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灾害治理8篇

[关键词]草原资源虫害生物和生态治理

近些年来,草原虫害问题较为频繁,严重影响到草原资源保护,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化学药物治理虫害,将对草原带来严重的污染,牲畜在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青草后,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农药中毒现象,种种弊端始终被诟病。基于这一问题,对草原虫害问题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草原虫害问题,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成本低,为草原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看来,加强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草原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草原植被退化严重

草原虫害是危害草原资源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草原植被退化严重,出现沙漠化,很多植被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植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同时也为草原虫害问题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旦牧草返青,害虫将开始大肆的破坏草原资源,病大量产卵繁衍,害虫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大量草场被害虫啃食殆尽,失去了原有的放牧价值,草场植被荒漠化,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1]。

1.2气候条件适宜

由于草原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更适合害虫生长、繁衍,每年草原温度和适度的变化都会加剧害虫数量增长,尤其是冬季降雪和春季降水对虫卵孵化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空间,气温骤升或者持续干旱的气候对于害虫生长尤为有力。一旦在适宜的环境下,害虫将大肆繁衍和生长,这就为草场带来严重的打击。

1.3过度放牧

2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

由于草原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对于草原资源的危害性也在逐渐加重,为了能够保护草原资源,抑制荒漠化现象持续加剧,减少虫害滋生,采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措施,取代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理模式,能够有效起到治理虫害问题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治理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1加大宣传力度和技术培训

2.2利用生物和生态治理技术,降低草原污染

2.3强化专业应急生物和生态防治能力

在草原上虫害频发区域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一支专业草原防虫和防火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知识教育和实战训练,不断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草原虫害防治队伍[5]。

2.4加强生态治理

草原虫害治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长远的规划,采用轮牧、休牧和禁牧等措施,为草原青草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草场生长和发育空间,为荒漠化的草场赋予新的生命力,维护草原生命平衡。

结论

综上所述,草原虫害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严重损害到草原资源,不利于草原放牧业生产活动开展,对此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虫害治理队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生物和生态治理模式,消灭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健,陈瑞军.草原虫害的生物和生态治理探讨[J].北京农业,2015,32(3):47-47.

[2]张焕强.河北省:加大生物防治及生态治理[J].中国畜牧业,2011,27(22):33-34.

[3]张爱玲.肃南县大力推广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技术[J].中国农资,2014,12(8):269-269.

猛将军因蝗而死,其神位设置也与蝗灾有关。其职能已发生变化,成为专职驱蝗的神灵。此时刘猛将军庙祭祀已扎根民间,广为流行,已是欲罢不能。经李维钧奏请,雍正随即改变了对刘猛将军的态度。刘猛将军自明末清初再兴后,广泛兴建,这与官府大力推行有很大关系。满清一些皇帝相信猛将军驱蝗灵验,常敕令兴建:雍正二年,“每有蝗蝻之害,土人虔祷于刘猛将军庙,则蝗不为灾”,因此“饬各直省建刘猛将军庙”。民国《定陶县志》也载,“雍正三年知县叶亮奉勅建。”雍正连续敕令兴建猛将庙,足见对该庙的信奉程度。

咸丰《朝邑县志》:“饬各直省建刘猛将军庙”。史料也显示朝廷肯定刘猛将军驱蝗功能对于此庙推行的重要作用,“将军之神力赖圣主之褒勅而直行于西北,永绝蝗蝻之祸,其功亦不伟欤。”地方官及百姓对刘猛将军的信奉也是广泛建庙的主要原因之一。“乙亥年沧、静、青县等处飞蝗蔽天,维钧时为守道,默以三事祷于将军,蝗果不危害。”刘锜一生于江淮间统兵抗金,民间祭奉他,希望他在当年大显神威的地方显灵,驱除由敌方而来的蝗虫。因此,其最初信仰当始于民间,是人民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

在各方信奉的情形下,刘猛将军庙逐步向四周扩展。同治《桂阳州志》:“咸丰八年飞蝗入湖南各府县,遂及州境,知县俞晟修祠祀,立刘猛将军神牌于中,明年蝗不为害。蓝山刘猛将军祠在城隍庙侧。”民国《隆安县志》:“刘猛将军庙在高公祠右,咸丰四年知县丘玉璋建。”咸丰《朝邑县志》:“关西旧无蝗,道光十五六年自河南浸而西,不至蔽天,而群飞甚众,上宪下令捕蝗,又饬所在建刘猛将军庙。”光绪《顺天府县志》:“刘猛将军庙雍正二年奉敕建,今合祀于八蜡庙。”由此形成以江淮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态势,其分布密度与中心区的距离成反比。

传统害虫防治观念

体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嘉庆《旌德县志》记载八蜡祭仪:“每岁腊月上戊日例祭。八蜡之神至期,主祭官補服行二跪六叩头礼,进香奠帛、献爵焚祝俱与祭。钦颁祝文:具官某敢昭告于八蜡之神曰:稼种百谷,天施地生,耕耘收获,惟神之灵,无灾无害。又因乃成,报功崇本,享祀苾芬,四方九土来格来歆尚饗。……以蜡为索,始于伊耆,历夏殷周秦为名不一。至元明祀废。国朝雍正十二年奉檄通行,每岁用十二月上戊日设祭仪。祭品悉照先农典礼。在于县编祭祀银两内,通融办理,并钦颁祭文。”包括祭期、祭仪、祭因、历史演化、清代祭祀概况等。八蜡之祭已成为一种文化融入社会习俗中,经久不衰。

通过灾异、人事的比附,实现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世人行为的目的。综上,顺气说主张合理安排农事,在顺应自然秩序中实现预防虫灾的功效,是从本上下功夫;祭祀既可通过平时祭祀神灵,使其不为灾,也可在虫灾发生时祀神,及时终止灾情继续;修德说也具有灾前预防、灾时终止的双重功效。祭祀与修德说,无论灾前、灾时都不主张捕杀害虫;顺气说则是在农作物、害虫习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认识积极预防虫灾。面对虫灾,主张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害虫。历代捕蝗行动都是这种认识在实践中的反映。

刘猛将军庙反映的害虫防治观念的变化

人们祭奉刘猛将军在于其驱蝗功能,乾隆《望江县志》载祝文曰:“神夙昭勇,略懋著灵威功殄螟蝗,惠周原隰,肃明禋而备物兆嘉贶于丰年,维兹谨以牲帛醴齐用,伸虔祭尚。”民国《怀宁县志》:“刘猛将军之祀遍天下,相传以为驱蝗之神。……蝗蝻特其余威之所震,又乌足为公异也。”猛将军御大灾捍大患、驱蝗保稼,因而列于祀典。刘猛将军庙祭祀反映了害虫防治观念的变化。刘猛将军庙祭祀与八蜡祭祀、修德驱蝗都属禳灾活动,但与后两者有所不同。八蜡之祭把昆虫当成虫神祭奉,通过祭祀祈求虫神不再为灾。修德说则认为虫灾是人事缺失上天发出的警示,是天谴。只有修德顺应天意、感动上天,才能不降灾害。二者都是通过讨好、敬畏神灵实现消弭虫灾的目的,体现了对害虫的“敬”。

刘猛将军作为害虫的对立面、灭虫英雄受到祭奉,以消灭害虫为目的,是从“治”上着手。人们不再祭奉虫神,而是祭祀专事驱蝗的刘猛将军,希望它及时显灵杀灭害虫、保稼保民。意味着向害虫宣战,象征着人类从此不再惧怕、敬畏蝗虫,而是进行力所能及的捕杀。刘猛将军庙祭祀所反映的害虫防治观念的变化源自对害虫认识的提高。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各种昆虫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只要具备适宜它们生存的条件,就会发生。

这些材料都证明了害虫发生的客观性及可治性。明清在此基础上有更大发展。徐光启认为水、旱、蝗是凶饥的三个原因,蝗灾危害重于水旱,但是,“惟蝗不然。先事修备,既事修救。人力苟尽,固可殄灭之无遗育。”蝗灾可凭人力防治。只要官府发动民众,有组织地协力捕蝗,蝗灾即可消除。因此,他说,“合众力共除之,然后易。”他对“蝗灾之时”、“蝗生之地”、“蝗生之缘”等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并从“昔人治蝗之法”、“今拟先事消弭之法”、“后事剪除之法”等方面,提出应对蝗灾的方法。最后列“备蝗杂法”5条,均系防治蝗灾的宝贵经验。徐氏总结说:“蝗虫之灾,不捕不止”,“夷狄盗贼比于蝗灾,总为民害,宁云修德可弭?”只有及时捕杀,才能消除蝗灾,否定了修德驱蝗的观念。

明清一些皇帝也反对蝗灾的唯心观念,认为必须破除,以确保捕蝗措施的切实执行。《九朝东华录》载康熙言:“或有草野愚民,云‘蝗虫不可伤害,宜听其自去’者。此等无知之言,切宜禁绝。捕蝗弭灾,全在人事。应差户部司官一员,前往直隶、山东巡抚,令申饬各州县官亲履陇亩,如某处有蝗,即率小民设法耨土覆压,勿致成灾。”乾隆三十五年谕令:“可见捕蝗并非人力难施之事。任封疆者,岂可徇州县官之诡氏之词,因循姑息,不亟亟为闾阎除大患乎!”可见明末清初,蝗灾可治而非天谴的观念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皇帝也不相信巫禳弭灾了。

关键词:草原生物灾害;防控

为探索肃南县草原虫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使草原虫害防治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目标迈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肃南县进行草原虫害生物防治试验示范,逐年加大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比例。2009年以来以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示范县为契机,在草原虫害生物防治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年过大推广范围。

1肃南县基本概况

肃南县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327米。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60―600毫米,蒸发量为250―29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65小时。全县总土地面积3583.05万亩,基本草原面积2677.5万亩。根据《肃南县牧业区划报告》将草原分为低湿地草甸类、平原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原化荒漠类、山地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山沼泽草甸类和高山草甸类11个草地类和83个型。有天然植物702种,其中饲用植物378种,总储草量18亿公斤,理论载畜量121万个羊单位。

2草地蝗虫发生及危害

肃南县是甘肃省草原蝗虫危害严重区域之一。该县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多、蝗虫种群分布及发生期、发生量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因气温升高,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防治经费缺乏,每年防治面积小等原因,蝗虫种群、数量增加,虫害呈现出“五年二次灾、年年有小灾”的发生规律,严重制约着我县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据监测,该县每年草原蝗虫危害面积300~400万亩左右,严重危害面积250万亩左右,虫口密度26~240头/m2,最高点达308头/,牧草损失率达50~80%。虫害主要是直翅目的蝗虫。优势种为:山地荒漠草场以短鼻蝗、雏蝗、痂蝗、星翅蝗为主。

3开展的主要工作

3.1开展草原虫害生物防治,保护草地生态环境近年来,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县根据草原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的总体要求,完成草原虫害生物防治196万亩,其中:应用生物药品防治草原蝗虫129万亩,牧鸡治蝗67万亩,灭效率分别达到88%和90%。挽回牧草损失387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48万元。

3.2进行药物筛选试验,提高虫害防治效果为搞好药物轮换使用,丰富草原虫害防治方法,创新、突破防治手段,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在康乐乡上游村、大河乡水关村建立了药物试验示范区,进行草原虫害防治药物防效试验。通过试验,掌握了参试药品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

3.3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为草原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草原虫害防治由单一追求防效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新途径,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协作开展了以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灭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4治理对策

我县草原虫害生物防治遵循“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集中连片,生物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

4.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牧委、草原站、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示范县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二是成立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具体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材料等多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生物防治虫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4.3严格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4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为提高示范县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签订了《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协议书》。开展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治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全县由3块不连片的地域组成,同甘、青两省的14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一5564m,相对高差4327m。全县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3mm,蒸发量1828mm,年平均无霜期127天,平均日照时数2665小时。

全县总土地面积3583.05万亩,其中耕地13.3万亩,林地497.25万亩,草原总面积2564万亩,可利用草原2133万亩,其中冬春草场1147.05万亩,夏秋草场985.95万亩。天然草原有低湿地草甸类、平源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原化荒漠类、山地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山草甸类、高山沼泽草甸类、高山草甸类11个类型,有天然植物702种,其中饲用植物378种,总储草量18亿公斤,丰富的草地资源不仅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系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也是河西地区人民的“命脉之源,生存之本”。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人类和气候干旱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天然草地退化、沙化、荒漠化,使草原鼠虫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制定相应的草原鼠虫害防治对策,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草原鼠虫害发生现状

肃南县地域辽阔、草地类型较多、草原鼠虫害是肃南县天然草地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率高、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鼠害呈现出“年年有发生,年年有小灾”的规律,虫害呈现出“五年二次灾、每年有小灾”的发生规律,草原鼠虫害频繁发生,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造成了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1.鼠害发生现状经调查,2016年全县草原鼠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年度,发生面积380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17.82%;严重危害面积200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9.38%;。其中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发生面积18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00万亩,平均有效洞口密度52个M亩,严重地段洞口密度高达323个/亩,有鼠10.8只/亩,植被破坏率达40-70%;中华鼢鼠(Myospalaxfantanieri)发生面积8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0万亩,新堆土丘达40个/公顷,严重地段土丘密度高达108个/亩,土丘覆盖度达25-45%;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l生面积5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20万亩,平均有效洞口60个M亩,严重地段洞口密度达100个/亩,有鼠5只/亩;大沙鼠(Rhombomysopimus)发生面积70万亩,严重危害面积40万亩,平均有效洞口71.2个M亩,严重地段洞口密度高达247个/亩,有鼠8只/亩。鼠害种类主要有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中华鼢鼠(Myospalaxfantanieri)、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大沙鼠(Rhombomysopimus)四种,在祁丰乡、大河乡、皇城镇,康乡等各乡镇的天然草原上均有分布。

三、草原鼠虫害防治对策

草原鼠虫害发生频繁发生,不仅破坏了草地生态环境损失了牧草,而且严重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采取高效、有力的防治措施,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检查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及业务部门要把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作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惠及牧民群众重要任务,摆在各项工作首位,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全力推进落实,成立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检查组,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2.切实加强草原鼠虫害预报监测工作。鼠虫害预报监测是防治工作的前提,准确无误的做好预报监测工作,才能实现防治工作全面有效、有力、科学防治。因此,要定期对本区域内的草原鼠虫害进行长期、中期、短期测报,切实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草原鼠虫害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一个多学科的、偏重于生态的,对有害生物种群的管理方法。它利用各种防治方法配合成一个协调的有害生物管理系统,是一个多战术的策略,但在这些战术中,要充分利用自然防治因子,而只是在必需时,才运用人工的防治方法。如对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防治,可采取生物毒素或化学农药+人工捕捉+招鹰控鼠+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围栏封育等方法;对地下鼠主要危害区可采用人工捕捉+补播+围栏封育+禁牧休牧等方法;地面鼠单一危害区域可采用生物毒素或化学农药+招鹰控鼠+禁牧休牧等方法。

4.招鹰控鼠。招鹰控鼠是指人工建造鹰架,给鹰类提供栖息和觅食环境,使更多鹰类参与捕鼠,从而实现对害鼠的有效控制。草原上鼠类天敌资源极为丰富,如、红隼、苍鹰、金雕、胡秃鹫、以及沙狐、赤狐、黄鼬、艾鼬等。一只鸢每天能捕食害鼠10余只,一年可捕食害鼠约4000只,因此,招鹰灭鼠技术是控制草原鼠害一项有效措施。

5.成立草原鼠虫害救灾队。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从各村抽调政治思想表现好的年青牧民群众,组建高技能的灵活自救队伍,承担本乡(镇)或其它乡(镇)范围内的草原鼠虫害救灾任务,自救灾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发放机械药品,那个村发生鼠虫灾害,就到那个村去救灾,尽快遏制灾害蔓延。

关键词: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190

在整个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整体管理效果,进而使病虫害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最终实现促使林业长久发展的目标。

1林业种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原因

1.1客观原因

1.2主观原因

2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1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完善预防措施

在林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的环境下,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病虫害预防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所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能的讲解,并增强其责任意识等等,才能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完善相应的预防措施,结合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改善生态自然环境,了解病虫害发生原因,在应用现代化防治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林业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2.2综合治理

2.3完善病虫害监控机制

3结束语

【答题指导】

(一)《这个冬天为啥这么冷》阅读

【新题演练】

冷!中国中东部许多地区,2012年12月24日集体刷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纪录;俄罗斯,笼罩在1938年以来的最强寒流之中,近10天来至少有88人被冻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白天最高气温接近30℃。

这个冬天特别冷?是的,寒冬才刚刚开始。气象专家告诉我们,2012年包括美国东部在内的全球多地都将度过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全球不是正在变暖吗?每一次冷空气来袭时,人们都忍不住发问。没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以冬天的严寒来否定全球变暖。寒冬是这一年的这一季,而变暖是地球正在经历的长期性趋势。极端的冷暖也恰恰是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们见证的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那么,这个冬天为何如此之冷?美国“大气和环境研究”机构负责季节预测的专家朱达·科恩介绍说,实际上10月份西伯利亚地区的强降雪就拉开了今年严冬的序幕。强降雪会影响极地急速运动气流(又称喷射气流)的走向。坐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上空形成强冷空气,使得喷射气流“跑偏”,这就好比河水突遇大石。

喷射气流改道,其波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入大气同温层,使得北极地区气温稍升。这又反过来会削弱喷射气流,促使其向低纬度移动,将冷空气带向北半球的更广泛地区。这一历程被称为“负相位的北极涛动”,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气候学家戴维-罗宾逊介绍说,此时尤其有利于形成风暴系统。

与晦涩的气象学名词相比,北极海冰融化与寒冬的关联也许更容易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北极附近冰层覆盖面积创纪录新低,2012年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积多达1183万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

海冰融化直接导致北极海域出了大片的水域。深色系的海水显然比雪白的海冰更加吸热,因此北极海域上空的空气也变得更加温暖。的水域会比冰冻时蒸发得更快,而温暖的空气也能藏匿更多水分。富含水分的空气移动到西伯利亚地区。导致了强降雪。

与此同时,科恩等气象学家认为,北极地区的温暖空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喷射气流,使其向南移动。他们认为,美国大陆今夏的大面积干旱以及今冬的超级严寒都与此有关系。

(张忠霞/文,选自《科技日报》2012年12月28日,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上空形成强冷空气,使得喷射气流“跑偏”,这就好比河水突遇大石。

(2)2012年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积多达1183万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

(孙俊强/设题)

(二)《味纹》阅读

②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气味。如果在一座城市里有500万居民,那就会有500万种不同的气味,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日本科学家据此研制开发出一种利用味纹做钥匙来开启的门锁。研究人员称,这种门锁无疑将是最保险的锁,它是以主人身体的气味通过传感器来控制开关的。当锁的主人站在锁前时,其身上散发出的特有气味便会使指示器发出信号,打开门锁。这种锁用起来既方便又保险,而且不用担心丢钥匙。

③事实上,人的嗅觉灵敏度很低,往往嗅不出他人的气味。而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最多能嗅出8000种不同气味,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的。狗的嗅觉灵敏度远远比人强,它可以辨别几百万种不同的气味。因此。利用狗鉴别气味,潜力非常大。迄今为止。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④气味的性质相当稳定,如果将其密封在试管里制成气味档案,足足可以保存3年,即使是在露天空气中也能保存18小时。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味纹从手掌上可以轻易获得。首先将手掌握过的物品。用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棉布包裹住,放进一个密封的容器,然后通入氮气,让气流慢慢地把气味分子转移到棉布上。这块棉布就成了保持人类味纹的档案。

⑤当一个人离开某一地点之后,此人的特殊气味分子就留在了原地的空气中,利用这一点,在侦缉过程中只要把在犯罪现场采集到的气味与犯罪嫌疑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对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倘若遇到这种情况,警方可把从罪犯作案现场采集到的空气,经化学技术分析处理,得到罪犯留下的味纹,然后。将这种味纹转移到一块清洁无味的布上,予以密封保存。只要在3年内捉到犯罪嫌疑人,就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警犬加以鉴别、对证,那犯罪嫌疑人就无法抵赖了。

(阚兆成/文,节选自《永不消失的生命密码》,选自《中学生科普文阅读》,青岛出版社出版,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利用味纹制作钥匙来开启的门锁将是最保险的锁?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味纹的特点,设想出一个在生活中运用味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牛锡亭/设题)

(三)《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阅读

①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一两只、几十只蝗虫对庄稼和其他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其他植物不会造成太大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庄稼和其他植物。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就会造成满目疮痍,甚至造成。

②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20公里,覆盖的土地面积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此外,2004年非洲西部发生蝗灾,也造成2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地仅控制蝗灾本身就投入了6000多万美元。

③研究人员发现,蝗虫造成灾害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如果一群蝗虫的数量达到10亿~100亿只,并且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延绵数百公里,并造成灾难,除啃光农作物外,还会啃光树皮、草叶。

④多年来,人们对蝗虫的统一行动很不理解,因为蝗虫没有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思维,更没有统一的指挥。它们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

⑤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⑥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Dv拍摄它们的行动。当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⑦而在野外,约每平方米有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更为有趣的是,当每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改变方向。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一心一意保持向前的方向。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发现这一点就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灾难;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溜,或集体无意识。

⑧至此,研究人员只是初步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圆满解释。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个体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有利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⑨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由于它们既是食草动物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也就是说,对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⑩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杨欣/文,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画线句“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中的“特殊”指什么?

4.目前,控制和减少蝗虫危害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1.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1.1种类复杂性

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具体表现在病虫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在发生之前很难对其进行预测和防患。我国森林面积十分广阔,病虫害的发生非常频繁。林业部门难以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全面的检测,因此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进行得不够彻底。另外,在我国的病虫害中,病虫害的种类多具有复杂性,例如光肩星天牛、杨小舟蛾、马尾松毛虫以及最为普遍的蝗虫等,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害虫的防治方法又是不同的,因而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2影响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的灾害影响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通常不是局部的,它的发生往往影响整个县的上万公顷林业资源。而我国的林业资源种植又相对集中,种植林业的树种又比较单一,因此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

1.3虫类顽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杀虫药剂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我国对林业病虫害有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就长远防治目标来看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害虫在药物的不断作用下,增强了其适应性和抵抗力,具备了顽固性,也就是所谓的抗药性,使得有些害虫通过治理后不再出现,而另外少数的害虫不仅会重复出现,而且其带来的灾害一次比一次严重,例如天幕毛虫、杨扇舟蛾以及松毛虫等害虫。

2.影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年来,更加明显,这也就暴漏出了很多树木由于防治工作不到位而遭受了损失的现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发展较慢,由于各种原因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树木由于人为防治不到位的原因而造成了经济和生态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2.2缺少工作经验

2.3防治技术落后

3.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3.1营林防治

3.2生物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方法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很多昆虫体上,有真菌和抗生菌等微生物,可以有效防治天牛和马尾松毛虫等病虫害。另外,苏云金杆菌的各种变种制剂可以实现多种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第二,可以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天敌昆虫防治技术非常重要,也十分有效。因此,可以通过引进、移植或者助迁等各种手段来增加森林中的天敌种群,以有效控制病害虫的密度,并且维护生态的平衡。

第三,可以利用益鸟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比如啄木鸟、山雀和灰喜雀等。鸟类一直都是昆虫的天敌,而且以虫为食。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省去很多工作,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应该对益鸟的巢和卵进行保护,并且人工挂鸟巢以引来益鸟,促进益鸟的繁衍,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3.3化学防治

对病虫害进行控制、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在国内,采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森林面积占据了整体的70%左右。因此,应该在搞好预测预报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获得较佳的防治效果。而化学防治包括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菌剂包括保护剂、铲除剂和内吸剂。其中,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爱福丁、锐劲特和呲虫啉,常用的杀菌剂包括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和粉锈宁。

3.4物理防治

第一,可以采用铗鼠、蛹茧或者人工捕杀等手段进行病害虫的成虫与幼虫的捕杀。第二,可以通过扎塑料布、上胶环和捆毒绳等方式来阻隔害虫上树。第三,可以采用高温处理方式来对害虫或者病原菌进行消灭。比如,可以将林木种子曝晒在烈日之下。第四,可以在秋冬季配置涂剂对林木进行涂干,以防止林木害虫产卵,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没有害虫的时候可以达到防止其他病害的目的。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防治措施

乌尔旗汉位于大兴安岭西麓,施业区总面积为592606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12/――122040/,北纬49015/――49052/。平均坡度为150左右,海拔高度在700―1400米之间。属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严寒而漫长,无霜期短,温差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在-2.6―-5.20c之间。低温、霜冻是乌尔旗汉林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植被以森林为主,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土壤主要是棕色针叶森林土,草甸则为黑色草甸土。

1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主要成果

1.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采集病虫标本4356号,1600多种。按分类系统分属于16目172科1506种,已鉴定到学名的有685种,其中乔木病虫286种、灌木病虫89种、苗木病虫27种,发现国内新记录1种。采集有害植物标本45号,8种。按分类系统分属于7科8属。捕获森林害鼠47只,5种。按分类系统分属于1目2科4属。

1.2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

乌尔旗汉林区分布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分别是樟子松疱锈病、白杨透翅蛾。划定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和保护区,使其分布范围明确到林班一级。

1.3主要天敌昆虫资源

乌尔旗汉林区天敌昆虫有5目10科20多种,主要种类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叶锋、绒茧蜂、金小蜂、姬蜂、猎蝽、大草蛉、寄生蝇等。

1.4主要病虫类有害生物发生及危害情况

叶部病虫类有害生物:有尺蛾类、舟蛾类、毒蛾类、灯蛾类、夜蛾类、天蛾类、大蚕蛾类、枯叶蛾类、巢蛾类、螟蛾类、鞘蛾类、卷蛾类、凤蝶类、娟蝶类、蝗虫类、叶锋类、早落病、红斑病、叶锈病、青杨锈病、白粉病等。

枝干部病虫类有害生物:主要有樟子松疱锈病、落叶松癌肿病、天牛类、落叶松八尺小、落叶松球蚜、杨树烂皮病、木腐病、柳瘿蚊等。

果实及种子病虫类有害生物:主要有落叶松球果花蝇、落叶松种子小蜂、落叶松球果螟、东北小卷蛾、落叶松球果瘿蚊等。

根部病虫类有害生物:根腐病、立枯病、金龟子类等。

1.5森林害鼠发生及危害情况

乌尔旗汉林区森林害鼠主要以莫氏田鼠为主,其次还有棕背平、红背平、大林姬鼠等,地下害鼠主要是东北鼢鼠。

1.6有害植物种类

有黄花蒿、藜、灰绿藜、车前草、狗尾草、苍耳、野薄荷、窄叶野豌豆等。均属于本土有害生物,对乌尔旗汉林区的生态系统未造成危害。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原因

2.1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

害虫优势种突出,危害严重。林区林木种类少,中幼林所占比重大,且绝大多数为纯林。环境因子相对的一致性,有利于某些病虫的生存和繁衍,而且一旦发生,很难控制,成为危害优势种。

2.2林区鼠害危害情况

鼠害在乌尔旗汉林区主要分布在火烧迹地恢复造林地、荒山荒地改造林地、低产林改造地及水湿地改造林地等区域,鼠害近年来危害比较严重,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幼苗被害率较高,造林地苗木被害率达23%-35%,使造林成活率降低,从而导致造林多年不成材。

2.3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主要原因

2.3.1雨水、气候、土壤、植被、寄主等自然因子是影响病虫鼠害消长的主要因子,是林木病虫鼠害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

2.3.2林区多年来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过量采伐,采好留劣,加上林内地被资源无节制的采挖等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使林内生态环境恶化,林木抗灾能力及天敌生物对病虫鼠害的抑制作用降低,进而导致森林病虫鼠害容易大发生。

2.3.3林区长期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林,多为落叶松纯林。林内环境因子相对一致,使林内的生物种群和食物链等都比天然林简单,林分的自控力及调节力很差,进而为病虫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3.4森林火灾、风灾、雪灾、虫灾造成的森林环境的破坏,是造成鼠害严重发生的直接原因,林区鼠害发生严重区域主要是火烧迹地恢复造林地、荒山荒地改造林地及水湿地改造林地。由于营造大面积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生物多样性差,为林鼠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减弱了林分抵御灾害的能力。

3防治措施

3.1实行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

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了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范围、危害情况及发展趋势,确定了重点防治对象。坚持执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化管理,建立各级森防责任制,层层签订森防目标管理责任状,确保“四率”(成灾率、防治率、检疫率、监测率)指标和其它六项指标落到实处。

3.2提高防治检疫水平

加强以测报为中心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建立信息畅通工程;建立长期规范的业务培训机制;健全档案归档制度;加强科技攻关,解决森防难题。

3.3具体防治措施

3.3.1营林技术措施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木较稀、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同时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抚育,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松林地进行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3.3.2加强监测预警

3.3.3严把检疫关

严格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法规,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的规定,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特别要加强对松树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的调运检疫工作。积极主动地与资源、防火、邮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实行联防联检,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

[2]王平远等.中国蛾类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I-IN册

THE END
1.虫鼠害防治记录表Word模板下载编号ljaoxyjk本作品内容为虫鼠害防治记录表,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1,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https://www.tukuppt.com/muban/ljaoxyjk.html
2.鼠害虫害防治记录.docx鼠害虫害防治记录 上传人:1*** IP属地:江苏上传时间:2024-06-25格式:DOCX页数:6大小:14.11KB积分:12版权申诉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912572.html
3.食品企业虫鼠害控制程序内容,仅供参考虫害害虫杀虫剂公司批准许可范围的杀虫药剂(具体详见虫鼠害防治用药目录) 使用杀虫药剂时应的保存使用记录(材料、目标虫害、剂量、特定区域、使用方法、浓度和用量、操作日期和时间、操作人员签名) (2)杀虫剂的使用安全 公司厂区内只能在指定区域内使用指定的杀虫剂。参见区域分布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GOIHG550514EAHV.html
4.SC必知食品工厂虫鼠控制SOP分享SC知识SC查询工作内容项目明细、作业日期检查频率、杀虫剂清单及使用方法、虫害鼠害防治部署示意图、每种化学药品和器械的使用方法、使用的药物品种类、用量和浓度、作业者的责任。 若有需要,应根据害虫活动情况制定跟踪计划,对于高发性的虫害鼠害活动,应记录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http://sc.foodmate.net/show-3070.html
5.虫害控制—鼠害防治其作用途径:一是制成各种毒饵,引诱有害生物盗食,经消化道摄入中毒致死,例如灭鼠毒饵、灭蝇毒饵、灭蟑毒饵、灭白蚁毒饵等;二是化学药剂以气态的方式经有害生物的呼吸道吸入而中毒致死,例如磷化铝、氯化苦熏蒸灭鼠,某些化学杀虫剂以气溶胶或烟雾方式熏杀有害昆虫等;三是化学药剂与有害生物体表直接接触,透过体壁进入...https://www.meipian.cn/2c0oka2m
6.虫害鼠害卫生标准操作程序4.5 每月对虫害治理后需出具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害虫种类、活动情况以及建议的控制措施/方式/工具并进行跟进。具体记录详见每月虫害控制作业跟进表 5 纠正措施 5.1 根据发现死鼠的数量和次数以及老鼠活动痕迹的情况,及时调整防鼠方案,必要时调整捕鼠设备的疏密或更换其他类型的设备。 5.2 根据灭蝇灯检查记录以及虫害发生...https://m.mayiwenku.com/p-30321345.html
7.虫鼠害控制程序及表格.docx该【虫鼠害控制程序及表格 】是由【guoxiachuanyue00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虫鼠害控制程序及表格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ttps://www.taodocs.com/p-969241292.html
1.无公害党参生产技术规程三农资讯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党参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采收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晋中市辖区内无公害党参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https://nyncj.sxjz.gov.cn/njfw/content_264868
2.虫害实习报告7篇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702082422_1172428.html
3.虫害调查报告优秀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53078.html
4.虫害实习报告5篇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https://www.oh100.com/a/202103/3108894.html
5.绿化:安全操作规程(十二篇)6.管理部负责承包商更换盆栽植物的验收工作,所有送至大厦的盆栽植物必须整齐、鲜艳、无黄叶、无积尘、无虫口,株型健康,验收结果记录于盆栽植物更换验收记录表内。 7.管理部每月对大厦绿化养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记录于绿化养护月检评估表内。 (二)绿化检查标准 1.草皮 (1)无杂物、无黄土露出、无杂草...https://www.1566.cn/caozuoguicheng/17028143692890.html
6.仓库码放要求仓库管理制度规则3) 仓库虫害、鼠害的防治 *每半年对库区进行一次药物防虫、杀虫的防治,并不定期地进行捕鼠活动。 *保持库区的清洁卫生,使害虫及其他生物不易生长和隐藏。 *入库物资的虫害检查及处理。 4) 金属物品的锈蚀与防治法 金属锈蚀主要是针对影响金属锈蚀的外界因素进行的,应控制和改善储存条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936191/article/details/112874503
7.虫害控制管理规定制度范文虫害管控防治措施模板2)虫害踪迹检查:各车间5-9月每天检查昆虫情况,综合管理部负责鼠害踪迹检查和粘鼠板放置回收工作。 3)虫害控制分析情况:各部门每次发现虫害,都要分析源处,对于出现虫害较多的区域,应及时加强防护措施,并记录在案,综合管理部每年做一次全面分析,结果用于指导来年的虫害预防。 https://wenku.puchedu.cn/23926.html
8.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目的:规范公司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与作业安全。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责任: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起草,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以及生产管理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各部门负责各自管理区域鼠害虫害防治实施。 https://www.yjbys.com/zhidu/4334736.html
9.虫害调查范文12篇(全文)从表1知, 清水半双层覆盖条件下虫害危害程度主要是蚜虫和细胸金针虫, 总体来看较轻。芽虫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3.06%, 露地为5.07%, 差异为2.01%;天娥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2.31%, 露地为3.91%, 差异为1.60%;小地老虎的虫害株率双层覆盖是4.07%, 露地为2.04%, 差异为2.03%;而蓟马和细胸金针虫虫害株率双层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ncmz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