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鼠妇),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数据显示在阴暗处发现的潮虫数量远大于明亮处。
(1)通过观察结果可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
(2)此后,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材料用具:_____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等。
②实验装置:铁盘放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一侧盖玻璃板。
③方法步骤:分组后在铁盘两侧放入相同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统计10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鼠妇数。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⑥表达交流:计算各组10次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3)本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怎样处理?_____。
【答案】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10减少实验误差光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1)根据同学们的记录数据,在阴暗处发现的潮虫数量远大于明亮处,因此可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①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等,纸板和玻璃板可以将铁盘分成明亮和阴暗不同的两种环境,10只鼠妇可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
⑥表达交流:计算各组10次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本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在实验中设置的是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光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应将鼠妇放回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你会发现细胞核不在细胞中央,而是位于细胞的一侧。造成这种现象的的原因是()
A.细胞质的流动B.细胞的分裂C.细胞核的活动D.液泡的挤压
【题目】血吸虫是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畜的血管内,引起肠炎,肝硬化等疾病。我国科研工作者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总结出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是()
A.消灭钉螺B.避免下水作业
C.不吃草鱼、鲫鱼等淡水鱼以及虾类D.不吃猪肉
【题目】下列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洋葱表皮B.松树C.叶肉D.桃花
【题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关于诗句中黄鹂和柳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结构层次是完全相同的
B.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C.它们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黄鹂的心脏、柳树的种子都属于器官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以绿豆种子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装置
种子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20粒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A.甲与乙是一组对照实验,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
B.乙与丙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甲与丁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
D.该实验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中给鼠妇提供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欠
明亮
0只
1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
(4)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___________
【题目】将下列植物类群与其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①藻类植物A、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②苔藓植物B、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③蕨类植物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题目】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