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鼠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鼠害防治办法。
背景技术: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m~4800m,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区内气候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
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受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这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冰川、湿地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据年统计,这里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8%,其中近10%的退化草地已沦为裸地,即“黑土滩”。大面积优质草场的退化是这里面临的首要问题。
鼠害肆虐是大面积优质草场的退化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三江源地区每公顷高原鼠平均洞口为1624个,每公顷有高原鼠120只,每年消耗牧草47亿公斤,相当于286万只羊一年的食草量。鼠害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同时鼠类的啃食、掘洞等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裸地,加速了退化草地的发生。
每年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鼠害防治,目前,鼠害传统防治的主要手段为:
(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前期效果显著,但后期减弱,且成本高,土地污染严重,很容易造成其他野生动物及牲畜中毒;
(2)物理防治:成本高,虽然相对环保,但效果有限,弊端多。
目前,国家提倡生物防治鼠害方法,利用鼠的天敌防治,也出现了利用以下方法进行鼠害防治:
(2)鹰:鹰是鼠的天敌之一,但是鹰还会对鼠的其他天敌进行捕猎,尤其是蛇、狐狸,不利于鼠害防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生物鼠害防治办法,可将鼠害降到最低程度,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草地资源损失;且不会破坏生物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在鼠害区域里,每300亩-350亩建立一个鼠的天敌沙狐、赤狐、草原猫的人工动物穴洞;
所述人工动物穴洞包括假山和穴洞,所述假山高1m-2m,占地面积为10m2-20m2,在假山底部向上20cm-25cm处开凿1-2个所述穴洞,所述穴洞,洞口面积为0.3m2-0.4m2,洞底面积为0.5m2-0.6m2,洞深1.5m-1.8m;利用沙狐、赤狐、草原猫进行鼠害防治。
优选的,所述假山建造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或者石头。
优选的,所述假山表面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穴洞洞口顶部突出15cm-20cm。
优选的,所述穴洞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穴洞的横截面为方形。
优选的,所述人工动物穴洞周围20km-30km内不能设置鹰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沙狐、赤狐、草原猫灭鼠,它们无需冬眠,且不会对鼠的其他天敌造成伤害;
(2)三江源地区自然条件严酷,人工动物穴洞结构简单、坚固,保温,可对鼠的天敌沙狐、赤狐、草原猫提供保护,有利于沙狐、赤狐、草原猫的繁衍生息;
(3)将鼠害降到最低程度,最大程度的减少草地资源损失;
(4)不会破坏生物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5)保持生物多样性;
(6)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剖面图;
图1、图2中,1-假山,2-穴洞,21-穴洞洞口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生物鼠害防治办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在鼠害区域里,每300亩建立一个沙狐、赤狐、草原猫的人工动物穴洞,所述人工动物穴洞包括假山1和穴洞2,所述假山1高1m,占地面积为10m2,在假山底部向上20cm处开凿1个所述穴洞2,所述穴洞,洞口面积为0.3m2,洞底面积为0.5m2,洞深1.5m。
实施例2:
如图2,一种生物鼠害防治办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在鼠害区域里,每350亩建立一个鼠的天敌沙狐、赤狐、草原猫的人工动物穴洞1,所述人工动物穴洞包括假山1和穴洞2,所述假山高2m,占地面积为20m2,在假山底部向上25cm处开凿2个所述穴洞2,所述穴洞,洞口面积为0.4m2,洞底面积为0.6m2,洞深1.8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