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饲养上,可一边喂食、一边赏鱼,同时仔细观察鱼表有无异常?病虫已缠身?提早发现问题,才可何去何从!
近日来,许多网络论坛散播进行体内驱虫信息,导致许多经验不足及新手饲主,认为需要经常性进行体内驱虫,于是急于体内驱虫,甚至误以为每月必须进行体内驱虫,事实上!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做法。
在进行体内驱虫前,请先冷静思考,包括:
1.虫从哪里来
2.此时适合进行驱虫工作吗
3.选择何种方式驱虫
4.投入剂量多少
5.多久驱虫一次
近日来,网络上盛传驱虫秘方、驱虫圣品,这些驱虫法,多半都需藉由药物,或含有驱虫成分,这对经验不足及新手来说,较难掌握:用药时机、投药剂量、鱼儿适合驱虫时机、使用方式及媒介、驱虫次数等,往往会因认为因素,造成过量、过度使用,倘若饲养环境不恰当、鱼儿出现异状、已有感染其他疾病等,就贸然进行驱虫,恐怕,会引起其他副作用,甚至会导致鱼儿死亡。
进行体内驱虫方式与物品有很多种类,包括:食品法、投药等。食品法中,可利用大蒜具有杀菌功效,达到驱虫效果,对许多资深玩家、专家而言,相当不鼓励药物驱虫!任何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危险性与风险性,若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适当及正确使用,则为良药,若是头透过密医或自行调配用药处方,恐怕,将成为毒药。药!可治病,更可夺命,请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药物,达到另药物风险。
多为鱼界前辈也相当认同,避免或降低透过药物进行驱虫、减少喂食活饵,就减少感染寄生虫机率,若要经常进行体内驱虫,是否选用的饵料不干净?不新鲜?而存在各种寄生虫、细菌呢?为何不选用干净、新鲜无寄生虫、细菌的饵料呢?如此,不仅可大幅减少鱼儿受到寄生虫、细菌侵袭机会,更可减少不必要的驱虫工作。
对日前,网络盛传许多各家驱虫秘方,法宝,甚至让许多经验不足的新手,误以为非药不可,必须经常驱虫的错误观念!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一位前辈之处,他养鱼40年,过去,同好间几乎不曾体积驱虫,也未刻意进行驱虫,只要减少喂食活饵、做好饲料品质及保存管理,只要数个月-一年进行驱虫一次即可,没事为何要驱虫?鱼体内真有那么多寄生虫可驱除吗与其研究驱虫方式、内容物,倒不如在喂食上多下功夫吧!若真的要进行驱虫,选用最温和、影响最小的方式,切勿过度听信商业驱虫,避免伤身又伤鱼。
这是一个短暂的驱虫疗程,籍由原喂食方式,在不改变原喂养内容、方式、对鱼儿影响、伤害最小下的短期驱虫,请勿经常或过多次数驱虫,以免伤及鱼儿健康。
小弟过去以来,鲜少刻意进行体内驱虫工作,数个月至一年才进行一次,个人多采用喂食打算、整肠剂自然排除法及药物喂食法,在进行驱虫钱前,观察鱼儿无意异状,确定可进行驱虫后才进行驱虫工作,将副作用、风险性降低最低。
一、美边达措喂食驱虫法:
(一)、可至药店买美边达措,一般市售药物,多半为每锭100MG包装。许多药厂均有制造。
(二)、将药丸磨成粉状
(三)、取出1/10药粉(约10MG)药剂量,倒入约15CC水搅拌混合。
(四)、混合后药水。
(五)、倒入饲料(本次饲料喂食约2-3公克)浸泡药水。此药剂量使用2-5公克饲料喂食量,起雾过度提高药剂量。
(六)、将浸泡药水饲料倒入鱼缸喂食
(七)、鱼儿吃药水饲料情况。
(八)、经过五小时后,水面漂浮体内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已排出体外。
(九)、观察鱼儿有无异状或出现副作用状况。
二、驱虫11天鱼儿反应
三、注意事项:
1、务必先观察数日后,确定鱼儿无异常状况,无感染疾病下,方可进行。
2、本案例药剂量,适用2-5公克饲料喂食量
3、若无法一次完成去除体内寄生虫,本药剂药效性约4-6天切勿提高药剂量,数日后再进行一次即可。
四、出现异状紧急处理:
若不慎因适用过量药剂,产生鱼儿迟缓现象时,请立即进行清肠工作。
1.立即停止进行驱虫工作。
2.将鱼儿移至其他饲养缸,减缓药剂影响。
3.立即换水,可更换1/3-1/2以上水量,减少鱼缸药剂残留。
4.连续数日,持续数日换水,降低鱼体内药剂残留量。
五、备注:
2.请降低、减少喂食活饵,及选用新鲜、干净饵料,并加强饵料卫生、保存管理,降低鱼儿遭寄生虫入侵,减少驱虫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