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的密度,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保证用药安全、规范,防止人、畜中毒的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管理处日常消杀控制管理。
三、职责范围
1、消杀单位负责日常消杀工作的执行。
2、客户服务部负责消杀工作的监督、记录及检查。
3、品质部负责对消杀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服务质量评价。
四、工作程序
1、承包消杀单位所用药物必须是爱卫办指定的合格药品。
3、消杀药物必须严格按照'施药规范'放置,严禁放在人、畜易接近的地方。
5、被消杀单位/场所在整个消杀过程中必须派专人跟踪、检查、监督。
6、每次消杀完成后,管理处一定要作好《消杀记录表》保证每次消杀质量合格。
7、管理处主任每月对检查人及记录表格进行核查,保证各项工作能正常的开展。
8、消杀区域
8.1各楼梯口的梯口、梯间及楼宇周围。
8.2会所及配套的娱乐场所。
8.3各部门办公室。
8.4公厕、沙井、化粪池、垃圾箱、垃圾周转等室外公共区域。
8.5员工食堂
9、消杀药物
消杀药物一般用灭害灵、敌百虫类喷酒剂等。
10、消杀方式
消杀方式以喷药触杀为主。
11.1每月对楼宇、绿化带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杀活动,每季对化粪池进行一次消杀工作,并跟踪记录。
11.2每15天对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卫生间、车库、排水渠等进行一次消杀活动。
12、进行消杀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12.1使用高效低毒消杀用品,按比例配制,用背式喷雾器按要求喷洒。喷洒时应做好预防措施,穿长衣裤,戴口罩,完工后换衣裤,用肥皂洗手。
12.3对广场外围进行喷洒时,尽量在顺风处喷洒,以减少对行人的影响。梯间喷杀时不要将药液喷在扶手或客户的门上。员工宿舍喷杀时不要将喷液喷在餐具及生活用品上。办公室、会所娱乐配套设施应在下班或营业结束后进行,并注意关闭门窗,将药液喷在墙角、桌下或壁面上,禁止喷在桌面、食品和器具上。
12.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加喷洒次数,并注意将被杀死的害虫尸体及时清除。
12.5每次消杀后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消杀记录表》上,存档。
灭鼠工作每月进行两次
14、灭鼠区域
14.1楼宇四周
14.2食堂和会所的娱乐配套设施。
14.3大楼内有老鼠出没的区域。
15、灭鼠方法
主要采取投放拌有鼠药的饵料和鼠胶。
16、投放饵料注意事项
16.1先放一张写有'灭鼠专用'的纸片。
16.2鼠药成堆放在纸片上。
16.3尽量放在隐蔽处或角落,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16.4禁止成片或随意撒放。
16.5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进行,必要时挂上明显标识。
16.6一周后,撤回饵料,期间注意捡死鼠,并将记录在消杀服务记录表中。
16.7消杀作业完毕,应将器具、药具统一清洗保管。
17、消杀工作的管理与检查
17.1消杀工作前,必须详尽地告诉作业人员注意的安全事项。
17.1.2现场跟踪检查,确保操作正确。
17.2每月会同有关人员对消杀工作按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消杀服务质量检验表,对上述资料存档一年。
为加强公司的消杀灭药物管理,保证人员的安全健康,特对药物的管理规定如下:
1、公司的药物主要是用于消杀灭工作,除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领用。
2、药物的'购买由安全生产部的安全员负责统一购买。
3、所购药物必须要求存放特定地点,有专人管理。
4、药物的进出库必须登记台帐。
5、药物进库、出库时,接收人与领用人必须签字。
小区消杀管理工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卫生消杀工作程序,净化大厦环境。
2、范围
适用于大厦卫生消杀工作的管理。
3、规定
3.1生活、消防水箱(以下简称水箱)的清洗、消毒。
3.1.1水箱的清洗参照给排水工作手册。
3.1.2水箱清洗一年一次。
3.1.3清洗标准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2垃圾中转站清洁、消杀
3.2.1生活垃圾每天及时外运并清扫干净。
3.2.2每月喷洒药物灭蟑螂、消毒一次。
3.3污水井、积水坑清理消杀。
3.3.1夏季每月一次喷洒药物消毒、灭蚊蝇。
灭鼠可请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投饵。
4、程序要点
4.1.1保洁领班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制定出卫生消杀工作计划。
4.1.2消杀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消杀对象
b)消杀区域
c)消杀方式选择与药物计划
4.2灭蚊、蝇、蟑螂工作
4.2.1每月进行一次灭虫消杀工作。具体参照各标准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消杀。
4.2.2消杀区域
a)各楼梯口、电梯间周围
b)垃圾中转站
c)生活水箱、消防水箱
d)污水井、集水坑
4.2.3消杀药物一般用敌敌畏、灭虫精、菊脂类药喷洒剂等。
4.2.4消杀方式以喷药触杀为主
4.2.5喷杀操作要点:
a)戴好胶皮手套和口罩;
b)将喷杀药品按要求进行稀释注入喷雾器里;
c)对上述区域进行喷杀
4.2.6喷杀时应注意:
a)楼梯口喷杀时不要将药液喷在扶手或门面上;
b)不要在业主上下班高峰期间进行喷药;
c)将药液喷在墙角、桌下或壁面上,禁止喷在桌面、食品和器具上。
4.3灭鼠
4.3.1灭鼠工作春、夏季每月进行一次。
4.3.2灭鼠区域:
a)大厦四周
b)大厦中常有老鼠出没的区域
4.3.3灭鼠方法主要采取投放拌有鼠药的饵料和粘鼠胶。
4.3.4灭鼠区域投放饵料应注意:
a)先放一张写有'灭鼠专用'的纸片;
b)将鼠药成堆状放在纸片上;
c)尽量放在隐蔽处或角落、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d)禁止成片或随意撒放。
4.4.5投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时挂上明显的标识。
4.4.6消杀作业完毕,应将器具、药具统一清洗保管。
4.4.7消杀作业应记录于《卫生消杀登记表》中。
1、《卫生消杀登记表》zc-12/b03
卫生消杀管理制度
一、小区中心事务员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卫生消杀工作的作业频次。
二、消杀区域包括:小区楼梯口、梯间及周围、各单位办公室、厕所、沙井、化粪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等室外公共区域及员工宿舍和食堂。
三、消杀工作每半月进行一次,并填写《消杀服务过程记录及质量检验表》
四、杀虫方式以喷药触杀为主,灭鼠方法主要采取投放拌有鼠药的.饵料和粘鼠胶。
五、投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时挂上明显的标识。
六、消杀作业完毕,应将器具、药具统一清洗保管。
七、消杀工作标准
1、检查仓库或地下室,目视无明显蚊虫在飞。
2、检查公共区域,目视无苍蝇滋生地。
3、检查室内和污水井,每处蟑螂数不超过5只。
4、抽检楼道、公共区域无明显鼠迹,用布粉法检查老鼠密度,不超过1%,鼠洞每2万平方米不超过1个。
八、消杀工作的管理与检查
1、消杀工作前,清洁绿化管理员必须详尽地告诉作业人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过期灭鼠药饵料的清理。
2、清洁绿化管理员每周检查一次消杀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将工作情况记录于工作日记中。
3、清洁绿化管理员现场跟踪检查,确保操作正确。
1.0目的
规范防疫消杀药品使用管理,确保正确安全使用。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区内防疫消杀药品使用管理。
3.0工作职责
3.1保洁领班负责制定有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及质量监控。
3.2保洁员负责依照本规定进行具体的防疫消杀药品使用。
4.0基本内容
4.2::喷洒药品时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长衣、长裤,工作时佩戴卫生口罩。戴防毒手套;喷药作业完毕后换衣裤,并用肥皂洗净手、脸和喷药工具,将剩余药品和药品空瓶/袋如数交回仓库集中保管。
4.3药物不慎溅至皮肤或脸部时,及时用水冲洗,以免中毒或灼伤皮肤,凡接触过药物的手或手套,未洗干净前,不能触摸家私或食品用具。
4.4在小区内使用药品应杜绝使用剧毒,有效期长及具有强刺激性气味的药品,应使用高效低毒防疫消杀药品。
4.5使用各种药品的浓度应准确,严格按比例配制;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配合时,用量要准确,避免降低药效或产生药害。
4.6喷洒药品时要注意风向,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切勿迎面喷药。
4.7喷洒药品时要求均匀,以防多药处出现药害,少药处害虫未除。
4.9员工宿舍喷杀时不要将药液喷在餐具及生活用品上;食堂喷杀时不要将药液喷在食品和器具上。
4.10办公室、会所及娱乐配套设施应在下班或营业结束后进行,并注意关闭门窗;将药液喷在墙角、桌下或壁面上,禁止在桌面、食品和器具上。
4.11在使用药品时,必须有领班现场指导进行药品配制。
4.12各种防疫消杀药物应贴上标记,使用药物后,应放回原处,必须妥善保管,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5.0环境因素控制
5.2注意节约。
5.3对空气质量有影响的施药、排污作业应事先通知客户,并采取有效驱冲措施。
6.0支持性文件与记录
6.1《防疫消杀操作规程》
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1、进出校门要自觉下车,进入校门后按规定停放自行车。2、上下楼自觉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拥挤。3、严禁在楼道上,教室内追逐打闹和奔跑,以免滑倒和摔伤。...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秩序,规范选矿厂员工工作行为,根据选矿厂实际管理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选厂职工,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提前20分钟到车间会议室报到,参加班前会议,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否则按旷工对待。...
为了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控制学校结核病重大疫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学生宿舍楼的安全保卫、组织纪律、清洁卫生及财产、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学生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特制订本宿舍规则。一、学生一律按指定的房间、床位住宿,不随意迁动,不串宿舍,不住宿他人床位,每宿舍选一名宿舍长,负责本...
物业园区工程部设备管理模式1、工程部内按设备系统类别划分区域,对整场进行物质备案。并将工作相应岗位合并为两个班组。班组内人员由领班按任务所需和个人专业特长分配不同岗位,但可以根据排班和实际任务的需要,调整到本班组的其他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