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

虽然我们年年都打猫三联,但是,猫三联是预防什么病的呢?

猫瘟,猫杯状,猫疱疹。

杯状病毒是什么鬼?

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数据、统计数据、还有笔者的临床接诊经验来看,杯状病毒的检出量,是上述三种传染病中检出量最高的。而猫上呼吸道疾病中,杯状病毒感染占50%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杯状病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它是一个RNA病毒,学名felinecalicivirus,FCV。只要是RNA病毒,那么就像新冠病毒一样,具有基因组的可塑性,说人话就是容易变异出不同的毒株。

感染途径

1)飞沫传播

2)口,鼻等直接接触传播

3)环境接触

所以猫口密集的场所,比如猫舍,救助站,多猫家庭等感染率更高。

排毒

1)感染后患者可持续2-3周排毒

2)某些个体长期携带并排毒

3)在适合的环境中病毒可存活1个月

潜伏期2-14天

症状

根据感染的毒株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轻症患者症状持续5-10天,重症患者可持续6周。

1)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发烧,结膜炎,鼻分泌物,打喷嚏

2)口腔溃疡(口炎)-杯状病毒所引起的慢性口炎,一般多为从舌根开始沿着两侧蔓延性溃疡。但是临床检查并不能完全发现,因为口炎引起疼痛,一般猫都不愿意张口,更别说要把舌头拉出来看了;而且病灶最早出现的部位是舌根,发病早期几乎观测不到。还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口炎,比如猫鼻支引起的溃疡主要出现在舌面,猫艾滋引起的口炎主要是全口炎,免疫介导性口炎也是全口炎等

3)多发性关节炎(少见),但可能是恶性感染VS-FCV的前兆。

4)肾小球性肾炎

5)继发性肺炎

6)VS-FCV(virulentsystemicfelinecalicivirus,毒性全身性猫杯状病毒感染。这是一种1998年在北美首次发现的新的高致病性毒株,病死率67%。症状是前1-5天出现眼鼻分泌物,口腔溃疡,等,接着出现全身水肿,发烧,黄疸,多器官衰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中国地区也有发病,但是规模至今为止还没有很大。奇怪的是这个毒株感染多见于成年猫而不是幼猫。

即便不是出现VS-FCV,鼻眼分泌物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嗅觉,从而食欲减低。口腔溃疡和多发性关节炎带来很大的疼痛,病死率在20%以下。

诊断

1)PCR-就是所谓的核酸

2)免疫组化

3)病毒培养

但是,判读要小心。若近期注射过改良活苗的话,可能会假阳性。

如果你是执业兽医师,那么可以看看忻医生提供如下的诊断心得。对于普通读者可能有点枯燥无味,直接可以忽略不计啦。

我还是想说说各种不同检查手段的优缺点。

通过临床症状出具诊断----兽医师们,自信点!所有疾病的诊断都是从临床症状分析开始的,杯状病毒这么明显的症状,

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80%杯状、10%鼻支、9%支原体1%衣原体。如果你没有办法做PCR、没有三联抗体检测、没有荧光分析,那么使用干扰素和一些免疫增强剂总是不会错的。

PCR核酸检测----准确性高,检测费用高(其实也不算贵,猫呼吸道4项:杯鼻支衣也就700-800),检测耗时约一个半小时;对操作人员要求高,DNA解离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室环境。但总体来说PCR就是目前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免疫荧光分析----检测速度快十几分钟出结果,费用便宜,对操作没要求,但是准确性有待提高。如果没有PCR,免疫荧光+临床症状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三联抗体检测----这个检查属于曲线救国,受疫苗、母原抗体干扰较为严重,如果能排除这些干扰,对于2-4月龄的幼猫诊断性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其他小众检查就不做讨论了。

治疗

根据出现的症状对症用药,并且做好护理。每天清洁眼睛和鼻腔分泌物能极大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增进嗅觉和食欲。

1)如果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则可以用抗生素

2)出现口炎则需要抗生素,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拔牙

3)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则考虑激素

4)多猫环境要注意隔离

5)若是VS-FCV,需要重症监护,对症用药

忻医生的心得是:

送医院吧…这不是自己在家吃吃药就能好的病。

以单纯性杯状病毒感染来说,如果病患是只幼猫,治愈率极高。特别是刚捡回来的流浪猫2-4个月大,初筛就查出来的那种,一般干扰素+抗生素(我一般用维克长效72)+免疫增强,6天左右就会好转,快的甚至用药1天症状就会明显改善。后期口服免疫增强直至开始打疫苗就好了。

如果病患是只成年猫,特别是多猫家庭未免疫的成年猫,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杯状病毒对成年猫的杀伤力要远超幼猫,多数恶性全身感染症状也是在成年猫上多发,而且因为多猫家庭几乎所有的猫都会被感染。饲主多数会因为经济原因把看上去最严重的猫送医,这样其实变相的增加了在医院的病死率。

治疗方式仍以增强免疫应答为主,外加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务必以各种方法保证猫的进食,如米氮平赛庚啶饲喂管等;还有经常擦拭鼻腔,清除分泌物;以抗病毒的眼药水清洗眼眵等等。

关于疫苗

杯状病毒的疫苗研发成功已经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杯状病毒容易变易出不同的毒株,尤其是VS-FCV这种高致死性毒株,必须引起重视。最早的疫苗可能已经不能应对40多年来新变易出的毒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40多年以来,疫苗被广泛普及,但是杯状病毒的发病率仍没有下降的原因。

国内目前有的是妙三多,Fel-O-VaxPCT.是一种三联疫苗,预防杯状,疱疹(就是鼻支)和猫瘟病毒。其中杯状病毒用到的是单一毒株255这个最古老的单毒株灭活苗。

正因为全世界对VS-FCV的重视,目前有Fel-O-VaxPCT+CaliciVax,但是还未进入中国市场。去年有国内兽医师反映临床上已经接诊过VS-FCV的案例了,所以引进含CaliciVax的疫苗肯定是个趋势。

预防

疫苗能减少症状,但不能减少感染。正因杯状病毒变异能力强,毒株众多,所以单靠疫苗是不足以防护的。所以,在免疫之外仍然需要做好幼猫隔离,避免猫口众多的环境,出现感染者,应对环境消毒(家用消毒水,1:32稀释)。

对于兽医师而言,我们认识到,高变异性决定了疫苗保护的挑战,所以诊断时不能因为猫的免疫齐全就完全忽略杯状病毒的筛查。

THE END
1....指的是这一针剂可以预防三种常见性且传染性的猫病毒。猫瘟(泛...猫三联疫苗:指的是这一针剂可以预防三种常见性且传染性的猫病毒。猫瘟(泛白细胞减少症):确诊除了常规...https://baa.yiche.com/lovepet/thread-24659200.html
2.养猫常见的几种病毒性疾病猫病毒性疾病常见的有几种,包括疱疹病毒(猫鼻支)、杯状病毒、冠状病毒、猫瘟等。 一、猫疱疹病毒 Rhinotracheitis (Feline Herpesvirus Infection)(猫鼻支) 猫鼻支是猫的上部呼吸道感染性非常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该病的病原体是猫鼻气管炎疱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经呼吸道和消化道...https://www.isdpp.com/xq-4637.html
3.猫三联是一种专门针对猫瘟猫杯状病毒病猫三联是一种专门针对猫瘟、猫杯状病毒病、猫鼻支这三种传染疾病的疫苗。猫三联疫苗的接种对象是8周龄或8周龄以上的健康猫,首次接种需要注射三次,之后每年只需注射一次以维持免疫效果。猫三联疫苗的保护效果可以持续一年以上,在猫咪成年后每年进行一次注射即可。猫三联疫苗的接种时间通常在猫咪8周龄时开始,第一针,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170404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捡来的猩爱猫瘟阳性还携带杯状,但完全没发病,必须送走吗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小三花有猫瘟,但是完全没有症状没有发病,医生说只能观察,如果发病了,治愈之后还有排毒期;流浪猫还有可能一直不发病,那也就是会一直携带猫瘟病毒。另外杯状携带是终身的。 我有原住民(原住民1岁,疫苗全,测过抗体,那次测的时候杯状和疱疹抗体都良好,猫瘟抗体有但是不是特别高,医生当时也没补打...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5893098/
2.猫细小和猫瘟的区别猫细小就是猫瘟。全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由猫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症状是猫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循环血流中白细胞减少。https://www.heidongpet.com/article/MjM5OTcx
3.明明猫瘟熬过了一个星期,为何最终还是离去?求去世原因分析...二、猫瘟对症疗法 猫传染性腹膜炎:本病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且传染率非常高。传染途径虽不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病毒携带猫会由粪便排毒,带原猫会由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的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传染。 本病好发于四岁以下的年轻成猫,尤其常发于群聚饲养的猫群。病程可能是...https://www.lovechongbang.com/dogbaike/29726.html
4.猫瘟临床症状是否包括体温迅速升高(猫瘟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受哪些...是的。猫瘟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体温迅速升高。在感染猫瘟病毒后,猫咪的体温通常会升高至 40°C 甚至更高。体温升高的程度会因猫咪的年龄和免疫力水平而异。幼猫和免疫力较弱的猫咪通常会表现出更高的体温,而成年猫和免疫力较强的猫咪体温升高的幅度可能较小。 https://www.laoliujc.com/post/5939.html
5.草原之王非洲狮非洲狮介绍→MAIGOO百科该病原体引发的疾病——猫瘟热 猫瘟热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呕吐为主要症状。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末至春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感染,如猫科、浣熊科。幼龄动物较易感,成年动物感染后常无明显的症状。本...https://www.maigoo.com/citiao/18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