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和动物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很多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其危害主要表现: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肉、蛋、奶、皮、毛)和产品质量;引起动物死亡;威胁人类健康。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二、抗寄生虫药的分类
抗蠕虫药
——根据蠕虫的种类,分为:
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驱血吸虫药。抗原虫药
——根据原虫的种类,分为:
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焦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等。杀虫药——又称杀昆虫、杀蜱螨药。分为:
有机磷类化合物、拟菊酯类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抗寄生虫药
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1.抑制虫体内的酶的活性抑制虫体内的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亡。例如:有机磷酸酯类。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2.干扰虫体的代谢阻碍蛋白质、核酸、ATP等的合成。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4.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水分子脂溶性复合物一价或二价金属离子表示聚醚类抗生素四、理想抗寄生虫药应具备的条件
安全:对虫体毒性大,对宿主毒性小或无毒性。高效:应用剂量小、驱杀寄生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成虫、幼虫,甚至虫卵都有较高的驱杀效果。广谱:驱虫范围广,可同时驱杀多种不同类别的寄生虫。动物寄生虫病常有不同类别寄生虫混合感染。价格低廉:可在畜牧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四、理想抗寄生虫药应具备的条件
具有适于群体给药(如混饲、混饮、喷雾)的理化特性:
--内服药应无味、无特臭、适口性好,可混饲给药
--能溶于水
--用于注射给药者,对局部应无刺激性
--宿主:种属、年龄、个体差异、性别、体质强弱。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虫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所处的发育期。
--药物:种类、特性、剂型、给药途径、剂量。
寄生虫抗寄生虫药宿主敏感性耐药性不良反应驱杀作用致病作用抗病能力四、应用注意
寄生虫四、应用注意
五、注意事项
食品动物应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掌握抗寄生虫药物在食品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排除规律,遵守有关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规定。交替用药。
--在防治寄生虫病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避免或减少因长期或反复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而导致虫体产生耐药性。13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疫区内耕牛患病率颇高,故防治耕牛血吸虫病,对消灭人体血吸虫病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述常用药物有锑剂
(如酒石酸锑钾等)是传统应用最有效药物,因毒性大,现已不用;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硝硫氰酯、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呋喃丙胺。吡喹酮为当前抗血吸虫首选药。
二、常用药物内服后在肠道迅速吸收。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其中以肝、肾最高,并可穿过血脑屏障。可驱除宿主各种器官(肌肉、脑、内脏和腹腔)中的幼虫。
吡喹酮二、常用药物
作用机制:使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并向肝移行。具有广谱抗血吸虫、绦虫和吸虫作用。对血吸虫有很好的效果(成虫、童虫),对虫卵无作用;对犬、猫的各种绦虫均有高效。
吡喹酮二、常用药物用于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绦虫病和囊尾蚴病(脑包虫、肝包虫、猪囊尾蚴病);治疗华枝睾吸虫等。毒性极低,应用安全。高剂量时,牛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肌肉震颤、臌气等;犬可引起厌食、呕吐或腹泻;猫不良反应少见。不宜用于幼龄犬和猫。休药期:28d,弃奶期7d。
吡喹酮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目前常用非锑剂抗血吸虫药物有吡喹酮等小结驱绦虫药一、概述
绦虫发育过程中有中间宿主,驱绦虫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理想的抗绦虫药,应完全驱杀虫体。脱落的完整头节2周内会生出体节。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绦虫
一、概述
牛带绦虫头节猪带绦虫头节目前常用的驱绦虫药主要有:吡喹酮、依西太尔(伊喹酮)、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丁萘脒、溴羟苯酰苯胺、氢溴酸槟榔碱等。其他兼有抗绦虫作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等。二、常用药物驱绦范围广、效果好、毒性低等。内服吸收少,肠道浓度较高。机理:抑制绦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和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反应,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乳酸蓄积而产生杀虫作用;可杀灭绦虫的头节,使绦虫从肠壁脱落而随粪便排出体外。临床主要用于畜禽绦虫病。对牛、羊多种绦虫(莫尼茨、曲子宫),鸡各种绦虫,对犬、猫绦虫(多头、带属);有较强的杀钉螺(血吸虫中间宿主)作用,对螺卵和尾蚴也有杀灭作用。
氯硝柳胺(灭绦灵)二、常用药物安全范围较广,牛、羊、马应用安全;对怀孕动物也安全;犬、猫稍敏感;鱼类敏感,易中毒致死。动物在给药前,应禁食一夜。休药期:牛、羊28日。
氯硝柳胺(灭绦灵)二、常用药物作用机制:抑制虫体内的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使虫体肌肉麻痹。内服后,大部分未吸收的药物由粪便排泄,能够较好地驱除胃肠道绦虫;少量由消化道迅速吸收,并由胆汁排泄,因而可驱除胆道吸虫。用于治疗畜禽多种绦虫病和吸虫病(肝片形吸虫、前后盘吸虫病、姜片吸虫)。安全范围较小。多数动物用药后均出现暂时性腹泻症状(胆碱样作用),
但多在2d内自愈。马属动物较敏感,鸭较鸡敏感,用时慎重。
硫双二氯酚(别丁)目前常用的驱绦虫药主要有吡喹酮、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绦虫发育过程中有中间宿主,驱绦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理想的抗绦虫药,应完全驱杀虫体小结驱吸虫药一、概述
肝片形吸虫病是动物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吸虫病之一。性成熟的虫体对抗吸虫药最敏感。理想的抗吸虫药应能杀死处于发育各个阶段的虫体。常用药物:硝氯酚、碘醚柳胺、氯氰碘柳胺、双酰胺氧醚、硝碘酚腈。之外:吡喹酮、硫双二氯酚、苯并咪唑类。姜片吸虫肝片吸虫成虫虫卵毛蚴螺体内尾蚴水在水草上或补充宿主囊蚴成虫牛羊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胞蚴雷蚴螺体内
吸虫的生活史二、常用药物作用机制:抑制虫体内的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使虫体肌肉麻痹。本品高效低毒,是驱除牛、羊肝片吸虫较理想的药物。治疗量一次内服,对肝片吸虫成虫驱虫率几乎达100%,但对末成熟虫体,无实用意义。
硝氯酚(拜耳9015)二、常用药物对各种前后盘吸虫移行期幼虫也有较好效果。绵羊敏感,若中毒,可用强心药安钠咖、毒毛花苷K、维生素C及葡萄糖等对症治疗;但禁用钙剂静注。休药期:28d。
硝氯酚(拜耳9015)二、常用药物对肝片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成虫具有杀灭作用,对未成熟虫体也有很高的活性。用于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泌乳期禁用;为彻底消除未成熟虫体,用药3周后,最好重复用药一次。休药期:牛、羊60日。
碘醚柳胺常用抗吸虫药有硝氯酚、碘醚柳胺、吡喹酮等肝片形吸虫病是动物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吸虫病之一理想的抗吸虫药应能杀死处于发育各个阶段的虫体。小结驱线虫药一、概述
临床常见线虫有食道口线虫、钩虫、旋毛虫、鞭虫、犬恶丝虫。
犬恶丝虫一、概述
目前常用的驱线虫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有机磷酯类:敌百虫咪唑骈噻唑类:左旋咪唑苯骈咪唑类:阿苯达唑四氢嘧啶类:噻嘧啶哌嗪类:哌嗪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类:伊维菌素二、常用药物有机磷化合物最早主要用作农业和环境杀虫药。
后来将一些毒性较低的化合物发展为兽药,目前用于驱虫的有: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哈罗松和奈肽磷等。
我国应用最广的首推敌百虫。1.有机磷类化合物二、常用药物敌
百
虫兽用为精制敌百虫。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反应,性质不稳定,宜新鲜配制。*在碱性水溶液中可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强。作用机理:有机磷化合物驱虫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虫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而引起虫肌麻痹致死。1.有机磷类化合物乙酰胆碱胆碱酯酶乙酸胆碱有机磷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酶失去活性!有机磷类杀虫药作用机理引起虫体肌肉痉挛
二、常用药物1.有机磷类化合物敌
虫
对畜禽大多数消化道线虫有效。
对猪的姜片吸虫也有驱除作用。
对马胃蝇蛆、羊鼻蝇蛆也有效。
治疗水牛血吸虫病,减虫率达94%-100%。
外用杀虫:疥螨、蚊、蝇、蚤、虱等。
在有机磷化合物中属低毒药物之一,但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易发生中毒。
内服最小中毒量:马100mg、牛75mg。乳牛不宜应用;*家禽最敏感,禁用;羊较敏感,
一般不用。
一般规定用药后7d方可屠宰上市。1.用敌百虫驱家畜体表寄生虫发生中毒时,应立即用温肥皂水洗涤,以减少皮肤对敌百虫的吸收。
2.敌百虫可用于猪禽羊驱虫。
二、常用药物2.咪唑骈噻唑类
对畜禽主要消化道寄生线虫和肺线虫有效,驱虫范围较
广,主要包括:四咪唑(噻咪唑)、左旋咪唑
(左咪唑、
左噻咪唑)。四咪唑为混旋体,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体,驱虫主要由左旋体发挥作用。
左旋咪唑
又名左咪唑、左噻咪唑驱虫作用:左咪唑为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对牛、羊主要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有极佳的驱虫作用。左咪唑能使延胡索酸还原酶失去活性,虫体肌肉
麻痹,另外其拟胆碱作用,使虫体痉挛,迅速排
出体外。
免疫调节功能:左咪唑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对宿主具有明显的免疫兴奋作用。毒副作用类似于抑制胆碱酯酶后的效应,可用*阿托品解毒。
注射给药,时有发生中毒事故,因此单胃动物除肺线虫宜选用注射给药外,一般宜内服给药;
局部注射时对组织有较强刺激性,尤以盐酸左咪唑为甚,磷酸左咪唑刺激性稍弱;马慎用、骆驼禁用;泌乳期禁用。
二、常用药物3.苯骈咪唑类
苯骈咪唑类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蠕虫药;对线虫较强的驱杀作用,有的不仅对成虫,而且
对幼虫有效,甚至杀虫卵;主要的药物有:阿苯达唑、苯硫咪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康苯咪唑、丁苯咪唑、芬苯达唑、三氯苯咪唑;作用机制: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
二、常用药物
3.苯骈咪唑类
阿苯达唑
又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肠虫清;为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驱虫药,对动物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驱除作用。
牛、羊消化道线虫、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有效;犬蛔虫及犬钩虫、绦虫均有高效。每日20mg/kg连用3d;鸡蛔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有良好效果;鹅剑带绦虫、棘口吸虫、鹅裂口线虫有高效(疗效为100%))。
马较敏感,不能连续给予大剂量;牛、羊妊娠45d内禁用(胚胎毒、致畸);产奶期禁用;休药期:肉用动物屠宰前14d。
二、常用药物4.四氢嘧啶类
广谱驱线虫药,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广谱驱线虫药,用于治疗家畜胃肠道线虫病。本药能使虫体神经-肌肉去极化,引起痉挛和麻痹。羟嘧啶为抗毛首线虫特效药。
二、常用药物5.哌嗪类
磷酸哌嗪:主要用于畜禽蛔虫病,也用于马蛲虫病及毛首线虫病。
枸橼酸乙胺嗪:主要用于牛、羊、猪等的肺线虫病。枸橼酸哌嗪(驱蛔灵)。
二、常用药物6.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己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阿维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等特点,是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但对*绦虫、吸虫无作用。
伊维菌素
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媒,性质稳定,但溶液易受光线的影响而降解。
伊维菌素具有广谱、高效、用量小、安全等优点。对线虫、昆虫和螨均具有高效驱杀作用。
马、牛、羊、猪消化道和呼吸道线虫有良好驱虫效果。
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的各期幼虫有极好杀灭作用。
对犬、猫的某些体外寄生虫如耳螨、疥螨、姬螯螨、蠕形螨、犬肺刺螨的感染也有效。
超剂量可引起中毒,无特效解毒药。肌内注射后会产生严重的局部反应
(马尤为显著,应慎用),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方法给药或内服。驱虫作用较缓慢,对有些内寄生虫需数日到数周才能彻底杀灭。柯利品系牧羊犬对本药异常敏感,不宜使用。泌乳动物及母牛临产前1个月禁用。牛、羊泌乳期禁用。休药期:牛、羊35d、猪28d。药物抗虫谱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精制敌百虫消化道线虫、吸虫、外寄生虫反刍兽较敏感家禽最敏感驱除动物消化道线虫、外寄生虫伊维菌素线虫、体外寄生虫抗生素,强力、高效、低毒驱家畜胃肠道线虫、体外寄生虫左旋咪唑多种线虫提高免疫力驱除畜禽线虫、提高免疫阿苯达唑线虫、绦虫、吸虫作用于成虫、幼虫、虫卵驱除畜禽线虫、绦虫和吸虫
主要驱线虫药
抗滴虫药一、概述
对我国畜牧生产危害较大的滴虫病主要有毛滴虫病和组织滴虫病。临床常用抗滴虫药:甲硝唑、地美硝唑。这两个药物禁用于动物促生长。
这两个药物禁用于动物促生长。
二、常用药物甲硝唑(灭滴灵、甲硝咪唑)内服吸收快,分布广,可进入血脑屏障。具有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作用。用于牛、犬的生殖道毛滴虫病、家禽的组织滴虫病、犬、猫、马的贾第鞭毛虫病。
二、常用药物甲硝唑(灭滴灵、甲硝咪唑)
不良反应:对啮齿动物有致癌作用,对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不宜用于孕畜。剂量过大,N系统紊乱。
二、常用药物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唑)作用:具有极强的抗组织滴虫效应。应用:用于雏火鸡的组织滴虫病、鸽毛滴虫病、牛生殖道毛滴虫病。不良反应:蛋鸡产蛋期禁用,鸡大剂量可引起平衡失调。甲硝唑、地美硝唑禁止用于促生长对动物影响比较大的有毛滴虫病和组织滴虫病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地美硝唑小结抗梨形虫药一、概述梨形虫曾叫焦虫、血孢子虫。虫体主要有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蜱或其他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驽巴贝斯梨形虫一、概述本病常发生于马、牛等动物。在我国以牛较为严重。临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等。往往引起患畜大批死亡。治疗主要用三氮脒、硫酸喹啉脲等。防治本类疾病除应用抗梨形虫药外,杀灭中间宿主蜱是一个重要环节。蜱二、常用药物
硫酸喹啉脲本品对家畜的巴贝斯虫有特效。主要用于家畜巴贝斯梨形虫病。一般于用药后6~12h出现药效,12~36h体温下降,病畜症状改善,外周血液内原虫消失。巴贝斯虫二、常用药物
硫酸喹啉脲不良反应及注意:毒性较大,治疗剂量也可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为减轻或防止副作用,可将总剂量分成2~3份,间隔几小时应用,也可在用药前注射小剂量硫酸阿托品或肾上腺素;禁止静脉注射。二、常用药物双脒苯脲:对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目前,临床使用很少)
双
脒
苯
脲二、常用药物
青蒿琥酯:主要用于牛、羊泰勒虫病。牛内服青蒿琥酯,血药浓度极低。孕畜慎用。盐酸吖啶黄
常用药物有三氮脒、硫酸喹啉脲等对动物影响比较大的有巴贝斯虫和泰勒虫预防本类疾病杀灭中间宿主蜱是一个重要环节。小结抗球虫的常用药物一、
概述
在畜禽球虫病中,以幼龄的鸡、兔、牛和羊的球虫病危害最大;尤其是鸡、兔球虫病,不仅流行广,而且死亡率高。目前球虫病主要还是依靠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极大地减少了球虫病造成的损失,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危害鸡的主要球虫:1.急性柔嫩:盲肠毒害:小肠中部2.慢性巨型:小肠中部堆型:小肠前部变位:小肠前部布氏:小肠后部次要球虫:早熟和缓、哈氏
78
球虫病主要危害幼龄动物,成年动物不发生球虫病。球虫的发育史:①第一无性繁殖阶段
代表性抗球虫药对鸡脆弱艾美耳球虫的作用峰期二、常用的抗球虫药物
小结产蛋期禁用抗球虫药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一、重视药物预防
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多数是抑杀球虫发育过程的早期阶段(无性生殖阶段即感染后4d)。待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球虫发育基本完成了无性生殖而开始进入有性生殖阶段。
二、合理选择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
感染球虫的种类及球虫所处的发育阶段。药物的抗虫谱及药物的作用峰期。球虫是否耐药虫株。药物使用的历史及过去使用效果。
作用峰期:是指对药物最敏感的球虫生活史阶段,或药物主要作用于球虫发育的某生活周期,即为其作用峰期。二、合理选择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作预防和早期治疗用,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氯羟吡啶等。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作为治疗药应用,如二硝托胺、磺胺喹恶啉、氯苯胍等。
三、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
产生耐药性的原因:长期低剂量使用一种药物。防治方法: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方法。
*轮换用药:是季节性地或定期地合理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或在一个肉鸡饲养期结束后,改换一种抗球虫药。但是不能换用属于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换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三、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
*穿梭用药: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目的是避免耐药虫株的产生。联合用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四、避免干扰机体对抗球虫产生免疫力
球虫的第一代裂殖体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作用。抗球虫峰期在第一代裂殖体(或之前)的药物,抑制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不宜用于蛋鸡和种鸡。蛋鸡和种鸡可选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
五、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
治疗性用药宜提倡混饮给药。由于球虫病患鸡通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是饮欲正常,甚至增加。
预防用药选用混料给药。
六、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
有些抗球虫药与其他药物有配伍禁忌,如:莫能霉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氨丙啉与VB1等,会造成鸡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七、其他注意事项产蛋期禁用抗球虫药;注意合理的剂量和充足的疗程各种肉用动物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要充分考虑药物的预防作用、作用峰期、耐药性、机体自身免疫力、给药方法、配伍禁忌和休药期等各方面的因素。小结抗锥虫药一、概述
对动物影响比较大的有马、牛、骆驼的伊氏锥虫病(病原为伊氏锥虫)和马媾疫(病源为马媾疫锥虫)。锥虫的传播与吸血昆虫蠓、蚊等有直接关系,这些吸血昆虫是锥虫的中间宿主,通过叮咬将感染动物体内的锥虫病源传到其他动物。在使用抗锥虫药物的同时,应配合杀灭蚊虫、蠓等。伊氏锥虫二、常用药物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对锥虫、梨形虫和边虫
对马媾疫的疗效较差。安全范围小,副作用大,特别是马。二、常用药物
喹嘧胺(安锥赛)应用:马、牛、骆驼的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甲硫喹嘧胺,在水中易溶,注射迅速吸收。喹嘧氯胺,在水中微溶,注射吸收缓慢。注射用喹嘧胺:每500g,含喹嘧氯胺286g,甲硫喹嘧胺214g。通常用药一次,对马的有效预防期为3个月,骆驼为3~5个月。常用药物有三氮脒、苏拉明、喹嘧胺对动物影响比较大的有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锥虫的传播与吸血昆虫蠓、蚊等有直接关系小结杀虫药一、概述
螨、虱、蚤、库蠓、蚊、蝇、蝇蛆、伤口蛆等节肢动物均属外寄生虫,不仅引起畜禽外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动物健康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传播许多寄生虫病、传染病和许多人畜共患病。杀虫药:指对外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兽医临床常用的杀虫药:有机磷化合物、拟菊酯类化合物等。