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1.1酒类企业应识别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并应考虑源于体系之外的过程;适宜时,应包括服务.

1.1.2酒类企业应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1.1.3酒类企业应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1.1.5酒类企业应监视和测量这些过程,以实现策划的结果.

高级要求

1.1.7*酒类企业宜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以实现策划的结果,并持续改进.

1.2食品质量安全方针

1.2.1酒类企业应有明确的,形成文件的食品质量安全方针,以作为质量安全目标建立的框架.

1.2.2所有监督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应理解食品质量安全方针,并遵照执行.

1.2.3酒类企业应在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部门和岗位建立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目标.

1.2.4酒类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目标应可测量,并有时限性规定.

1.2.5酒类企业应在内部执行食品质量安全目标,并定期评审.

1.2.6*全体员工宜充分了解食品质量安全方针.

1.3食品质量安全手册

1.3.1食品质量安全手册应包含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所覆盖的范围,并描述其参考的文献.

1.3.2食品质量安全手册所规定的要求应充分得以执行.

1.3.3食品质量安全手册应包括删减的内容和理由.删减的内容只限于对本规则第5章的内容;所删减的内容不影响组织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否则,不可以声称符合本规则的要求.

1.4文件要求

1.4.1文件控制

1.4.1.1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包括程序,作业指导书和产品规范应受控;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也应受控.

1.4.1.3应建立并实施文件控制程序,其中应规定文件的发布,检查和批准的要求,以及文件作废和更新的处置,并予以执行.

[page]

1.4.1.4应建立程序文件,以确定识别,保存和保护文件所需的控制方法.

1.4.1.5应记录文件更改的原因.

1.4.1.6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1.4.2程序文件

1.4.2.1酒类企业应编制和实施程序文件和(或)作业指导书,并遵照执行;这些文件应包括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及质量有影响的所有过程.

1.4.2.2程序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以便能正确应用;在使用处应有适宜的版本.

1.4.3记录管理

1.4.3.1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程序,以规定对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及质量有影响的记录的进行标识,储存,保护,检索和处理,并规定保存期限.

1.4.3.2记录应保持清晰,并能够识别和检索.

1.4.3.3生产和检验的记录的保存期限应符合法律和客户要求.

1.4.3.4记录应易于识别和检索.

2管理职责

2.1管理承诺

2.1.1酒类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建立,实施和改进其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1.2酒类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和保持食品质量安全目标.

2.2.1酒类企业应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2.2酒类企业应建立评价顾客满意度的方法.

2.3组织结构和管理权限

2.3.1酒类企业应明确规定担任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及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员工的职责权限.

2.3.2应编制组织结构图.

2.3.3酒类企业应有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以及在关键岗位员工缺席时的替代安排.

2.3.4酒类企业宜确保全体员工清楚了解各自的职责.

2.4管理评审

2.4.2应保持所有管理评审记录.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资源需求.

2.4.4*管理评审过程宜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下信息的评价:

食品安全方针;

食品安全目标;[page]

检查结果;

顾客反馈;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纠正措施的状况;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经策划的可能影响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变更;

HACCP计划的验证;

改进的建议.

3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

3.1HACCP小组

3.1.1应指定HACCP小组组长或任命的代表,并应在小组内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1.2酒类企业应组建HACCP小组,并规定组员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

3.1.3HACCP小组的主要成员应具备理解HACCP原理和其应用的能力,必要时应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具备经验.

3.1.4如不具备上述专业知识时,应能从其他途径获得专家的意见.但并不免除酒类企业应承担的体系日常运行和保持的责任.

3.1.5*HACCP小组宜由多专业人员组成.

3.2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3.2.1酒类企业应制定流程图.

3.2.2应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特性进行描述,包括:

产品名称;

成分;

包装;

保质期;

储存条件.

3.2.3酒类企业应按产品(包括现有产品及新产品),生产线或加工地点来界定危害分析的范围.

3.2.4危害分析应包括法规的要求及与顾客达成一致的食品安全要求.

3.2.5产品描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物理/化学特性(包括PH值等);

加工方式(热处理等);

分销方法.

3.2.6酒类企业应考虑消费者对产品的预期用途,并进行描述.

3.2.7流程图应包括对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危害的出现,增加或引入的所有过程.当HACCP应用于特定操作时,应对该特定操作的前后工序予以考虑.

3.2.8应指定有能力的人按照流程图对工序进行充分的验证.

3.2.9*宜定期地评审危害分析.

3.2.10*危害分析宜包括对过敏源要求.

3.2.11*预期用途宜考虑易感人群和消费方式,如:团体进餐情况.

3.2.12*除流程图外,还包括厂区平面图,捕鼠图,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图.

3.3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3.3.1进行危害分析

3.3.1.1酒类企业应列出与各步骤有关的所有潜在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进行危害分析.[page]

3.3.1.2*危害分析宜包括对危害的识别和评价过程.

3.3.1.3*应为HACCP计划进行基于风险评估的危害分析,确定哪些危害具有如下特性,即:在食品安全生产方面,将它们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危害分析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个方面:

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健康的严重性;

危害存在的定量和(或)定性评价;

产品中毒素,化学或物理因子的产生和持久性.

3.3.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3.3.2.1确定HACCP体系中的关键控制点时,应考虑逻辑推理方法的应用(判断树),法规要求,客户要求.

3.3.2.2*确定关键控制点时,宜考虑危害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健康的严重性,控制措施对确定危害的影响程度,以及顾客反馈(包括客户投诉).

3.3.2.3*宜定期验证关键控制点对确定危害的控制能力.

3.3.3确定关键控制点(CCP)的关键限值高级要求

3.3.3.1应对每个关键控制点设定关键限值.关键限值应具体,可测量及(尤其在体系通过外部专有经验获得时)具有操作性.

3.3.3.2*关键限值确定的依据宜作为记录来保存,并定期对关键限值进行确认.

3.3.4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体系

3.3.4.1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并实施特定的监控程序;监控方法应能够监测关键控制点是否失控.

3.3.4.2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应快速完成.

3.3.4.3从监测中获得的数据应由指定的,有技术的和有权执行纠偏行动的人员来评估.

3.3.4.5当非连续监控时,宜合理地确定监控频率,以保证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确定的监控频率的证据宜作为记录予以保持.

3.3.5纠正措施

3.3.5.1应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特定的纠正措施,以使偏离恢复受控.

3.3.5.2纠正措施还应包括对受影响产品的评价和合理的处置.

3.3.5.3*宜查找导致偏离的原因,并将其作为HACCP体系改进的输入信息予以记录.

3.3.6验证与确认

3.3.6.1应建立并实施程序,以确定HACCP体系的有效性.验证应包括(但不限于):

HACCP体系和记录的评审;

偏离期间产品处置的评审;

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

3.3.6.2验证的频率应确保HACCP体系有效.

3.3.6.3在体系建立之初和影响体系要素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HACCP体系的各要素(包括: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进行确认.

3.3.7文件记录

3.7.2适宜时,HACCP体系的变化应整合到文件和记录中.

4资源管理

4.1总要求

初级要求:酒类企业应确定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以满足食品安全,合法性和顾客的要求.

4.2人力资源

4.2.1培训

4.2.1.1酒类企业应为其活动影响到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人员和合同方,提供适宜的培训.

4.2.1.2应保留适当的培训记录.

4.2.1.3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培训程序,包括合适于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程序应得以充分实施.

4.2.1.4对产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人员的能力应通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经验来证实.

4.2.1.5应定期评审培训程序的有效性.

4.2.1.6应对新员工进行适当的监督.

4.2.1.7*必要时,宜调整培训内容,方法和培训教师的技巧.

4.2.2健康检查

4.2.2.1酒类企业应确保其活动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至关重要的员工,包括临时人员,仅在初次和例行体检合格后方能在生产线上工作.

4.3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

4.3.1位置,场所和地面

4.3.1.1酒类企业应考虑不良因素对新厂厂区或仓库,以及产品可能造成的危害,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4.3.1.2.应明确界定工厂的边界.

4.3.1.3应采取适宜的保安措施.

4.3.1.4若厂区的自然排水不充分,应设立人工排水系统.

4.3.1.5应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厂区内可能对产品造成潜在危害的风险,如:垃圾场所,燃料区等不应在生产车间的上风向.

4.3.1.6应定期检查工厂环境设施(包括生产区,非生产区及周围地面),并保持记录.[page]

4.3.1.7*在加工车间的外墙宜有足够距离的无植被区.宜监视和维护覆盖草坪和植被的厂区环境.

4.3.2生产布局和产品流程

4.3.2.1酒类企业应适宜地设计从入料口到出料口的生产流程,以避免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4.3.2.2生产应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以避免任何潜在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污染.

4.3.2.3应有足够的工作和储藏空间,以确保操作能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4.3.2.4应确保现场检验设施不能对产品的安全构成危害.

4.3.2.5不能共存的物料,应以适当的方式存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以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4.3.2.6需要时,应配备专用的冷藏库.

4.3.2.7工艺流程应避免出现折返.

4.3.2.8应在布局设计时,考虑人流,物流(废弃物,原料,包装,半成品和成品)的分开.

4.3.3设备

4.3.3.1设备的材质和设计应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并便于清洁.

4.3.3.2设备应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清洁和维护.

4.3.3.3应识别并经常评价对产品安全和质量有影响的设备.

4.3.4员工设施

4.3.4.1当对员工的穿着有特定要求时,在进入生产,包装区域前(在适用时,应包括进入仓储区域),应为所有员工提供更衣设施.

4.3.4.2洗手设施应与员工的数量相适宜.

4.3.4.3卫生间的门和窗不能直接朝向生产,包装和储存区域;卫生间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4.3.4.5应为来访者或分包方提供单独的更衣设施.

4.3.4.6应提供充足的更衣室,其中个人衣物应和工作服分开存放.

4.3.4.7卫生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马桶应为水冲式,其数量应与员工数量相适宜.

4.3.4.8更衣设施应设置在直接进入生产区的地方.

4.3.4.9*吸烟区宜设立在生产区之外;只能在指定的区域吸烟.

4.3.4.10*宜为员工提供休息和饮水的场所,并避免对产品造成的污染.

4.3.5墙壁

4.3.5.1墙壁的设计,建造,装修和维护应能防止污垢累积,以减少冷凝物的产生和霉菌的滋生并便于清洁.

4.3.5.2墙角与地面的连结处和拐角处应为弧型.[page]

4.3.6地面

4.3.6.1地面的设计应满足加工的要求;地面应采用无毒的防渗透材料,并能适应不同的清洁用品和不同的清洁方式,且维护良好.

4.3.6.2应防止来自实验室的污水对产品造成的污染.

4.3.6.3来自高风险区污水的排放口应充分遮蔽.

4.3.6.4生产区的地面应有足够的坡度,以利于水流入适当的排水系统.

4.3.6.5*机器设备安装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宜考虑排出或溢出的水能直接进入排水系统,而不是流到地面.

4.3.7天花板和顶上装置

4.3.7.1天花板和顶上装置的设计,建造,装修和维护应能防止污垢累积,以减少冷凝物的产生和霉菌的滋生,并便于清洁.

4.3.7.2当使用吊顶时,应留有足够空间,以易于清洁,维护和检查虫害.

4.3.8窗户

4.3.8.1当窗户用来通风时,应安装适宜的纱窗来防止虫害的侵入.

4.3.8.2所有生产和包装区域的玻璃窗户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其破碎时对产品造成污染.

4.3.8.3宜避免使用玻璃窗.

4.3.9门

4.3.9.1当通往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和储存区域的门敞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虫害侵入.这些区域的门在关闭时应保证严密或充足的防护.

4.3.9.2门槛宜尽量不使用木质或其他类似的材料.

4.3.10照明

4.3.10.1工作区域应提供充足的采光或照明.

4.3.10.2所有生产区域内的灯具(包括灭蝇灯)应安装塑料防爆散射灯罩或套管装置.对那些不适宜使用塑料罩的高温照明灯应使用金属网罩.

4.3.10.3当无法采取措施控制照明设施可能造成的玻璃污染时,应建立并实施玻璃管制程序.

4.3.10.4*车间如使用灭蝇灯和紫外灯时,宜采用防爆式灯管.

4.3.11空调和通风系统

4.3.11.1原料,产品存储和加工区域应通风良好.

4.3.11.2当操作环境要求使用纱窗或安装过滤装置时,对相应的设备应有适宜的维护保养措施.

4.3.11.3需要时,应控制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排放量.

4.3.11.4在干粉处理区,应安装除尘装置.

5产品实现

5.1合同评审[page]

5.1.1酒类企业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予以记录.

5.1.2评审应在与顾客签订合同之前进行,并应确保:

产品要求得到了充分的识别和规定;

酒类企业有能力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5.2产品设计与开发

5.2.1适宜时,应进行试生产和测试,以验证产品配方及制造过程能生产出安全合格的产品.

5.2.2产品保质期的确定应:

考虑产品的配方;

包装方式;

加工环境;

储存条件等.

5.2.3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和结果应形成文件.

5.2.4应确保留样具有可追溯性;其保存条件应满足最终使用或测试要求.

5.2.5*在产品设计阶段,宜进行产品保质期的确认.

5.3产品规范

5.3.1酒类企业应确保制定包括以下方面的产品要求:

原材料(包括包装材料);

初级包装材料及终产品包装材料;

半成品(适当时)

成品;

分销或服务.

5.3.3产品规范应定期评审及更新.

5.4原料采购控制

5.4.1酒类企业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和相应国家标准.

5.4.2应制订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原材料的供方的准则.

5.4.3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发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5.4.4应建立和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5.4.5*宜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其产品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5.4.6*宜建立并实施书面的程序,用于酒类企业的原材料供方初始评审和持续评审,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5.5操作过程控制

5.5.1当原料,半成品或成品,过程和(或)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控制(包括温度等)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及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时,应进行充分地控制,监视和记录.[page]

5.5.2当选择优于微生物指标的物理和化学指标作为食品安全性,质量与合法性的控制参数时,应对这些参数和(或)环境进行监视和记录.

5.6特殊处置要求

5.6.1组织应建立特殊的处置程序以使产品安全,合法性及质量得到保持,并保持有关的记录.

5.7产品包装

5.7.2内外包装材料应分开存放.

5.7.3应建立并实施程序以确定产品包装符合规范.

5.7.4所有转基因产品或含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应当正确的标识.

5.7.5任何包装材料包括未用完的包装材料在送抵仓库前应得到有效防护.

5.8仓储

5.8.1应建立并实施程序以确保产品和物料通过标识和(或)接收单来达到先进先出的原则或按照客户要求执行,以确保其在保质期内使用.

5.8.2如需露天储存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5.8.3应建立适应不同产品特征需要的储藏库.

5.8.4宜尽量避免露天存放物料.

5.9产品分析

5.9.1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适宜的程序,设施,仪器及标准,实施与产品安全,合法性及质量至关重要的分析(至少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指标),必要时可分包.

5.9.2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和(或)接受过培训,并能胜任所承担的分析工作.

5.9.3应定期进行内部感官品评.

5.9.4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程序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5.9.5*若进行以产品安全或合法性至关重要的确认分析时,宜由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

5.10产品放行

5.10.1酒类企业应建立和实施合适的产品放行程序,以确保任何未满足规定要求

的产品不得放行.

5.11运输[page]

5.11.1酒类企业应确保所有用于运输原料(包括包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车辆要与其用途相适应,在运输含气酒类时,应考虑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并保持良好运行和清洁状态.

5.11.3应对出货货车的装载,清洗消毒,安全保护措施检查并记录.

5.11.4如运送的货物受天气影响而易受到损坏时,应在有遮盖的月台上装卸货物.

5.11.6*宜按照维护和清洁程序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

5.12可追溯性

5.12.1总体要求

5.12.1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必要的可追溯程序,并保持记录,以确保成品得以追溯.

5.12.2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可追溯系统,使该系统能够辨别产品批次和与原材料,内外包装材料的批号,加工和分销记录的关系.

5.12.4宜保持任何返工可追溯.

5.12.5*追溯系统宜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由原材料至成品都具有可追溯性.

6.运行控制

6.1个人卫生

6.1.1酒类企业应建立和实施书面的个人卫生规定.

6.1.2生产员工的指甲应符合食品卫生和质量的要求,保持干净,不能留长指甲.

6.1.3生产员工不应佩带手表和首饰,以及假指甲.

6.1.4生产员工不应使用香水,不能化浓妆.

6.1.5应确保生产员工按规定的频率洗手和消毒.

6.1.6员工不应在生产场所吸烟,吃零食和串岗.

6.1.7皮肤上有伤口或(和)破损处的员工,经适当包扎后,佩戴符合要求的手套后方可参加工作.

6.1.8应确保生产员工在进入卫生间前换下工作服,并确保在满足卫生规定后方可重新进入生产区.

6.1.9酒类企业应视产品受污染的风险程度,制订书面的对外来人员的卫生规定.

6.1.10*皮肤上有伤口或(和)破损处的员工不宜参加工作.

6.1.11*宜定期验证手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6.2工作服

6.2.1应提供适当的工作服给所有员工.

6.2.2工作服应定期清洗,必要时还应消毒.[page]

6.2.3应提供适当的工作服给外来人员.

6.2.4人员履行特定的规定后,方可进入高风险操作区.

6.2.5*当工作服由分包洗衣房进行洗涤消毒时,宜进行有效控制.

6.3维修保养

6.3.1酒类企业应确保对所有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6.3.2在维修时,应确保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合法性.

6.3.3清洁或更换照明设施和玻璃时,应把产品受到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6.3.4对产品安全性和质量有关键作用的所有设备,酒类企业应制定维修和保养计划.

6.3.5来自外部的维护人员和工程师应了解和遵守酒类企业的卫生标准.

6.3.6*宜建立并实施与设备维修和保养有关的食品安全书面程序,并保持记录.例如:设备维护后通知生产和消毒人员;维护后对零件和工具核对的工作程序.

6.4水质要求

6.4.1清洁或生产的加工用水至少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适当时,还应根据使用的用途及产品特性进行适当的水处理.

6.4.2对直接与产品接触的水,蒸汽或冰的质量应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定期检测.

6.4.3酒类企业应定期对直接与产品接触的水,蒸汽或冰的质量进行内部监测,以防止对产品安全造成威胁.

6.4.4生产用水的存放和供应设施不应对水的质量造成危害.

6.5清洁卫生

6.5.1酒类企业应制订书面的清洁和消毒规定,并予以实施,以确保产品在安全

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6.5.2清洁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法规要求,并与其用途相适宜.

6.5.3应对负责清洁和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适宜的培训.

6.5.4需要时,应有消毒过程,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污染风险.

6.5.5应制订和实施清洁计划.计划中应明确需清洁的区域,场所和设备及清洁剂和消毒剂的使用程序和种类,此外,清洁的频次和责任人也应明确.

6.5.6清洁剂及消毒剂的浓度,种类和使用方法应符合消毒程序中规定.

6.5.7*消毒过程宜包括对空气的净化.

6.5.8*验证并记录清洁及消毒程序的有效性;如有效性不能得到满足,宜采取纠正措施.

6.6隔离要求

6.6.1应防止原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间的交叉污染.

6.6.2适宜时,应有效地隔离高低风险加工区域,将产品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page]

清洗器具的设施及一般清洁设施的区域应与生产活动相分开.

6.7废弃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6.7.1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废弃物在加工区的堆积.

6.7.2生产区域内部和外部应设置垃圾桶,并清楚地标识和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6.7.4应使用加盖的垃圾桶,并应定期清除垃圾,以防止虫害的滋生.

6.7.5*当废弃物由分包方来负责处理时,宜进行有效控制.

6.8虫害控制

6.8.1酒类企业应有效地控制虫害.

6.8.2工厂内对实施虫害控制人员应予以适当的培训;培训的记录应予保持.

6.8.3排水口应有合理的设计,并应安装栅栏或闸门以防止虫害的进入.

6.8.4原料,包装材料和成品要妥善储存以减少虫害侵入的风险.

6.8.5应对防虫措施的结果进行记录.

6.8.6应建立虫害控制计划,并形成文件.

6.8.7应对虫害控制计划进行评估,并随实际情况而更新.

6.8.8应定期检查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以检验害虫控制的有效性.

6.8.9应对原料的接收进行彻底的检查,以避免虫害的引入.

6.8.10*宜由有资质的服务公司来进行虫害控制.

6.8.11*灭蝇灯和(或)诱捕器的设置宜和控制布局图一致.

6.9物理性和化学性物品污染风险的控制

6.9.1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产品的物理性或化学性污染的风险.

6.9.3筛子和过滤网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更换,避免污染产品.

6.9.4应控制源于操作区域上方的潜在污染风险,定期检查并记录.

6.9.5应控制生产区内的刀具数量;任何刀具的损坏或缺失应立即报告.

6.9.6*适宜时,在处理裸装产品的加工区域应禁止竹木制品的使用.

6.9.7*所有在原料处理,制备,加工,包装和存储区域的玻璃和类似物品宜登记

在册,并列出所在区域,定期检查.检查频率取决于风险分析的结果.

6.10金属探测与异物探测的控制

6.10.1酒类企业应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异物控制是否作为关键控制点,以评估是否需使用金属或其它异物探测设备.[page]

6.10.2若需使用金属或异物探测器时,应建立关键限值.对检测到金属或异物的产品应明确隔离和处理的措施.

6.10.3金属和其他异物探测器应定期监视和测试.应建立并实施设备失灵时应采取的程序.

6.11事故管理

6.11.1酒类企业应记录发生的事故,并予以防范.

6.11.2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事故管理程序,以确保能控制所有潜在的产品质量,安全和合法性方面的风险.

6.11.4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一套程序,一旦事故发生后,可及时通知已收到可能不安全和非法产品的客户.

6.11.5*如有可能,应配置备用的供电设备.

6.11.6*危机管理程序可包括:提名危机小组,联系名单,必要时的司法商议,可获得性,客户信息,产品回收和(或)召回,沟通计划和消费者信息.

6.12不合格品控制

6.12.1酒类企业应确保明确地识别,标识和隔离所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6.12.4所有不合格品应按问题的性质和(或)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处理.

6.13产品召回和撤回

6.13.3酒类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产品召回程序,以确保能控制所有潜在的产品质量,安全和合法性方面的风险.

6.13.4*产品召回程序宜易于操作,涵盖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因素,如存放和处置.

6.13.5*程序宜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其有效运行.

6.13.6*有关程序宜经常进行评审,如必要,宜进行修改以确保适宜.

7.监视,验证和改进

7.1设备和过程的确认

7.1.1应建立并实施程序确保当设备失效或过程偏离时,产品满足安全状态才能放行.

7.1.2酒类企业应建立和实施验证程序,以确保所采用的过程和设备能够稳定地生产安全,符合法规的产品,并符合期望的质量特性.[page]

7.1.3适用时,酒类企业应识别过程与设备——包括产品配方,加工方法,设备或包装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员的变化,以重新确认过程参数,这些过程参数确保产品的安全,合法和质量.

7.2监测设备和方法的控制

7.2.1酒类企业应确定对产品安全,合法性与质量起关键作用的测量设备.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应能对照溯源到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校准.

7.2.2应按照校准的要求,校准后对法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进行识别.

7.2.3校准和检定的结果应作为记录予以保存.

7.2.5酒类企业应对法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按规定的周期或在使用前进行检定或校准,以确保精度符合约定的参数.

7.2.6应有程序,防止当监视与测量设备超出限值时受影响的不合格品的放行.

7.2.7当发现法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没有按照规定的限值操作时,应按程序规定采取措施.

7.2.8*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酒类企业宜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7.3投诉处理

7.3.1酒类企业应建立管理顾客投诉的有效系统.

7.3.2酒类企业应针对投诉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予以记录.

7.3.3应针对问题的严重性和发生的频次,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7.3.4*投诉信息宜用于改进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避免投诉再次发生.

7.4内部检查

7.4.1酒类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以确保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7.4.2内部检查工作应由胜任的人员进行,检查人员需独立于被检查区域(部门).

7.4.5*内部检查的范围和频率应按有关活动的风险程度制定.

7.4.6*应监视检查的结果,以确保实现预期的目标.

7.5纠正措施

7.5.1酒类企业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

7.5.3有关纠正措施的职责与权限应在文件中予以规定.

7.5.4应验证所有纠正措施,以确保其有效性.

7.5.5*宜验证纠正措施,其结果应确保系统不断改善.

7.5.6*宜建立机制,分析与产品的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有关的不符合的原因.

THE END
1.病案科库房安全巡查记录表.docx病案科库房安全巡查记录表日期当日温度当日湿度环境消防设备空调系统有无霉变有无虫蛀有无鼠患有无丢失巡查员备注:正常保持温度1420,相对湿度为4560,巡查时间为每周二 病案科库房安全巡查本 2023年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738096.html
2.日常巡查Excel表格模板下载安全生产日常巡查记录表excel模板 25111 电梯日常巡查维护记录表Excel模板 1067 电梯日常巡查表excel模板 636 日常消防巡查表excel模板 543 黄色简约秩序维护员日常巡查记录表 excel模版 394 水绿色简约库房日常巡查记录表 362 通用安全生产日常巡查记录表excel模板 ...https://www.tukuppt.com/excelmuban/richangxuncha.html
3.054公司厂区消毒记录表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054-公司厂区消毒记录表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94974-1-1.html
4.消杀工作记录表消杀工作记录表范文模板消杀工作记录表是包括:擦玻璃、全面持尘、表面保养、清洁地板、厨卫去污消毒、清理装修痕迹、打蜡等。消杀工作记录表表格免费下载由华军软件园为您提供,源文件为xlsx格式,下载源文件即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样式,更多有关消杀工作记录表表格模板下载请关注华军软件园。 https://mip.onlinedown.net/soft/10033760.htm
5.虫害检查控制记录表.xls虫害检查控制记录表.xls 3页VIP内容提供方:173***6381 大小:16.11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2-10-08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2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虫害检查控制记录表.xls关闭...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22/5010210224004342.shtm
6.虫鼠控制管理规程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车间外围使用专用杀虫剂进行虫害杀灭,每年的夏秋季节(5—10月份或根据年度气温情况),每月至少两次使用杀虫剂喷洒,其他季节每月喷洒一次,并填写《杀虫剂配置及喷洒记录》。 3.2注意事项 3.2.1杀虫剂的出入库必须做好《病媒生物防制消杀药品出入库记录表》。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69904.html
7.车间防蝇防鼠记录表(表格模板DOC格式)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doc 上传者:suijiazhuang时间:2021-12-23 医疗器械库房管理制度(表格模板、DOC格式).doc 医疗器械库房管理制度(表格模板、DOC格式).doc 上传者:m0_66675689时间:2022-01-30 车间清洁消毒记录表.pdf 车间清洁消毒记录表.pdf ...https://www.iteye.com/resource/weixin_38523618-13582837
8.防蝇防鼠防虫害情况记录表.docx储存区是防蝇防鼠防虫害情况记 录表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防蝇、防鼠、防虫害情况记录表编号:部门:年份:月份: 日期点检项目 通道是否畅通. 储存区是否通风. 储存区是否干燥地面是否干净 车间、库房是否定期打扫车间、库房里发现是否有漏雨 ...https://www.taodocs.com/p-698455796.html
9.霍山县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招标公告验记录一致, 现场抽查的产品所使用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与产 品标签的配料表一致;建立有生产投料记录,记录完整,包括有投 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生产车间未发现 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 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专门存放,并及时处理,投料记录 中未发现非食...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5494407-1.html
1.关于生产车间6S管理标准6.4作业指导书、记录等挂放或摆放整齐、牢固、保持干净,标示清楚; 6.5保养卡、点检表、考勤表、流转卡等表格、卡片按时填写记录,定位放置、 标示清楚。 7.转运工具 7.1机动、非机动铲车、手推车,三轮车、物料车、工具车等转运工具定位放 置,有管理责任人和部门编号标识; ...https://www.cn6szx.com/html/201705/4534.html
2.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及记录表7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明显标示、分类贮存,与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8生产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有相应的记录9监控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定期检定或校准、维护,并有相关记录10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的使用情况并有相应检查记录,生产场所无虫害迹象11...https://www.yxfsz.com/view/1720493337209835522
3.虫害实习报告5篇流程图见虫害控制篇附录2 (1)制定本市场的消杀计划。 (2)按计划实施消杀。 (3)消杀结束后由连锁店值班经理根据消杀作业情况及时填写《消杀记录表B》并上报中心店。 (4)连锁经理或消杀负责人追踪消杀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补杀,补杀后也需填写《消杀记录表B》(5)中心店每月收集各连锁店的《消杀记录表B》汇总后填写...https://www.oh100.com/a/202103/3108894.html
4.虫害实习报告7篇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702082422_1172428.html
5.食品生产车间应防止虫害孳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 灵感思维 B. 联想思维 C. 假说思维 D. 类比思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不属于为促成电子商务交易订单完成的共的是()。 A. 电子商务信用 B. 电子商务认证 C. 电子商务物流 D. 电子支付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初按之不甚热,...https://www.shuashuati.com/ti/c6f7df58987e45bb8a5ab01694237885.html?fm=bd8cb39a6d00be9bee6538ff1ac6f32c4e
6.快收藏!食品生产常用表格汇总,你需要的都有质量管理综合1.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 2.原料验收记录 3.入库单 4.投料记录 5.关键控制点 6.清洁消毒记录 7.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 8.半成品检验记录 9.包装记录 10.成品检验记录 11.产品留样记录 12.销售开单 13.运输交付记录 14.防鼠、防蝇、防虫害记录 http://www.shijieshipin.com/mobile/zhiliang/show-6967.html
7.车间规章制度(2)接班人员应按时到达工作地点,做好接班准备,接班人须认真查阅交班记录和听取交班情况。 (3)接班人员未按时到班者,交班人员应报车间负责人,但不得擅自离岗,直至有人顶班为止。 (4)交接班时如遇事故,应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办理交接手续,接班人员应积极协助交班人员处理事故。 https://www.cnfla.com/guizhangzhidu/2195823.html
8.虫害控制管理规定制度范文虫害管控防治措施模板2)虫害踪迹检查:各车间5-9月每天检查昆虫情况,综合管理部负责鼠害踪迹检查和粘鼠板放置回收工作。 3)虫害控制分析情况:各部门每次发现虫害,都要分析源处,对于出现虫害较多的区域,应及时加强防护措施,并记录在案,综合管理部每年做一次全面分析,结果用于指导来年的虫害预防。 https://www.puchedu.cn/ziyuan/23926.html
9.食品生产企业自检的自查报告(通用10篇)制定有卫生管理制度及记录,确保环境和工器具符合要求;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通过班前班后卫生检查表、每周个人卫生检查表、人员进入车间登记表等记录确保加工人员和进入车间非加工人员的着装和卫生符合要求;生产区采用灭蝇灯、纱网、胶帘、挡鼠板等防虫害措施;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34674.html
10.铲车司机操作规程(精选13篇)设备检查维修记录表 10.2记录要求 篇9:吊车司机操作规程 1、起重机司机专门训练,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合格证,方准上岗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重设备。 2、进行起重作业前,起重机司机必须检查各部装置是否正常,钢缆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制定器、液压装置和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灵敏,严禁起重机各工作部件带病运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h6oft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