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露营蜱虫钻入体内!小小蜱虫叮咬竟能致命?很多人处理方法都是错的!防虫攻略请收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野餐露营成为人们过周末、假期的首选方式,一则热搜让很多准备外出野餐、露营的朋友感到了惊慌——#男子露营被蜱虫叮咬半身钻入体内#。

事情是这样的:江苏张先生与家人露营时被蜱虫咬伤左腿,发现时一半虫身已经钻进了体内。好在因为发现和处理及时,张先生并未严重感染。

嘶……听着就泛起一股恶心。

进入5月,蜱虫也更为活跃起来,这种吸血类昆虫随身携带多种病菌,叮咬可能导致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传斑疹伤寒、莱姆病等,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需要额外注意防护。

张先生的经历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周到君发现,被蜱虫“祸害”过的人还真不少——

有人因为被蜱虫叮咬变成了“秃头少女”↓

当然,随着人们对这一昆虫的认识增多,处理方式也更为科学↓

小小蜱虫必须警惕!跟着周到君来认识下何为蜱虫,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吧~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种小虫子。据资料记载,它是1937年前苏联爆发森林脑炎的罪魁祸首。后来,这种小虫在我国东北地区蔓延。

黑龙江省的蜱传脑炎最早从1952年开始有正规记载,当年的病死率达到了25.72%。也就是说,每4个就有1个因此死亡。

每年4~10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时段。被蜱虫叮上的人里每10个就有1个发病,一年至少六万人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因此突然瘫痪和死亡。

蜱虫又叫壁虱,是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通常喜欢蛰伏在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宠物、牲畜等动物皮毛间,喜欢吸血,会传染多种疾病。

其实,蜱虫并不算行动敏捷的虫子,它不能飞、不能跳,一般只能依靠附着在猎物身上慢慢爬行到吸血地点。

但正因为如此,被蜱虫寄生的生物往往无法立刻发现蜱虫的存在。

蜱虫成虫的实际大小为2-10mm,口器呈倒钩状,只要勾住你的皮肤就会用力进入。

等蜱虫身体全部进去之后,从外表看,很像一个黑痣。

蜱虫叮咬后,人的皮肤会肿胀,出现过敏、炎症等症状。还可使人感染莱姆病、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可致死。

知名歌星艾薇儿就曾经因为患莱姆病在事业巅峰时刻突然退出公众视线。

据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报道,目前,蜱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病原传播媒介。蜱虫可以生存的场所远比我们想象中日常。这已经不再是只有荒郊野岭,深山老林里才有的危险了,小区里高一点的草丛、灌木,周末郊游的树林,都可能与之相遇。

如果不小心被蜱虫叮上怎么办?

许多人看到蜱虫都是心惊胆战头皮发麻,不知所措,这时千万不要慌张!用手直接用力硬拽是错误的,因为蜱虫的口器是倒刺式的,硬拽的话会卡在你的皮肤上,最后只拽出来蜱虫的一半身体,蜱虫的头还留在体内。

医生提醒:千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不可强行拔除,因为这样做一来可能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二来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正确的步骤是:

①使用细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蜱虫的口器部分。

②稳定、均匀用力、慢慢往与皮肤表面垂直的方向向上拉,不要扭动或猛拉蜱虫,以免口器残留在皮肤里,或者刺激蜱虫分泌唾液。

③拔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和水清洗擦拭咬伤部位和双手。

④可以将蜱虫丢进马桶里冲走,如果你想将蜱虫带给医生做鉴定,可将它浸泡进酒精中或放入密封袋/密封容器里储存。

如果通过自行处理没有完整拔除蜱虫,或者被蜱虫叮咬后30天内出现皮疹、发烧、疲劳、头痛、肌肉酸痛、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千万记得及时就诊!

大多数蜱虫传染病,包括莱姆病,都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蜱虫经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树林等地,避免走入草丛或踩入树叶堆里、户外多走在正规路径上可以减少接触蜱虫的几率。

不要躺在草坪比较深的地方或常坐。天气炎热,相信不少姐妹发现有阴凉的草地,就选择坐下或躺下来休息休息,而这些地方也是蜱虫喜欢的环境,你的片刻休息很可能给蜱虫叮咬创造一个条件。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进入有蜱地区穿长衣长袜长靴为佳,戴防护帽。裤子只要尽量穿紧身小脚裤。如果穿的是宽裤子,躺下休息的时候可以把裤脚塞进袜子里。

外出游玩时可以在身体上涂抹花露、风油精,可以减少在室外被蚊子和蜱虫叮咬的概率。

防止蜱虫暂时附着在帐篷、地垫等器材上被带到家中,一定记得检查、仔细清理装备,喷上酒精、消毒喷雾或专业驱虫剂。

蜱虫也喜欢寄宿在宠物身上,宠物被蜱虫叮咬后感染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21天,所以别忘记检查一下自己的宠物,用密齿梳可以有效清理宠物身上的蜱虫。

蜱虫通常会藏在宠物身上这些部位:耳朵内及周围、眼睑周围、项圈内、尾巴周围、四肢下、脚趾之间

可以有效预防跳蚤和蜱虫的问题,不过猫猫对药物可能比较敏感,建议先咨询兽医。

有数据表明这样可以降低感染莱姆病及其他蜱虫传染病的几率。

它们喜欢藏在这些人体部位:头发里及周围、耳朵内及周围、腋下、肚脐里、双腿间、膝盖后。

频繁除草、剪草,清理落叶,保持花园的整洁,必要时可使用专业杀虫剂除虫。

当然,除了蜱虫,还有不少看上去不起眼的小虫子会在我们户外放松的时候“趁虚而入”,不提高警惕就可能产生比较大的伤害。

以下几种需要注意的蚊虫以及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你需要知晓,以备不时之需。

THE END
1.狗狗体内驱虫的过程是这样的狗狗体内驱虫的过程是这样的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魔术先生说动物 四川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日本在我国租了1500亩良田,荒废5年啥也不种?结果谁也没料到 灵活胖子 246跟贴 打开APP 真实故事改编,俄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件 韦之钦 1.8万跟贴 打开APP 不要和中国开战的五大理由:每一个理由都让人无法...https://m.163.com/v/video/VWGECAO1L.html
1.如何正确给宠物狗狗驱虫(宠物狗狗的驱虫必知知识)宠物美容部分驱虫药物会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呕吐、腹泻等,要及时关注宠物狗狗的身体变化,并随时和兽医进行沟通。 十五、重视细节护理 驱虫不是单单投药,还包括对宠物狗狗的各方面细节护理,包括牙齿清洁、耳部清洁、毛发护理等。 给宠物狗狗驱虫是保护宠物健康的必要措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驱虫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以确保宠物的安...https://www.pettb.cn/article-27409-1.html
2.给狗狗体外驱虫的正确方法有哪些?而内宠爱则根据狗狗体重每10kg使用1片的剂量来投喂,对狗狗常见的蛔虫、绦虫、钩虫、鞭虫等四大类寄生虫具有显著的驱杀效果。 关于狗狗驱虫的正确方法,我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哦~https://www.yoojia.com/ask/17-14629061849147022712.html
3.蜱虫叮咬导致疾病,防治蜱虫的正确方法你知多少?宠物是蜱虫的常见宿主,它们可以把蜱虫带回家中。为宠物使用驱虫剂,并经常给它们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此外,定期为宠物清洗和修剪毛发,可以减少蜱虫寄生的机会。 8.教育公众 教育公众对于预防和控制蜱虫的重要性不能忽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蜱虫相关疾病的认识,推广预防措施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包括通过社交媒...https://www.cpco.cn/information_view.aspx?nid=34&id=20097
4.女子发现腰部长了粒"葡萄",医生:多人因此丧命,夏天高发!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 要注意做好夏日外出的防护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 5点防护措施 1. 穿长衣长裤 到灌木丛或野外游玩时,最好穿上浅色、防护性衣物,同时要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颈部围上白毛巾。 头部也可带上帽子,防止头部被叮咬。 2. 涂驱虫产品 ...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190803/281058.html
5.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给狗狗驱虫俏贝丽宠物用品 在得物App发布了一条热门动态!快来围观,就等你啦!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48450179
6.养鸽驱虫注意事项注意驱虫药物选用 在选择驱虫药时,应根据鸽子所感染寄生虫的类型、寄生部位,个体差异等不同情况,选择驱虫药物;由于鸽子的寄生虫病混合感染较多,在驱虫时力求选择驱虫范围广、功能多、疗效好、毒性低、安全性能好的药品。 注意选用正确的投药方法 不同的用药方法,驱虫效果不同。一般驱体外寄生虫宜用药浴或喷洒,采用药...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8a212289-f59d-11eb-b44b-04d9f5394155/
7.宠物怎么驱虫?看完你就知道了爱宠网4.口服液:口服液是一种口服药物,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肠道寄生虫病,如钩虫、蛔虫、绦虫等。口服液的使用方法是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进行,一般需要在空腹状态下给宠物服用。 总之,对于宠物的驱虫,需要根据宠物的种类、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用药和用药方法,建议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驱虫,以保障宠物的健康...https://www.lovepet.cn/ask/114535.html
8.驱虫药吃多了会怎么样狗狗驱虫药吃多少合适→MAIGOO知识摘要:如今养狗狗的人还是挺多的,就在饲养的过程中都知道应该给它做好定期去驱虫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不过有些家长使用的方法不对,也不知道应该吃多少分量,于是就给它吃多了,驱虫药吃多了会怎么样?狗狗驱虫药吃多了怎么办?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狗狗驱虫药吃多少合适,宠物体内驱虫的注意事项。 https://m.maigoo.com/goomai/238674.html
9.夏日防虫技能大盘点:“蚊”走开“蝇”别扰“蟑”不再……携带宠物外出踏青后,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并给宠物定期驱虫。 正确处理叮咬部位 如果皮肤或宠物体表有蜱虫寄生,不要通过拍打、生拉硬拽或烟头烫等方式“硬拔”蜱虫,要使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或者寻求医生帮助。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9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