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有生产记录进行控制以及档案的有效管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0职责 3.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生产记录进行控制。 4.0工作程序 4.1记录分类和管理 4.1.1生产记录。试验室根据要求设计记录样表。 4.1.2生产部负责将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数据进行记录在案。 https://www.jy135.com/zhidu/1302365.html
2.工厂常见飞虫,看来让你耳目一新。飞虫知识蝇类防治行业动态5服务记录整理 在现场服务的过程中应做好现场设施维护、虫情检测、风险环境评估等相关记录表和签字单的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真实,各相关表格填写要求一致,字迹要求工整、清晰。 6.客户签字确认 依据现场虫害设施维护记录、虫情记录、检查记录及对应的报告单,与客户进行沟通,汇报服务内容、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今后的...https://www.pcoyx.com/news/show-281.html
3.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精选8篇)二、安全检查表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 将受检对象事先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这种表就叫检查表。 2、特点: (1)内容系统、全面。 它列举了所有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并汇列成表,可以做到系统化,避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ek210y2.html
4.虫害实习报告7篇2.鼠害的预防: (1)库房、厨房使用粘鼠板,沿着入口和进门的两边放置,间距在5米左右放置1个(发现老鼠较多时,可减少至2米,并酌情增加放置数量;负责人应定期对粘鼠板进行检查,对捕捉到的老鼠妥善处理并更换新的粘鼠板,记录并每月汇总填写《消杀记录表》。频率:1次/天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702082422_1172428.html
5.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附录一、厂区虫鼠防治平面图 附录二、鼠虫防治装置(编号)清单 附件三、厂区防虫防鼠设施检查维护记录 附录一、厂区虫鼠防治平面图-1平面布置图:(根据实际情况标注防虫防鼠装置位置) 附录二、鼠虫防治装置清单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2 仓库,尤其是食品仓是各种视频集中存放的场所,同时也为各种昆虫鼠害提供了事宜的环境。https://www.yjbys.com/zhidu/4334736.html
6.虫害控制管理规定制度范文虫害管控防治措施模板1)灭蝇灯检查清洁频率:每年5-9月每15天一次,其他月份每月一次,视每年具体情况增加次数。 2)虫害踪迹检查:各车间5-9月每天检查昆虫情况,综合管理部负责鼠害踪迹检查和粘鼠板放置回收工作。 3)虫害控制分析情况:各部门每次发现虫害,都要分析源处,对于出现虫害较多的区域,应及时加强防护措施,并记录在案,综合管理部每...https://www.puchedu.cn/ziyuan/23926.html
7.SSOP除灭虫害控制程序HACCP质量体系质量管理4.5.2后勤保安部每日检查车间楼墙壁四周,查看是否有孔洞出现,如发现要通知工程部及时弥补,防止害虫进入车间。 4.5.3质检部每日巡检车间内与外界相连的窗、门等的防虫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相关文件 5.1《鼠点图》 6.记录 6.1《厂区环境卫生检查表》...http://www.shijieshipin.com/mobile/zhiliang/show-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