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属于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简单理解,就是眼睛表面的泪水出现了问题,泪水分泌不足或者泪水构成异常(蒸发过快),长此以往产生了眼睛不舒服的感觉。
什么是泪膜?眼睛表面有一层膜,俗称“泪膜”。泪膜不仅有水,还有油脂和蛋白质。蛋白质在最内层,离眼睛最近,起到锚定泪水和角膜的作用;油脂在最外层,起到阻止水液蒸发的作用。三者形成一个整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都可能破坏泪膜的完整和稳定。
生活中的这几种行为,尤其要注意:
3.长期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
4.不良眼部化妆习惯(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眼部化妆品清洁不彻底、纹眼线等)。
5.吸烟。
6.无防护的户外活动(紫外线辐射)。
8.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营养的低质量饮食、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等)。
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注意
干眼症常见症状包括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痒、疼痛、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由于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伤,有些患者会出现视力波动及视物模糊,经过治疗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及恢复,轻中度干眼症并不会导致失明。如果是合并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的重度干眼症,可能导致视力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失明。
要注意的是,眼睛不干甚至眼泪很多也可能是干眼症,这是因为眼睛需要稳定的、均匀的泪液来维持湿润,否则就会产生不适感,导致流泪。一种情况是当眼睛感觉到干燥、刺激或不适时,会反射性地增加泪液分泌,试图保持眼睛湿润和舒适,从而带来过多泪液;另一种情况是泪液成分失衡,即眼睛分泌了足够的泪液,但由于泪液质量不佳或泪液分布不完整,造成了干眼症性流泪。
但干眼症属于慢性疾病,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周期都比较长,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大部分病人会产生焦虑情绪且反复就诊。但焦虑也会加重眼干等不适症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大家要用平常心看待干眼症状,情绪管理是治疗干眼症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何预防干眼症
干眼症的预防因人而异。对年轻人来说,患干眼症的原因大部分为前述提到的几种情况,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室内环境和饮食习惯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饮食而言,推荐地中海饮食结构。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微量营养素,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避免长期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坚果、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
得了干眼症怎么办
在药物治疗手段中,人工泪液是最常见的方式,还可以使用眼用凝胶、膏剂。针对不同病因,在必要时可搭配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总会问医生,“除了滴眼药水,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的确,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得了干眼症不必过分担心,有多种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但最重要的还是健康生活、身心愉悦、优质睡眠。
作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医师李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角膜病科主任医师梁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